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学校 | 华中科技大学:你好,2021
相关推荐
-
这位90后博导,亮了!
5月29日,周六 华中科技大学 绿色合成与催化团队实验室 一片忙碌 一身蓝色实验服.头戴护目镜的 唐从辉 正带着学生们做实验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唐从辉在给学生上课. ...
-
霸临江城 联想再掀AI精英挑战赛
11月8日,联想创投集团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中国有AI·联想高校AI精英挑战赛"晋级赛正如火如荼地举办中,本站比赛的10个参赛项目中,有9个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涵盖领域包括医疗. ...
-
培育“鄂州造”积蓄“未来力”
曹彦 本月,我市首台国产人体临床全数字PET/CT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投入使用,将极大促进鄂州肿瘤检测技术提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检测服务.历时五年余,鄂州"1号科技工程"终于 ...
-
【封面报道】你若许我一个创新,我便许你一个未来
每个国家都在为自己的年轻人,在为自己的未来创新.我们要为这个世界注入创新的基因,只有为世界注入创新的DNA,我们才有未来. 今年的十月,注定是创业迷们狂欢的金秋.因为,10月12日至18日,2016年 ...
-
晚期肝癌治疗新曙光!华中科技大学这项科研成果,创下全球首次!
近日,中华医学会<临床外科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胆外科黄志勇团队与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夏天团队的题为"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联合抗程序性死亡受体PD- ...
-
2020—2021年度神农奖公布,一等奖42项!华中农大斩获9个奖项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授予"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等42项科研成果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 ...
-
[首藏作品](5010)施一公:青年人才应让科学精神成为一种本能
施一公:青年人才应让科学精神成为一种本能本报记者 张盖伦"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学精神?因为科学精神是产生重大科学发现的土壤,关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11月9日下午,在第二届世界科技与 ...
-
宁德时代为新能源领域“蓄能”
日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8%:实现净利润 ...
-
顶天立地,厚培引领未来的人——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 通过科教协同.校企(政)协同.学科协同.国际协同,华工已逐步形成了强化创新.创业.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 华工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思路 ...
-
农学领域!从东北农村娃到首席科学家,他蹲点田间近30年,创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近日,辽宁省授予1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国农业大学校友.辽宁省农科院院副院长孙占祥获此荣誉.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磨炼出脚踏实地的学风作风,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 ...
-
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为再次合作,共建变革性存储技术创新中心!
武汉讯 4月14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华中科技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变革性存储技术创新中心"签约大会暨第一年度研究课题开工会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举行,会 ...
-
泛锐熠辉和他背后的“博士军团”
为高科技人才安心创业提供坚强后盾 泛锐熠辉和他背后的"博士军团" 本报记者 谢庆 2015年,一群"身怀绝技"的年轻人,在80后博士姚栋嘉的召集下聚合在了一起, ...
-
80后教授孙永明:科学从来都是无止境的
孙永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入选者.孙永明教授的人物简介非常简单,因为他实在是太年轻了.首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