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3个思维误区,你品,你细品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6月23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掌控情绪》。
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的心理学作家冈田尊司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分享的内容是:“普通人最容易掉入的3个思维误区。”
普遍化误区』 
“我这人就是运气不好,什么奖都没中过。”
“这个城市就是这样,压力大、节奏快,一点生活感都没有。”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
在生活中,这种牢骚话你一定听得不少。这类话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实非常偏执、非常极端。
它们把一些概率性的东西总结成了普遍规律。这是一种误区。
比如,有的女人碰到一个渣男,或者海王,就觉得所有男人都是海王,都是渣男;有的人上过一次当,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坏人;有的人只因为一两次不成功,就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成功。
这么想虽然是种自我保护,但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可能会让我们放弃努力。
这就是普遍化误区。
容易进入这种误区的人,或者说和自己怄气的人,说到底是智识不足。
没中过奖是大概率事件,看不到中奖的本质,你只能抱怨;再忙碌的城市,也有让人们休养生息的时间。如果你平时就是吃着外卖、刷着短视频,你很难感激当下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非标品。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同。你找到一个不能满足你对生活情趣向往的人,只能体现你自己的盲目。
混乱化误区
“在宿舍,公放手机音乐。”
“在公共场所,吸烟。”
“在地铁上,背个大书包横冲直撞。”
“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遛狗的人不拴狗链。”
对有类似行为的人,大家都非常反感,甚至讨厌。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为什么这类行为会被我们在生活中批评,在网络上声讨?
答案只有两个字:边界。
我们每个人和周围人之间,都有一条看不见的分界线。
如果谁没有看到这条分界线,他就容易把自己都想成跟大家一样。
这是典型的混乱思维。
这种不成熟的思维模式多见于孩子,比如,小孩容易跟别人抢玩具,因为他没有界限的概念,不知道玩具是别人的;小男孩也容易模仿姐姐化妆打扮,因为他不清楚他们是不同的。
而如果你在某个成年人身上,也经常看到类似情况。这就说明他已经走进了这种误区。
他们容易只顾着自己爽,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他们越过了很多边界,但是自己却有意无意地不理不睬。
如果我们自己身上有类似问题,就一定要注意,因为它会赶走我们的贵人运。

 
『弱者化误区』
“这个事你来吧,我弄不了。”
“这件事就拜托你了,我实在是没办法了。”
“你能不能帮我把那个方案做出来?”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能在不少人身上看到弱者化思维。
他们遇到点难题就想依赖别人,对生活总是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从本质上讲,这样的人是无法真正自立的人。
在这种思维主导下,他们可能会在难事上退缩,在没做过的事上止步不前。
可以说,在一部分打工者身上有非常明显的弱者思维。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应对现实的能力。所以他们脑子里装的就是不停地换工作, “抱大腿”。
弱者思维的人,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它就是“命由天定”。
因为深信个人的命运早被注定,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他们干脆放弃承担责任,放弃思考判断,放弃积极努力。
而客观规律是,别管一个人的起点有多低,只要他肯努力实践,至少可以获得生活的富足。而把命运交给上天的人,实际上就是一种放弃。
总结一下,这三种思维太常见了。可能你经常能见到。如果不纠正它们,把对生活的选择权握在自己手里,你的人生答卷可能没写完,就草草交差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