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蒋德斌 ‖ 稻田边的母亲(外一篇)
相关推荐
-
刘和国:蛙鸣声声
蛙 鸣 声 声 安徽怀宁 刘和国 在我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便是故乡夜晚此起彼伏的蛙声了,它是乡村夏夜最迷人的天籁之音.可以说,我是听着乡村的蛙声长大的,听着乡村的蛙声变老的. 我的家乡属于丘陵地带 ...
-
读蒋坤元《水车转啊转》一个人的记录,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用一天时间认真读完了蒋老师的<水车转啊转>这是一本记录家族成员故事的书,这是一本献给父亲的书,这也是一本怀旧文字,这是一本自我的日记式记录. 蒋坤元老师这本散文集,文字以白描叙述为主,通俗 ...
-
[黄石文坛]段梦婷的随笔《异乡风情》
异乡风情 坐了一天一夜的车,终于到敖市了.梅子刚一下车,就看见一排排的木房子,在街道两边耸立着,恍如穿越的感觉. 从小到大,家乡湖北的房子,都是砖瓦结构,有红砖,青砖,火砖做的楼房.而第一次来到传 ...
-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 | 水秀玲珑:莲花
"中原红木杯" 文:水秀玲珑 /图:堆糖 故乡的名字是莲花,那时候叫莲花泡.村庄地势低洼,水域密集.一到雨季,松软的黑土地被雨水浸泡,形成了一洼洼水塘.若是赶上连雨天,水塘里的水位 ...
-
【西散原创】王芳焯作品 | 稻茬刮出的痛痒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又是一年秋收季,老家贵州锦屏九寨高坡的 ...
-
诗歌||柿子红了(外二首)
柿子红了 当秋风柔吻大地 一个一个灯笼,照耀着村庄 却又娇羞地藏在母亲怀里 树下的村姑 抬头望,咽下唾沫 树上的情郎"咯咯"地坏笑 顺手丢给她一个软柿子 那一刻,她的脸庞 红了 远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母亲的土药方
母亲的土药方 王 斌 母亲有很多土药方,有些是外公外婆传下来的,有些是母亲打听来的,还有一些甚至就是母亲自创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土药方,在我童年的成长记忆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小时候爱在野地里贪玩 ...
-
【方志四川•散文】林克强 ‖ 母亲的豆花
朗读:黄绚(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综合处) 母亲的豆花 林克强 川南多山地,产豆,豆制品成为老百姓的家常菜. 童年家贫,吃食少油荤,常做豆花吃.豆花,味美成本低,待客不失脸面.亲友临门,家中无肉款待 ...
-
【方志四川·散文】张喜洋 ‖ 我帮母亲卖黄豆
蓬安县福德镇风光(图片来源:南充经济网)我帮母亲卖黄豆张喜洋 我的家乡在四川东北部山区一个叫福德镇的地方,隶属蓬安管辖,与广安.渠县交界,自古有"一脚踩三县"的说法.福德场镇是个 ...
-
【方志四川•散文】张静 ‖ 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味道
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味道 张 静 沈嘉禄说:"所有的美食感受,都离不开情景体验,所有的美食故事,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题记 当小区对面学校大门街边摆满各种路边小吃的摊摊儿时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炊烟是故乡的味道
炊烟是故乡的味道 王 斌 记忆中,儿时故乡的巷子里,瓦房.炊烟,还有那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总是那样亲切和生动. 我的小学六年,都在小镇的中心校上学.每天早晨,尚是睡眼朦胧的我总是在阵阵伴着柴 ...
-
【方志四川•散文】罗学娅 ‖ 一个荡漾在诗词海洋里的清明节
一个荡漾在诗词海洋里的清明节 罗学娅 每年4月5日前后,清明节都会洒着细雨如期而至.它总是让我平静的心田泛起阵阵涟漪,一层一层地剥开封尘的记忆.这些记忆里,有寄托血缘亲情的哀思,有沉淀历史震撼的怀念, ...
-
【方志四川·散文】蒋德明 ‖ 写在清明的话
写在清明的话 蒋德明 2021年的清明,我一个人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背了两遍<清静经>,便泡了一壶野红茶,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想想过去,想想未来. 从记事起,我的家庭就和别的小伙伴 ...
-
【方志四川•散文】杨喻尧 ‖ 乡愁
乡 愁 杨喻尧 有一种平和叫故乡,它唤醒了迷失的众相,有一种岁月叫苍茫,它停留在历史的远方. 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远离故乡雨城,孤身一人到外求学,那种怅然若失,就象浓稠的墨水,将我浸染.然而,最终仍踏 ...
-
【方志四川•散文】蒋德均 罗红 ‖ 李庄的收获
李庄的收获 蒋德均 罗 红 李庄之行,我们应该或者到底能够收获什么?这个问题,也许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我们认为,可以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收获: 一是收获李庄的山川自然之美 宜宾是一座位于具有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