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谜团:秦始皇传国玉玺最后去了哪里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带兵十万深入漠北,号称讨伐逃往漠北的元顺帝一行。发十万兵去追讨残兵败将是否显得太过兴师动众?答案是肯定的。
  太祖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一件由元顺帝“顺”走的宝物。
  但可惜的是,即便发动如此大军最终也未能拿回这件宝物,这竟成了朱元璋半生的遗憾。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宝物竟能让当时已贵为天下之主的明太祖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便要从头开始说起了。
  当年秦始皇初定天下后,便打造出一枚玉玺,并命李斯篆上“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作为皇权传承的象征,后世称之为“传国玉玺”。
  关于传国玉玺,历来都流传着众多传说,甚至对于它的出身都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说法。
  一些史书中记载,传国玉玺出于蓝田玉,而更多的人们则认为它的前身就是那块传奇的荆山和氏璧。
  一,和氏璧的前半生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偶然在深山中得到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卞和一眼识得此为难得一遇的宝玉,便想将它献给当时的楚厉王。
  可惜厉王的玉工不识宝玉,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厉王以欺君之罪斩断了卞和的左足。可卞和一直不甘心,于是在楚武王即位后,他又再度献玉,结果又被斩断了右足。
  直到楚文王时,文王闻听到卞和声泪俱下的述说,便下令将璞玉剖开,果然得到一块绝世宝玉,就此命名为“和氏璧”。
  楚威王时,楚王将和氏璧大方地赏给了相国昭阳。可没过多久,昭阳府上的和氏璧竟莫名失踪了,昭阳怀疑是他的门客张仪偷走了和氏璧,于是派人将张仪拘来严刑审讯。
  最后,和氏璧的下落没问出来,张仪却几乎送了半条命。也正因此,张仪一气之下离开楚国去了魏国,后来又去秦国闯出了一片天地。可以说,和氏璧的遗失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这位纵横捭阖的辩士。
  和氏璧再度现世,已经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战国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惠文王从宦官缪贤的手上得到了和氏璧。不久后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
  秦昭王借口愿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实际上却是打着巧取豪夺的算盘。
  秦王的心思当然没能瞒过赵王,赵惠文王思量再三,最终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此后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二,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虽然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完整整地带回了赵国,但那只是暂时的。
  赵国始终难抵秦国一统天下的气势,最终亡于秦国之手,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后,秦王可没忘记将和氏璧也一并收入宫中。后来,始皇便命玉工孙寿将这块和氏璧雕琢为玺,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
  可没承想,本欲传至千秋万代的秦朝,却只享了十五年的国祚。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大军开至霸上,子婴降,奉上传国玉玺。此后这玉玺便入了汉家,代代传承,直至西汉末年。
  公元8年,王莽篡汉,为了使这场权力的篡夺看起来名正言顺,王莽派人去向当时代为掌管传国玉玺的元帝王皇后索求。
  太后听闻来意十分气愤,说道:“我如今已老,恨不能亲眼看到你们王氏灭族的那日!”话虽说得狠,心里也是真的恨。
  但她一介女流终究是无可奈何,于是说完也只得将这玉玺摔在殿前。于是玉玺就此缺了一角,后来被王莽用黄金所镶补。
  王莽被杀后,玉玺落入了校尉公宾手中,公宾将其送给了绿林军将领李松。
  不久后,李松又将它献给了更始帝刘玄。赤眉军攻占长安后,玉玺就落到了赤眉军手中。后来赤眉败于刘秀,便将玉玺奉送给了刘秀,于是传国玉玺辗转一轮又回到了汉家。
  东汉末年,袁绍引兵入宫,汉少帝急急出宫避难,慌忙间未带上玉玺,待日后返回宫中时却发现,传国玉玺已经下落不明。
 
  三,颠沛流离的后半生
  没有人知道这其间传国玉玺又流过何人之手,经历了什么,等它再出现时却被发现在一个宫女身上。
  《吴志》记载,孙坚率军攻打洛阳时,在一个死去的宫女身上偶然发现了传国玉玺,当然,孙坚没有能力保住玉玺,玉玺辗转数人之手,最后落到了曹操手上。
  曹魏代汉后,传国玉玺成为曹魏的传家宝,曹丕还曾在上面又加刻了“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八个字。司马氏篡权后,玉玺便入了司马氏手中。
  乱世动荡,也喻示着玉玺颠沛的命运,它在庙堂上与江湖中不断流转,但始终是每位掌权者心心念念之物。玉玺从北朝流转至南朝,又流经过宋、齐、梁、陈多位帝王之手。
  公元 589 年,杨坚灭陈建立了隋朝,玉玺便就此入了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萧后与元德太子带着传国玉玺逃往漠北突厥。
  唐太宗一直想寻回玉玺,却始终未得所愿,最后命人雕刻了几方名为“受命宝”、“定命宝”的玉玺,聊作安慰。
  直到公元630年,萧后与太子回归中原时,才又将传国玉玺献于王室。唐朝末年,战乱四起,公元936年,后唐被契丹击败,末帝李从珂带着这方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此后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四,真假玉玺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都不乏传国玉玺的传言,但都未取信于史。
  有说北宋哲宗时,一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并将它献给皇上,但这枚玉玺的真实性遭到了当时不少人的怀疑。此后这枚玉玺随着徽钦二帝一起被金人掠去了北方,随后又隐遁于世。
  元朝时,坊间传言“传国玉玺”出现在元大都的集市上,玉玺又归入了元朝。此后便有了明太祖朱元璋大肆派兵北追誓要夺回玉玺的那一幕。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 年),一个陕西人声称得到了传国玉玺,想要将其献给孝宗皇帝,但孝宗认为此玺为伪造之物,故没有采纳。
  清初,故宫交泰殿所藏数方御玺中,也有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但乾隆帝在钦定御玺时,却将它排除在外。可见,这也是一方赝品。
  历史上的传国玉玺数度隐没,又数度浮现,到最后已难考其真伪。真正的传国玉玺或许已跟着李从珂一起葬身于火海,也或许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散失在民间。
  其实,真真假假早已不那么重要,甚至传国玉玺究竟是蓝田玉还是荆山玉也无甚紧要,历代豪杰奸雄所争所夺的,从来就不是一方玉石。
(0)

相关推荐

  • 中国第一国宝,经手几十位帝王,传世1591年,价值9000亿

    大家好我是小苏.在古代皇帝受万人敬仰,权力至高无上,所以,正常点的皇帝都会搞一些独一无二的东西,来宣传一下自己,而这个习惯,从咱们那位秦始皇帝开始就有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就琢磨,这得让后人记住我啊 ...

  • 秦始皇死后玉玺去了哪?

    秦始皇死后玉玺去了哪里?至尊玉玺的千年传奇,见证了朝代更迭的血雨腥风 始皇帝之前的各国国君,在发布命令时都要用自己专有的玉玺来盖章,表明该命令确实出自君王之手,而非他人假冒.久而久之,玉玺也就成为了国 ...

  • 中国最珍贵的一件珠宝居然是它

    说起最珍贵最宝贵的珠宝,大家脑海里肯定会冒出一系列名字:国外的话黑王子"红宝石".光明之山大钻石.俄国女王的琥珀屋.希望之蓝钻等等.只说国内的话,故宫大禹治水山子.慈禧的陪葬口含的 ...

  • “和氏璧”的前世今生

    "和氏璧"的前世今生 雅文化 2019-01-09 关注 和氏璧被战国各诸侯国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宝".各个诸侯国为了把玉璧占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夺,许 ...

  • 世界历史谜团:中国的传国玉玺到底去了哪里?

    中国5000年的辉煌历史既璀璨夺目,同时也留下了众多历史谜团.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为了彰显秦朝的历史功绩,也为了证明秦朝的正统性,秦始皇命令制造一方传国玉玺.不过正是这方传国玉玺的出现,却成为了中 ...

  •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由什么材料制成?它最终下落在何处?

    "传国玉玺"专指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命令丞相李斯制造而成的那块玉玺.在古代,人们认为得到这块"传国玉玺"的皇帝才是真正的"受命于天",相反 ...

  • 林黛玉进京,等同于贾元春进宫,是去接收传国玉玺,登基当皇帝的

    题:林黛玉进京,等同于贾元春进宫,是去接收传国玉玺,登基当皇帝的!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 ...

  •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原材料是和氏璧,环状玉璧怎么做成玉玺呢?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宝,恐怕很多人会想到传国玉玺.相传,这块玉玺是秦始皇用从赵国得来的和氏璧制成,其上篆刻丞相李斯所写的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然而,当我们查询&qu ...

  •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历经千年为何神秘失踪,还能不能找到?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再没有一件能像传国玉玺这样跨越两千年,而至今仍能令人兴趣满满的国宝了.这是因为,它实在是太特殊.太重要了. 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所用的印章才能称之为"玺&qu ...

  • 颠覆想象,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小得可怜

    只要一说起传国玉玺,大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图一.图二那种体积超大,看着很气派的玉玺.但实际上,这种刻板印象是错的,真正的传国玉玺实际非常小. 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们在研究历朝历代的玉玺,尤其是每个朝代各 ...

  • 中华第一国宝失踪之谜,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大开脑洞的猜想

     传国玉玺的前身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发现的和氏璧,这块举世罕见的美玉不论其宝玉石的自然价值有多高,其历史价值之高,绝对会超过中国任何一件传世珍宝,围绕在传国玉玺身上发生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半部中国古代史 ...

  • 酒瓶赏析: 从玉玺酒瓶中了解我国传国玉玺现状

    传国玉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 ...

  • 三国神话6:传国玉玺的“诅咒”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无数奇珍异宝流落民间,然而其中却有一件绝世珍宝却蕴藏着可怕的诅咒,凡是得到的人没有一个善终. 话说孙坚攻进洛阳后,在皇宫的一口枯井内发现了一件散发五色豪光的宝物,等他打捞出来定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