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系列第十四篇:东汉衰三国起之刘

一、刘备的颠沛流离

相对于曹孙两家红火的事业,刘备这边就显得颇为寒酸,缺乏整体性构想和当老大的事业、能力以及勇气,刘备的前半生都是依附他人,空有当老大的野心,却无法付诸实现。

起初刘备在东汉做小官,董卓乱政后,他投奔了公孙瓒,待公孙瓒和袁绍大战正酣时,刘备看准了时机投靠了公孙瓒的支持者田楷,获得了第一次成为顶尖军阀的机遇。公元193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由大举进攻徐州,攻克十余个城池,连续屠城掠夺,杀死数万人,泗水被尸体堵塞断流。刘备随田楷出兵救援徐州,受到了陶谦重视,转而投靠了陶谦。陶谦也投其所好,上表皇帝封刘备为豫州刺史。第二年陶谦病逝前,将徐州军政财大权托付给了刘备。而此时曹操急着回兖州,为了拉拢刘备确保不两线作战,上表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这是刘备唯一一次独当一面,获得了能够和曹操、袁绍相提并论的资格,但不幸的是,事实证明他没有当老大的实力,很快把徐州输给了吕布。

无奈的刘备辗转来到了刘表这里,此时的天下局势相对明了很多,曹操坐稳北方,孙权承继兄业坐稳江东,荆州益州刘表刘璋也地位稳固。缺乏战略性思维的刘备此时却还想着怎么直接进攻曹操。就在“三顾茅庐”的同一年,听说曹操远征乌丸,他立即建议刘表趁机攻打许都,被刘表无视。虽然后人诟病刘表软弱,但他却深知自己的荆州无法和曹操的关中、华北平原相抗衡,如果率先发难,结果必然是步吕布和刘备的后辄。

就在刘备最为落魄、最不可能成就霸业之时,他遇到了年仅27岁的青年战略家诸葛亮,恰好弥补了刘备的弱点。诸葛亮力劝刘备放弃北伐,先向南向西,占据被当时军阀看不起的边角之地。提出避开曹操和孙权锋芒,联孙抗曹。同时拿下荆州、益州,依托荆州交通枢纽的战略优势和益州粮仓,进攻中原和汉中,在同时拥有汉中、荆州和益州的前提下,掌握北出四川进攻陕西的孔道,占据南阳、襄阳走廊。退可以拥川蜀大地成就霸业,进可以效仿汉高祖,以钳形攻势一统天下。

诸葛亮的《隆中对》要求刘备必须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才能转粮仓为利剑所向披靡。倘若丢了荆州,刘备只能偏安一隅,再无法谋得天下。不过这都是后话,此时的刘备毫无根基,等到第二年刘表去世,刘琮降曹,让刘备的第一步就落了空。不得不再次开启流亡模式。

在逃跑的途中,刘备的意气用事再次发作,带领十多万百姓一起逃窜,却被曹操的五千精锐部队追上。情急之下刘备也顾不得民众、老婆和孩子了,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人快速逃走。心灰意冷的刘备,打算逃向广西投靠苍梧太守吴巨。倘若刘备投靠了吴巨,那么蜀汉就不会再有了,缺乏足够战略空间,处于边缘地带的苍梧注定没有逐鹿中原的资本。

二、刘备的好运·赤壁之战

幸运的是,历史的转折点就在此时来到了。东吴派往荆州吊唁刘表的使节鲁肃,来到了刘备账下,挽救了刘备的政治命运。同时诸葛亮无意中的一步棋,也从侧面鼓舞着刘备。刘表生前,长子刘琦因刘琮的存在危机感爆棚,诸葛亮建议他申请外派,驻守江夏。此时刘琦的根据地反倒成为了刘备抗曹守土的根基。

此时曹操拥二十万之众,刘备只有一万人。鲁肃的到来,促成了孙刘联合。诸葛亮和鲁肃一同前往东吴缔结盟约。恰好东吴地界,周瑜、程普、鲁肃、甘宁、吕蒙、黄盖等人主战,孔明的三寸不烂之舌点燃了他们的昂扬斗志,统一了联合抗曹的战线。

周瑜等人在追随孙策征战长江沿岸时,对长江流域的地形和地理比曹操清楚的多。经过实地考察后,周瑜把军事防御重点放在了江夏(今黄冈和武汉一带)周围的长江地区。从湖南岳阳到江西九江,长江形成了一个向北的三角地带,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岳阳、九江和江夏附近。

曹操大军大都来自北方,擅于水路的都是投降来的刘表水军,所以三角地带注定成为曹操进攻东吴的东方锁钥。倘若曹操能够顺利拿下岳阳,走陆路到达九江,再顺江而下进攻南京,或者顺赣江而上攻打南昌,东吴都将面临失败的命运。然而周瑜的伟大就在于,看到了“锁钥”并合理利用扭转了局势。

在曹操到达之前,周瑜便派大军占领了赤壁和路溪口南岸,并在夏口(今武汉)布防抵御曹操水军。刘备此时跟在周瑜后边,保存实力的同时,做好周瑜一方获胜后参与战斗的准备。曹操到来后,一战失利,缺乏地理了解的曹操,无奈之下只能在沼泽泥泞的江北安营扎寨。很快周瑜发现了曹操战舰均有铁锁连接,于是利用黄盖诈降,用小船火攻连营。迫使曹军陷入了江北的泥泞之中。刘备也趁机从小道绕至曹军侧翼攻击。

在孙刘两家的联合打击下,曹操九死一生逃回荆州。但是其控制的荆州版图不再完整,襄阳以北由曹操控制,成为了前线。襄阳以南则由孙刘两家控制。曹孙刘三家在荆襄地区展开了几十年的拉锯战。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长江作为防线的经典战役,向世人展示了长江天险的战略意义,同时也警示着后人,长江防线只有在江北控制足够多的缓冲地带后,才能抵挡住北方的攻击。南北对峙的核心在于襄阳和淮河流域,北方拥有了这些地区,就可以不断蚕食长江以南;南方拥有了这些地区,就可以掌握进军中原的主动权。后世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南宋和国民党的溃败都印证了这一点。

三、刘备的崛起·攻占益州

借助于赤壁之战的余威,已经快要胎死腹中的《隆中对》奇迹般复活了。趁着周瑜和曹操大战正酣,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趁机收复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今天湖南南部均成为了刘备的根据地。加上刘琦的江夏,刘备赫然拥有了湖南、湖北的大片土地。

此时同样懂得“隆中对”精髓的周瑜也看到了刘备的野心。赤壁之战后,为防止刘备在荆州过度扩张,周瑜牢牢把控着荆州主城江陵,在刘备的再三恳求下,仅仅割给刘备两个县。但很快,刘备的好运就来了。江东豪族鲁肃力主将荆州借给刘备,一方面希望利用刘备正面抵御曹操,另一方面认为此时不合适削弱刘备。在鲁肃看来,借荆州虽然会给刘备壮大的机会,但是道义上的优势,最终会让东吴获得荆州。

于是孙权调回了周瑜,荆州彻底被刘备控制。随后周瑜提出进攻四川的战略,将主动权掌握东吴手上,名义上完成对南方的统一。但是四川对于孙刘两家不同版本的“隆中对”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刘备智囊团提议,虽然孙权建议组成孙刘联军进军四川,但是刘备很被动,如果成功了,东吴做大,刘备将彻底沦为附庸,如果失败,刘备势力受到削弱,也将处处受到东吴钳制。于是刘备阳奉阴违,表面赞许孙权建议,却不出兵。待到孙权决心独自攻打四川,刘备又以刘焉是宗亲为由,让关羽、张飞、诸葛亮受要害,拒绝东吴军队通过。

正当周瑜暗自准备伐蜀大军、制定伐蜀策略时,刘备的好运再次来临。周瑜在和曹军作战时,被曹仁军队射伤,不久,即赤壁之战的两年后,就因伤势过重去世。继任者鲁肃,力主联合刘备,放弃了伐蜀计划。为刘备拿下四川留下了足够的战略窗口期。

与此同时,刘备这边和诸葛亮同样重视蜀地的庞统,力主伐蜀。恰好北边的曹操为刘备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曹操连续对汉中用兵,刺激了陕西军阀贵族的敏感神经,纷纷反叛。曹操集中力量平定叛乱,却无意间加速了刘璋集团的恐慌,蜀地军队由于长期腐化堕落生活缺乏战斗力。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刘璋希望从外部引进力量帮自己先曹操拿下汉中,守住四川的门户。

公元211年,别驾从事张松力荐刘备,于是刘璋派遣法正迎接刘备,却不想法正投靠了刘备做起了内应。入川后,刘备除了从荆州带来的数万大军,刘璋又派给了他三万军队。磨不开面子的刘备率军缓慢向汉中进军。

公元212年,曹操出征孙权,孤木难支的孙权向刘备求援,刘备趁机向刘璋请辞,激化了矛盾,发生军事冲突。刘璋杀死了张松,关闭各个关口阻止刘备通过,给了刘备进军成都的合理借口。很快刘备命令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张飞、赵云从荆州出发,形成钳形攻势,进攻刘璋。公元214年,刘璋出城投降,蜀地终于归刘备所有。诸葛亮的《隆中对》离实现又进了一大步。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三家势力均已成形,大战一触即发,下周我们正式走进三国时代。这是与您分享的第509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我们下周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