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雨:折折腾腾皆由命——瓶儿泪(读《金瓶》说女人之六)
相关推荐
-
李瓶儿是否人格分裂?为什么嫁给西门庆之前和之后差别那么大?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作者兰陵笑笑生花了浓墨重彩塑造的一个角色.从<金瓶梅>书名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命名可知李瓶儿在整部书中的分量和地位. 李瓶儿因为出 ...
-
韩乾昌品第一奇书 |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 --李瓶儿性情演化分析 读者熟悉,以嫁入西门府为界,李瓶儿前后性情变化是很大的,乃至有读者认为是作者塑造人物上的败笔.咱们依其人生轨迹试着辨析一下. 李瓶儿出身成迷.仅知因满月贺礼中有人送 ...
-
玉蒲团跟金瓶梅根本就是两回事,西门庆也清楚如何维持长久的享乐
今天被朋友问了两千八百次,"鬼鬼祟祟地躲人,你到底在看什么书?" 躲无可躲的我只好回答:"<金瓶梅>."然后看着他们用着"很懂" ...
-
《金瓶梅》:六房妻妾,西门庆为何独宠潘金莲和李瓶儿?
拜施耐庵所赐,我们都知道西门庆和潘金莲是该千刀万剐的奸夫淫妇,被武松用正义之剑给杀死了. 可是,在兰陵笑笑生的笔下,武松杀错了人,自己因此被逼上了梁山,西门庆和潘金莲却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 潘金 ...
-
西门庆为李瓶儿大哭12次,为何还在新婚夜拿鞭子抽她
金瓶梅中,西门庆对于六娘李瓶儿无疑是很宠爱的.他有段时间最喜欢去李瓶儿的房间,尤其是有了儿子"官哥"之后,他们之间有了真正夫妻之间的样子. 西门庆在众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 ...
-
孟玉楼有财,潘金莲有貌,为何西门庆宠爱四次嫁人的李瓶儿
前言: 在古典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从正常人的视角来看,西门庆是一个坏蛋,作者也骂他是"富而多诈,欺善压良"之辈,古代认为一切罪恶的源泉"酒.色.财. ...
-
李瓶儿那么嫁给想西门庆,先后求了五次,为什么不等他,先嫁给了蒋竹山
李瓶儿那么想嫁给西门庆,先后求了五次西门庆才勉强答应,为什么一个月也等不了,就嫁给了蒋竹山 前言: <金瓶梅>是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它通过对西门庆及其妻妾家庭生活描写,反映了当 ...
-
曾庆雨:几多心伤几多盼——如意屈(读金瓶说女人之二十六)
如意在跟随李瓶儿身边生活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瓶儿对如意的善待,以及李瓶儿待他人的宽厚和容忍等,如意心里多有感受,也多有接受.如意对李瓶儿的报答,就惟有尽心尽力地服侍这个心地善良的主子.同时,如意对潘金莲 ...
-
曾庆雨:再度风雨桃花酬——玉楼觉(读金瓶说女人之十六)
天长日久,随着孟玉楼对西门府里情形越多了解,她渐渐以一种淡漠的态度去面对那些纷纭复杂的争斗. 孟玉楼把自己的真心.用心.关心都尽数收藏起来,也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尽力掩饰起来,她变得更加着意在人前去认真地 ...
-
曾庆雨:穷通苦乐皆有定——雪娥昧(读金瓶说女人之十七)
在一个妻妾成群的大家庭里,女人的幸福是一种不可掌控的运气,运来是幸,运走是悲.而这运气来来去去的决定因素竟是无迹可寻,无规可遵,无矩可守的. 列夫·托尔斯泰画像 这份流动的幸运即便是在一个貌似幸福的大 ...
-
曾庆雨:绯色妖娆送青霄——六儿售(读《金瓶》说女人之说二十八)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棘手和困扰的问题,贫穷直击各种不同体制相关的伦理道德与价值观等本质的合理性.社会对待贫困的一般态度,往往是社会体制良好或无良的衡量尺度,且没有之一. <金瓶梅词话&g ...
-
曾庆雨:攀附凌霄风中情——惠莲伤(读《金瓶》说女人之二十一)
西门庆想与宋惠莲有一个完整一些,不受环境限制的春宵一度,宋惠莲本也以为潘金莲会成全他们,没想到那潘金莲把庞春梅给抬将出来,拒绝了西门庆想借用五房之地,与宋惠莲幽会一次的提议.无奈之下,西门庆只好安排在 ...
-
曾庆雨:幸与不幸徒叹息——春梅绝(读《金瓶》说女人之十)
庞春梅再次被卖,不是当丫头而是做了小妾.买她的是守备周秀,为的是要有个生养,能传宗接代. 守备是一省的军事要职,地位和权力均在西门庆的千户官位之上.年轻俊俏的庞春梅很快就赢得了周秀的欢心,在守备府里拨 ...
-
曾庆雨:世事通明才会赢——春梅倔(读《金瓶》说女人之九)
西门庆究竟畏惧庞春梅什么?细探究竟,应当是庞春梅那种直露的个性.倔强的脾气和尖刻的话语营造的一种气势. 当然,如果西门庆对庞春梅不喜欢,不看重,西门庆自然就可以无视庞春梅的那种个性气势的存在,也无须对 ...
-
章培恒讲授、曾庆雨整理:明代文学与哲学下(明代文学与哲学之四)
3 诗 文 明代后期诗文思想与李卓吾最接近的,就是袁宏道的"性灵说".这有一个理论问题,"性灵"或被理解为讲老实话,心中怎么想就怎么说.据此,就讲袁宏道的诗文 ...
-
曾庆雨:论“扁平时代”文学精神的“矮化”现象
"世界是平的"!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曾一度流播广泛,他的这一观点很快成为人们对网络时代传媒的一种普遍社会认同. <世界是平的> 据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