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贵丨棠棣情深(怀念姑母有感)

为了生活,我常年在外奔波。2016年4月,得到大姑母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痛,离家尚远,没能赶回来奔丧,成了我今生永久的遗憾。

少年时代是金色的;少年的天地是灿烂的;少年的感情是真挚的,少年的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少年的记忆是难忘的。进入中年,我常常回想起少年时代的往事,不禁唤起了许多美好的情愫,让我心潮激荡,意趣盎然,情绪久久无法平复。姑妈的去世,让我再一次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去追想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元场村位于张村镇西部丘陵山区,杨家是村里的一门大户,相传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移民而来的,我们家门口那棵大槐树据说就是在明朝移民过来的时候栽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据我的几位伯父和姑妈们讲述,我的曾祖父是坐地乡绅,中华民国时期曾做过陕州区的乡长。我的祖父弟兄三人,大爷膝下三男两女,二爷因病过早亡故。祖父膝下两男两女。我们家在村子里属大门大户,人丁兴旺。父辈及我们这一代人姊妹众多,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大家聚族而居,团结和谐,相敬如宾,其乐融融,一大家子笑声不断。每逢节假日,举家团聚,期氛融洽,实在令邻居们羡慕不已。

大姑妈是我大爷家的大女儿,乳名晓春,她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几位姑妈中年龄最长。在旧中国的豫西山西,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女子受教育的寥寥无几,加之家里人口众多,长辈们重男轻女,大多数情况下,能打发男孩念几年私塾就很不错了,而对于女娃来说,要想走进学堂接受教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时候,几位姑妈的文化教育就几乎等于零,她们就只有在晚上聆听我的伯父们吟圣读诗的份了。可大姑心灵手巧,她很小就跟着我的老爷爷学会珠算,粗识了一些简单的字,也跟着大奶奶学做针线活,也学纺线和织布。

一九四三年,日本鬼子将铁蹄践踏到了河南渑池。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渑池的抗日组织奋起抗战,八路军南渡黄河,配合当地武装组织浴血奋战,军民团结一起抗日。当年八路军一个排的兵力在元场村驻扎了好几个月。我的几位爷爷伯父还有村里的乡亲们踊跃给八路军送军粮,负责疗养伤病员,年仅十几岁的姑妈和村里的妇女一起为战士们做鞋垫,缝补衣服,上山给卫生队采药,支援抗日队伍。

正是:

抗日峰火燃仰韶,

拥军驱寇步步娇。

口粮送给子弟兵,

女娃报国逞英豪。

在我工作之余探亲时,我的伯父们经常为我们讲述往事,历年来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解放后,大姑就嫁到山里去了,陈村乡西部农村,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她和姑父为了养育八个孩子,节衣缩食,吃苦受累,省吃俭用,勤俭持家。把孩子们全部养大成人,结婚成家,小时候每次去姑妈家,总是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给孩子们做衣服,割草喂牲口,忙完屋里忙地里,一刻也闲不住。她还常常周济困难的邻居亲戚,可谓爱心无限。

我清晰的记得,每年节假日去姑妈家都是满载而归,老姑总把家里的土特产花生、大枣、柿饼、核桃、沙梨等稀奇吃食装满我们的提兜,袋子,那时候我很顽皮,总是把表哥表姐的钢笔、日记本、玩具偷偷的揣在怀里拿回家自己享用。

大姑每次回娘家农闲时就多住几天,帮助奶奶洗衣做饭,铺床叠被,打扫卫生,把我家事料理得井井有条。在一个大雪封门的山村冬夜,一大家人围坐在炉火旁,听姑妈讲革命故事,她疼爱的抚摸着我的头,把烧红薯给我吃。每到正月姑姑回娘家,总是给我发压岁钱。那种原生态的温情是一种真正意义的亲,没有掺杂任何的杂质和水分,这样的场景虽隔多年,仍然刻骨铭心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九八八年,我父亲确诊为脑膜炎,转至县人民医院,姑妈闻迅后,很快赶到医院探望,护理。她不嫌苦累体乏,取药,洗床单,喊医生,跑前跑后的,给我母亲说宽心话,安慰亲人。我父亲病世后,姑妈一家积极帮助料理后事,置买棺材,安抚一家老小,这就是我的堂姑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典型农村妇女。

多年后,邻居们说你的姑妈曾经不顾安人安危,勇斗恶狼,把邻居孩子救出的往事你知道不?我泪眼婆娑,因为姑妈脖子上的伤痕我看了几十年。我想到了一首小令,以慰家人亲属团队及乡亲们。

大雨哗哗下,

老姑回娘家。

浓浓骨血情,

美丽赞抒发!

岁月漫漫,光阴似箭,历经风霜,老姑妈的脸庞苍老了许多,皱纹刻在流逝的岁月里,却依然和年轻时一样美丽,和蔼可亲。山路弯弯,崎岖依然,可姑妈待我们的亲情永远也抹不掉。

姑妈年过八旬,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生命,噩耗传来,我五内俱焚,泪如泉涌。

岁月蹉跎,光阴荏苒,眨眼间我已进入中年,我所在的义煤集团单位因煤炭形势不好,被迫下岗,我和几个工友奔赴外地打工。本指望能回家一趟去看看老人,叙叙家常,聊表姑侄情,没想到姑妈已溘然长逝,驾鹤西去,真使我遗憾终生。

(摄影,安东)

作 者 简 介

杨爱贵,笔名:桑林风,网名:黄河浪。河南渑池人,1971年出生,汉族,电大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河南义煤集团职工。热爱文学。




(0)

相关推荐

  • 姑父和姑母

    我的大姑父叫张春庭,是富农成分,本身没有任何名气.可他却有一个名人的哥们,叫周春富,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周扒皮,<半夜鸡叫>的男一号.姑父不仅是富农,而且还是戴帽的富农分子.在"地. ...

  • 昨天,回娘家后,我走的第一个亲戚是住在牛...

    昨天,回娘家后,我走的第一个亲戚是住在牛棚里的大姑妈家,80多岁的大姑伯给我200块钱压岁钱时,我都要哭了.我老公开车带着我和妹妹.妹夫,一起去我娘家邻村的大姑妈家走亲戚.大姑妈是我奶奶6个女儿中,我 ...

  • 史上最全的八路军序列表,别的不说,就这年...

    史上最全的八路军序列表,别的不说,就这年龄,太让人震撼了! ​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 哭姑母

    作者:适旻2020年11月02日10:24 浏览:7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惊闻恶耗泪眸朦,历历恩情忆善容. 养育辛劳天可鉴,非图回报地为凭. 晨阴漠漠含悲暗,暮雨淅淅带恨潆. 无奈凄凉绝望去,黄泉抑复 ...

  • 田蕴章生活趣事之十五:你当师傅我当师娘

    ▼ 一九五五年,蕴章整十岁,父亲与伯父要到长春市去演出.那时,蕴章刚学弹三弦半年多,不能离开父.伯的指导,所以跟着父.伯一起去了长春. 父.伯每天上晚场(19:30-22:00),留下蕴章看家.父.伯 ...

  • 姑母去世的祭文

    关于姑母去世的祭文有哪些呢.unjs小编为大家推荐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 悼念姑妈吾父同胞妹,姑母是至亲;驾鹤会仙去,闻信泪沾襟. 长夜不能寐,身心守亡灵;怀念生前爱,追 ...

  • 体重的谎言

    应广大读者朋友的邀请,今天再发一位小家伙钟林瑞的文章. 这家伙和昨天那位一样,上课的时候总有很多灵光闪现.比如,开学第一课讲授<古诗三首>时,提出自己的观点<稚子弄冰>里的小孩 ...

  • 杨爱贵丨教师节有感

    在教师节到来时,我们为人民教师点赞,感恩老师对我们的哺育和关爱. 记得在校时,所有的功课中我最喜欢语文,每逢读到一篇篇课文时,就感觉自己仿佛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总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一名教师或者作家. 然 ...

  • 杨爱贵丨走进《行苇春秋》

    四月下旬,当田野里的小麦抽穗,油菜飘香,布谷鸟在枝头欢唱,喜迎夏日到来之季:我在乡间小路散步,不经意间幸遇了群友耕耘先生.在和耕耘的闲谈时,我告知他,自己曾经是在义煤集团的一员,在集团下属一座分矿工作 ...

  • 是乡思也是怀念丨故园情深

    本文作者 | 黄㛚中学81级校友 戴进健 文章记录的是校友对家乡 丰林紫荆山戴家的真情实感 宗祠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形式之一,所谓寻根问祖.叶落归根就是指这个吧. 这个宗祠是我们这个小山村 ...

  • 杨爱贵:怀念姑母有感

    我是诗人思归,是一名手握方向盘的文学爱好者,如果你也喜爱文学,关注我没错,我们的交流从这里开始~  怀念姑母有感 河南|杨爱贵 滔滔黄河悠远长, 梦忆亲人话离肠. 一壶老酒肝头醉, 几盏清茶口齿香. ...

  • 杨爱华丨往事浑如梦,相涌到心头

    ◆ ◆ ◆ 文丨杨爱华 雨落清宵半,独倚望重楼. 往事浑如梦,相涌到心头. 不愿意去想雨的样子,任凭它肆意的下着,在窗沿,在马路,在房顶,在某座石桥,在某一洼泥水,在某个村庄,在某个城市,在某个去过的 ...

  • 【当代诗人::阳光下做人】《真爱无价,师生情深》//​主播:水灵一中国羽墨飘香文学出品.

    作者:阳光下做人 主播:水灵 <真爱无价,师生情深> 作者/阳光下做人 踏着岁月的光阴,看着花开的美丽,人生如梦,斗转星移,当初的相遇,成了心中永远的爱恋.当年花蕾含苞未绽放,可花开娇艳却 ...

  • 一首DJ情歌《为爱呼唤》句句情深感人,声声入心,听哭了有情人!

    一首DJ情歌《为爱呼唤》句句情深感人,声声入心,听哭了有情人!

  • 爱而不得相见,情深只能想念,倾情一生,只为你一人

    清风,又起. 秋思,渐深. 一个人,漫步于季节的风里,风儿轻轻,涤荡着心中的想念,相思浓浓,缠绕成眉间的伤感. 想你,念你,在一个遍地诗意的季节里. 都说这个季节是思念的季节,我深信不疑. 风儿轻轻, ...

  • 致深爱的某人:有一种爱,不语也情深,有一种思念,不见也温柔

    踏着光阴的步履,步入秋的门楣. 秋,风儿凉了,叶儿黄了,天更高了,水更柔了. 喜欢这个季节,不仅仅是因为秋色之美,而是因为这个落叶写诗的季节,总能让心中的情丝沦陷在浪漫的梦幻世界. 在那个浪漫的梦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