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康熙,到底该不该把权臣鳌拜除掉?
相关推荐
-
16岁的康熙智擒鳌拜,此皇帝更厉害,14岁铲除外戚,场面荡气回肠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融合了历史故事,其中就包括康熙智擒鳌拜的情节.鳌拜戎马一生,从刀口舔血的生活度过,什么大场面都见识过.16岁的少年天子,能够从他手中夺回权力,真正君临天下,确实难能 ...
-
君权相权不可调和!连杀三个皇帝的权臣,竟是忠心耿耿,被逼无奈?
北魏末年,宇文部族首领宇文泰,据关陇之地,拥立北魏宗室,建立了西魏政权,宇文护是宇文泰长兄宇文颢之子,跟随宇文泰长期征战,颇有功劳,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西魏军南征梁国,宇文护和名将于谨分路南进,率 ...
-
田忌赛马背后,君王与权臣纠缠不休
<史记>里写了田忌赛马这事儿,我们简单地复述一下. 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比赛规则是,赛马三次,三局两胜. 田忌身边谋士孙膑说,您尽管下重注,我有办法让您赢了齐王. 孙膑的策略是,打乱出场顺序 ...
-
鳌拜手中握有40万的大军,为何却没有造反?
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多面的,充满张力,二者既有对立,又有合作,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转换.权臣之兴起,必须得依托皇权的支持,权臣本人往往也一度对皇权的巩固和发展贡献不菲.但随着权臣势力的壮大,他会部 ...
-
清朝历史人物——瓜尔佳·鳌拜(清初权臣)
瓜尔佳·鳌拜(约1610年-1669年),清朝辅政大臣.太子太傅,封爵一等超武公,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皮岛之战.松锦会战.西充之战等战役中骁勇无敌,同时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 ...
-
鳌拜到底是怎么死的?嘉庆一句话戳破康熙的谎言
嘉庆皇帝,也即爱新觉罗·颙琰,他在乾隆皇帝17个儿子中排名第15.按理说,乾隆皇帝那么多有才能的儿子,怎么也轮不到嘉庆,只可惜,乾隆在位时间太长了,把自己有才能的儿子们都熬死了,迫于无奈,只能在仅存的 ...
-
新版《鹿鼎记》鳌拜家写鳌府,到底是不是失误?
朝文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近日,由张一山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参演的新版<鹿鼎记>正在央视八套热播,然而,这部经典金庸剧自打开播以来便争议不断.比如在第三集中,韦小宝与索大人同去鳌拜家 ...
-
鳌拜家到底能不能被称为“鳌府”?
今天 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看了一点张一山版的<鹿鼎记>,然后就看到了鳌拜府邸上的"鳌府". 这里用的是"鼇","鳌"是"鼇 ...
-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敢取代康熙?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大家好,我们的建筑尘封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康熙王朝>当中,最为经典的桥段就是17岁的康熙派一群十几岁的小伙子将当时的清朝猛将鳌拜擒 ...
-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甘心束手就擒?雍正做了1件事说明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为大帝的,除了秦始皇.汉武帝,还有一位来自北方部族建立的王朝,这位皇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皇帝,又被称为"康熙大帝",足以说明康熙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和作用.从史料上看 ...
-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至死也不取代康熙?你看他背后站的是谁
清朝晚年虽然积弱已久,但是前期还是非常繁华的,出现了著名的康乾盛世,而康熙作为千古一帝,在小时候就展现了过人的才华,其中生擒鳌拜便是让人不得不提的事情,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康熙才从韬光养晦中出来,展现了 ...
-
康熙14岁时,扳倒鳌拜人尽皆知,晚年却很懊恼
康熙,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因为顺治帝早早去世的缘故,他8岁就被推上皇位了,在世时,功绩着实是蛮多的,比如实现了领土完整和统一等等. 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康熙14岁扳倒鳌拜之后亲政,才 ...
-
鳌拜的“平反”之路:历经康雍乾三朝,功过是非终得盖棺定论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并当众定下鳌拜的"三十大罪状",同时削夺了鳌拜的全部爵位和职务,不过康熙还是念及鳌拜的功勋,将"立斩&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