山水画中云的4种画法,你知道几种?

云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无烟云,如春无草”。

可见在山水画中,烟云是不可缺少的。云在构图上有以虚衬实景的作用,不仅可以使画面气脉相通,还可以对山石起到助势的作用,宋代郭熙所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因此山为静,云为动,以云势助山势,则山势更加有高山仰止的雄伟感,另外,

雾、烟、岚、霭、霞等也都属于云的范畴。

1.勾云法

也称古祥云画法:用淡墨“行云流水描”的线条勾勒出云的整体形状,再用淡墨晕染云层的背阴面,在工笔画中常用。在写意画中,也可以只勾不染,画时中锋用笔,画出云的动态,注意云要画得有流动感,其大小和方向要有丰富变化,单线勾勒时速度要慢而沉稳,放慢呼吸,徐徐勾出,气要向下沉,画出的线条才会绵厚,又不失灵动,这是很高的要求,平时可以多练习书法和人物画中的“高古游丝描”,以及对唐代吴道子和宋代李公麟作品的临摹都对勾云有很大帮助。

2.染云法

也称烘云法,不勾出云的形状,只用水墨烘染出云的走势。染云法要注意云团的外形美,没有把握可用铅笔先轻轻勾出云的形态。同时还要注意笔中水分的掌握,初学者可采取先淡再浓的方法,分多遍层层染出;待熟练后可以浓淡墨齐下,达到淋漓尽致的水墨效果。在染云用笔中,既要讲宄笔法,也不要使得笔痕过于明显,造成花乱。

染云法还有一种用颜色烘染的方法,即在山体画完后,先以赭石对要画云的位置进行平染,然后在靠近云头处以淡墨渲染,和下方的赭石色自然衔接,干后,以蛤粉白色将每一块云头处染以白色,远处云头的白色可以虚处理;云头白色可以反复多遍积染,直到满意为止。

整体而言,一幅画中经过晕染后的每一处云的大小、动势和形态都要相互呼应,不要出现闭塞和散乱的毛病。

3.空云法

即是不勾也不染,仅仅空出云的形状来表现飘动的云。如表现由远及近多层的云,先画近景的坡和树,再画远景,在这个过程中,空出云的位置,用断树断水的方法,预留出云的形状;要注意每条云的大小、长短及宽窄的变化。

如画单独飘动的云,先画出画面上方的树林和远山,空出中间云的位置,再接画云烟底部的树根及近景。空云法要注意空白云周围的轮廓处理,不要围得太死,也讲宄虚实的变化。这种方法处理得当,会更加有一种自然飘逸的思境。

4.擦云法

此法是在空云基础之上变化而成,在空云的周围以干笔加以皴擦,再以淡墨晕染,皴擦可以多遍复加,以起到绵厚的效果。

无论哪种画云法,都要求平时多观察,积累生活感受,一定要从“师造化”上下工夫。感受真切,所画才能打动别人。

在云的画法上,如有什么新颖的理解,欢迎留言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