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的温馨都在这里了~入住1年多,为你呈现身边的真实生活!
日常家门前
有娃的家庭一定不陌生门前的这些车:驮娃的自行车、儿童推车、以及儿童三轮脚踏车,当然,这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个好时代的娃娃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车多得可以在家专门给找个存放的“车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你们都懂的~


回顾【装家案例】160㎡也不嫌大,就是要砸掉一个房间做厨房!可以看到入户门前的过廊门方向调整了,大门不会直冲入户门,不会形成单调的狭长走廊,进大门的右手边还可以放置雨伞等备用物品。

一进过廊门便看见入户门顶上这个大大的五角星,要说这个五角星我们现场施工可真是费了些功夫,不过既然是提出来的明确需求,我们就尽可能的帮助实现。

▲又见儿童自行车与脚踏车
入户门上“五福临门”甚喜欢~
客、餐厅
进入室内最先见的是敞亮的餐厅


当时拍餐厅照片时所在的位置右手边就是原房屋储物间位置,还要多亏当时果断砸掉储物间的三面墙,才会有现在这样好的视野。
如果仔细看过我们上篇文章会发现,钢琴背墙上门所在的位置是新增加的区域。这么做不仅视觉上拉长了墙面,与对面墙体平齐,使这个区域得以方正。而且还拥有了新的储物间。以前,高楼还没这么多,家家都有院,家家也有都有粮谷仓,打小就听老一辈的人讲习俗,粮仓常满丰盈富足,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看看老爷子家这个谷仓间,也是个用心过日子的人家呢~

然后是通透的客厅区

可能有人会觉得客厅的色调偏重给人压抑的感觉,其实不然,在活动区的色彩搭配已经符合“脚重头轻”的原则,头顶亮堂就不会压抑,而且沙发的样式和颜色,不会被暗色系背景墙喧宾夺主,反而将重点集中在了人活动的区域。

为了能更明确划分餐厅和客厅两个区域,老爷子特意强调客厅的吊顶要比餐厅的薄,老爷子跟我们讲,错落的空间与平齐吊顶的空间,人在其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小tips:家里如果准备装修,已经有宝宝或者准备最近一到两年要宝宝的,收纳考量上一定不要忽略宝宝的玩具数量。

▲最开始规划时就把客厅南阳台的空间作儿童玩具收纳及活动区域
中、西厨房
原计划西厨除了这一排台面,还设置了一个岛台,但是由于后期房主更想要一个超长的餐桌,于是取消了岛台。所以好与不好都看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喜好,自己跟家人都喜欢才是最好的。

喏~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中、西厨墙面的处理方式,装家有特意拍来给大家看哦,如果你们再仔细看,能看到台面和背墙是一体的人造石,为了解决让人头疼的卫生死角问题,垂角位置加工时就做成了弧形。当然,上下水要提前预留,特别是下水应该怎么走,还有需要的插座也预留到位。

▲抛开传统的瓷砖做法以外我们还有很多选择
比较特殊的是老爷子家没有选择独立式冰箱,而是在中厨装一个嵌入式冷藏冰箱,在西厨装一个嵌入式冷冻冰箱,这样不仅节省空间,整体的美观性也提高到另一个level,每次开冰箱的时候都不禁为房主的机智点赞~


因为家里装了中央空调,特意在厨房增设了空调的风口,老爷子说中厨是“火房”,需要冷气“中和”一下。

说起电器的使用感受,老爷子重点介绍了2样东西:洗碗机和蒸烤一体机。一年下来,使用过的餐具,包括锅都扔到洗碗机里清洗,节省了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还有大家常常头疼的抽油烟机,使用时间长了后都是油渍很难清洗,拆下来直接扔洗碗机里轻松搞定。再说蒸烤一体机,老爷子说烤个馍蒸个菜都非常好用,一体机还节省空间。

当然,如果你说这些产品会让人变懒,我想这只是一个借口。试想一下,任何一个好东西的出现都是为了让人们节省时间和精力,那被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做更多你想要做的事情。我相信,你喜欢亲手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但你一定不会喜欢每天都做这些事。考虑到家务是每天都会涉及到的事情,那就适当交给擅长这方面的家伙去做吧。
再打开橱柜来看看我们房主强大的收纳吧,每个标注名称的密封米盒,各种干果密封罐,以及各种样式的置物架…不禁要感慨一句,但凡我们服务过的房主,生活真是一个比一个讲究,不是讲究贵,是讲究认真、有条理。



习惯性拉开燃气灶下的抽屉,果真还是保持我们的一贯原则——预留了插座,而且是不常拔插电器用的开关插座,这样一来老爷子家买的是强电燃气灶就可以插上直接用了。

如果不是装家的小伙伴告知谁也不会想到,厨房地砖的勾缝剂都是老爷子亲自做的。

▲注:勾缝为技术活,建议没经验、心又不灵手又不巧的小伙伴就不要拿家试验了
不要看起来厚重的过门石,漂亮的扣条就可以解决。

主、次卫生间
主卫和次卫均为墙出淋浴花洒以及墙出面盆龙头,美观的一塌糊涂不说,还解决了传统样式的卫生死角的问题。


有化妆需求的女房主如果不喜欢镜柜有这个也够了

老爷子叮嘱浴缸的边沿留一部分给浴室好放置洗护用品

就连次卫的排砖老爷子也花了心思:深砖在下,浅砖在上,过渡区域一深一浅排布不会显得突兀。

光这些细节还不够,老爷子对家中的光源位置也颇有研究,餐厅、客厅一定要亮堂,所以客厅中央安置了一个大吊灯,而筒灯则是以门洞中央的位置为先进行排布,卫生间则是以面盆的下水口、正对顶面的位置为先进行排布。


老人房、主卧、儿童房
这是老爷子跟他老伴儿的房间,老人上了岁数后生活习惯会变,所以会选择分床睡,家里两个年轻人还给两位老人选了可升降的护理床。

住过一楼的朋友们肯定知道,一楼的采光不如高层的好,特别是北向房间,即便采暖好,但像这种落地玻璃窗还是会流失一部分热量。要说岁数大的人还是生活经验丰富,老爷子亲自动手把几个卧室的落地窗户都贴上了气泡膜,正当我诧异怎么会贴得像外面找人专门做的那种时,老爷子轻松的口吻说就用水跟洗洁精,哗啦下就贴上了。(扶墙哭呃……要不要这么厉害啊!)

再来是王女士和郑先生的房间了,为了让卧室更适合休息,只简单放了床和衣柜。虽说是简单的布置,但从老人房跟主卧室的床品材质能看得出来,两个年轻人也是相当懂得生活的人。

挨着老人房的是刚两岁多的小儿子的房间,因为孩子年纪太小,需要人陪,所以就直接用的落地双人床垫,这样就不用担心半夜睡觉时孩子乱爬掉下去摔伤了。老爷子还专门给小孙子留了一块可以看到室外景色的窗口。

挨着主卧室的就是大儿子的房间了,大儿子才7岁,刚上小学,对于他的房间家里人专门做了儿童成长规划的考量。单人床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睡姿,双控开关的位置也方便未来室内格局变化后的使用,孩子在上大学前不会需要太多插座,预留一两个已经足够。

▲看!床底的一排玩具是他的大部队呢~
获得过红点设计大奖的儿童学习桌功能性也是非常强大

餐厅的位置挂了两幅大儿子画的画,简单又温馨。

就这样叨扰了一下午,也见到了老爷子的家人。临走时,老爷子很自然的叫住了我,拿走我手上基本喝完的矿泉水瓶,又塞给了我一瓶这个,什么都没说,摆摆手就再见了。

相信装家继续走下去,还会见证更多不同家庭的幸福,但相同的是他们对生活的用心付出,和对家人的爱。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