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修:回忆我的黄石师专生活

(0)

相关推荐

  • [黄石文坛]过山雨的小说《​位列仙班之邂逅》在“2020年滇云网络文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位列仙班之邂逅 过山雨 自序 梁鸿写了个梁庄的主题,差点儿不朽.不是因为梁鸿本人差点儿不朽,而是因为她笔下的梁庄差点儿不朽. 梁庄的差点儿不朽也并不是因为它自身的缘故,而是因为以虚构为特征的文学作品泛 ...

  • 【散文选粹】师专生活/庞全林

    三十六岁那年,我告别母亲妻儿,背着行李,踏上师专的求学之路. 我需要步行十里,到焦庄车站坐火车.走到村后的时候,听见路那边有人说:"都多大了,还去上学."路上遇见了同去车站的认识的 ...

  • [黄石文坛] 姚建林的散文《高一那年》

    高一那年   那一年中考,我意外落榜了.上不了重点高中或是中专,我只好读普高了.   在我们那所普通高中的历史上,也曾有过高光的时刻,先后培养出了几名名牌大学生,许多年来一直为镇上的人们津津乐道.只是 ...

  • [黄石文坛] 佟炳文的随笔《平生所幸会的大学》(1)

    幸会北大 1966年秋,刚上初中的我们,课也不上了,书也不读了,我这个偶尔还会尿床13岁的小屁孩孩,积极响应伟大领袖号召关心国家大事,在老师带领下大串联去北京看毛主席.到了北京住在前门大栅栏附近一家工 ...

  • [黄石文坛]冯韦光的散文《昔日同学,你在哪里》

    昔日同学,你在哪里 从市郊老虎头(居住地)回山南老家庆洪,一般两种走法:先乘车到八卦嘴,翻越月亮山,下山经过曾家湾.徐斌,回到庆洪,大约两个多小时.另一走法是,坐车到市长途客运站,再乘车到大冶客运站, ...

  • [黄石文坛]冯金凤的散文《诗书传家》

    诗书传家 我的父母没有上过学校,但是他们重视子女教育.在那艰苦劳作岁月,他们再苦再累也要把我们姐弟7人一个个送去读书.不重男轻女,是二老无诗有思般高人一筹的境界!   我家从我起一连3个姑娘都被送上学 ...

  •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贯休:得得和尚》

    刷新翻看我关注搜索出行政策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贯休:得得和尚> 新东西关注2018-12-30 15:02 销量TOP爆款产品低至0.55折! 超强元神,超多装备,超强回收 ...

  • 回忆起你的校园生活

    同学的情谊是很重要的, 也是很纯洁的, 我们在工作的竞争中想起这份友谊, 心里都会觉得暖暖的, 都想回到校园生活, 和同学们一起继续进行快乐的学习. 我们怀念同学怀念校园,怀念老师,就是怀念我们的青春 ...

  • 惹出回忆,引出创新,生活就像加了一块糖,蘸了一点蜜……

    [散文]  蒸鸡蛋的旧梦 儿时,土灶大锅上,蒸上一碗鸡蛋羹,竟然会是一家人的美食.只有生病的时候,母亲才会单独蒸一个只加猪油和盐的鸡蛋,上面再添上米饭,拌着吃,很香,让你"补"一下 ...

  • 李全修:我的“学前教育”| 《散花洲》2017年春季号

    <散花洲>2017年春季号(之二) 我的"学前教育" (童年杂忆之一) 文/李全修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起的农村,能做到适龄入学已大为不易,还谈什么学前教育?连" ...

  • 岁月留痕|读李全修《逝者已矣 我心孔怀 》

    故乡读书会 ◆  ◆  ◆ ◆  ◆  ◆ 读者点评 ◆  ◆  ◆ 岁月留痕 岁 月 留 痕 --读李全修<逝者已矣 我心孔怀 > 高仕汉 近日,我拜读了李全修先生在公众号<故乡读 ...

  • 华师三先生印象|李全修

    沧桑忆往 华师三先生印象 ◎李全修 标题中的"华师"是华中师范学院的简称,亦即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1950-1960年代的华师中文系拥有一批名师,惜我未能列其门墙,无由亲炙.196 ...

  • 李全修:访欧日记(1)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 文|李全修 小引 1998年,黄石市组织了一个职业教育考察组赴西欧考察.这次出访,主要是考察职业教育,也有看看世界.增加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现状的了解的意图.我参加了这次考察, ...

  • 李全修:访欧日记(2)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2) 文|李全修 六月十八日   星期四 昨晚睡前洗了一个热水澡,服了一片丽梦,晚上睡得很香,今晨6时过了方醒.7时半,在"好汉饭店"用了自助餐,于9时前往马克 ...

  • 李全修:访欧日记(3)

    岁月留痕 访欧日记(3) 文|李全修 六月二十一日    星期日 9时出发,游览巴黎市区.先到了巴士底狱纪念碑,并未下车,不过绕着转了一圈而已.读高中时学世界历史,有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