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30.太阴病提纲及意义
相关推荐
-
《伤寒悬解》——四逆汤,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太阴四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1 下利清谷,脾胃湿寒,火不化食,吃啥拉啥之义.此是太阴阳虚而脏寒,火力不足,完谷不化,下利而出,此为脏病益甚,此为里证,不可攻表,此为一定之理,汗出亡阳,必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第二十六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第二十六 篇名与要点 本篇论述了多种疾病,因范围广泛.没有一定类别,故命名为'杂病'. 原文与译文 (原文)厥挟脊而痛者,至顶, ...
-
《医学衷中参西录》30.龙胆草解
龙胆草∶味苦微酸,性寒,色黄属土,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西人浑以健胃药称之,似欠精细.为其微酸属木,故又 ...
-
《医学衷中参西录》30.答徐××问腹疼治法
少年素有 癖,忽然少腹胀疼.屡次服药,多系开气行气之品,或不效,或效而复发.脉象无力.以愚意见度之,不宜再用开气行气之药.近在奉天有治腹疼二案,详录于下,以备参考. 一为门生张××,少腹素有寒积,因饮 ...
-
《医学衷中参西录》30.温疹兼喉痧
天津沈姓学生,年十六岁,于仲春得温疹兼喉痧证. 病因 因在体育场中游戏,努力过度,周身出汗为风所袭,遂得斯病. 证候 初病时微觉恶寒头疼,翌日即表里俱壮热,咽喉闷疼.延医服药病未见轻,喉中疼闷似加剧,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资生汤
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药(一两) 玄参(五钱) 于术(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捣碎) 牛蒡子(三钱,炒,捣) 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脾为后天之本,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十全育真汤
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 生黄 (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 ...
-
《医学衷中参西录》3.醴泉饮
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生山药(一两) 大生地(五钱) 人参(四钱) 玄参(四钱) 生赭石(四钱,轧细) 牛蒡子(三钱,炒,捣)天冬(四钱) 甘草(二钱) 劳热之证,大抵责之阴虚.有肺阴虚者 ...
-
《医学衷中参西录》4.一味薯蓣饮
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生怀山药(四两,切片) 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山药之性,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 ...
-
《医学衷中参西录》5.参麦汤
治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人参(三钱) 干麦冬(四钱,带心) 生山药(六钱) 清半夏(二钱) 牛蒡子(三钱,炒,捣) 苏子(二钱,炒,捣)生杭芍(三钱) 甘草(钱半) ...
-
《医学衷中参西录》6.珠玉二宝粥
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生山药(二两) 生薏米(二两) 柿霜饼(八钱) 上三味,先将山药.薏米捣成粗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山药.薏米皆清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