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往事:取水记

(0)

相关推荐

  • 张玉波| 大水缸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还没有压水井,更别说自来水了,所有的用水都要去村里的水井挑.因此,水缸是家家必备的,有的还不止一个.我家人多,用水也多,因此我家的水缸特别高大,缸沿儿跟成人的齐腰高,比我七八岁时的身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一个完整的挑水过程

    枸杞文学   清晨,雾气还迷漫在村中,门边似乎还残留有,也不知是冬季还是初春--模糊了.一个不大的男孩--算起来,大约刚超过十岁的样子,也可能更小些--不知从哪里来的劲头,拿起挑水扁担,拎着两只水桶出 ...

  • 【三秦文学】王会芳:【记忆中的井和水】(散文)

    记忆中的井和水 文/王会芳 又到一年三伏时,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上蒸下煮"的天气,让人感觉委实难熬.连躲在树叶下的知了,也扯着嗓子使劲儿地鼓噪叫嚷着. 记得过去的农村,每到入 ...

  • 家乡的老井

    婳婳读<扬州慢·淮左名都>的时候,惊为天人,问我,是柳永更有名?还是姜夔更有名? 我说,应该是柳永,因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水井是一个村子的人员集中处,八卦中心 ...

  • 【我的乡情152】朱金贤:遥远的水井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遥远的水井 朱金贤 远离故乡很多年,我总是梦见故乡的那眼水井. 我见过丽江的三眼井,那流淌不息的活水,孕育了一座古城的灵动.我也见过吊井,人工凿出的深井,清凉的泉水从地下汩汩上 ...

  • 偶家仙奇遇记之井边魅影

    井边魅影 责编黄元大仙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音频录制 喜马拉雅九命黑猫来也ID20666724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二姥爷,住在临河村,生活年代约1880-1946年,故事大约是他四十多岁时发生的.二 ...

  • 迟贺:一根扁担半桶水

    全文长约 1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我喜欢看大人们挑水的姿态,他们把扁担担在肩上,两只手伸出去拽住两边的钩子,水桶在钩子下面颤悠颤悠的,再看他们挑水走路的形象,感觉很拉风. 孩子嘛,总是急 ...

  • 朱良启丨村头的那口老井(散文)

    在学习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词中名篇<望海潮><雨霖铃>时,我向学生介绍柳永生平及时人对其的评价,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不料让我没想 ...

  • 九言 | 尊重现在,善待自己,往事不记,后事不提

    只有你,才能决定你是谁,与其等别人来爱你,不如学着努力多爱自己一些. 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 所有不走心的努力,都是在敷衍自己. 永远不要放弃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等待虽难,后悔更甚. ...

  • 鲁北往事:过年走亲戚

    一提到过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走亲戚,走亲戚是我们博兴当地的方言,就是亲戚之间互相走动拜年的意思,然而依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走亲戚得是男孩儿,未出阁的小女孩不走亲戚,所以作为女生的我来说其实没怎么走过亲戚 ...

  • 【张永林】往事琐记——创办五中之苦与乐

    [编者按]作者记录了1958到1962年创办五中的艰辛过程,从四位老师开始,一无所有,借民房.借黑板.搭食堂高效开课,教室从民房搬寺庙,再到师生们自己搬运木料.背砖背石灰备料建好的新教室,而后开荒.种 ...

  • 往事不记,后事不提,善待自己

    声音/乐乐 文字/林北北 每次听这首歌,总会想起邻居家的一位阿姨. 那时我还小,她常常趴在窗口,下巴放在双臂,两只眼睛望向远方,磁带里放的就是这首歌曲<女人花>. 我问过我妈很多次,阿姨为 ...

  • 【每天老照片】-1万-665- 抗战血泪往事,记日寇在山西一个县城的两起暴行

    历史会被尘封,但不会被掩盖,更不会被扭曲,老兵为你还原那些真实的罪行.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山西稷山的两件往事.有网友说,老兵记录的这些日寇的暴行不能表达侵华日军残忍之万一.也许事实上真的是那样的吧 ...

  • 【远方】陕西《晏家坪往事补记》作者:铁岩 主播:袁嘉敏

    Mid-Autumn Festival 作者:铁岩 主播:袁嘉敏 编辑:小鹿 晏家坪往事补记 Career In Business 未曾想到,"晏家坪往事1.2.3"在远方诗歌文化 ...

  • 鲁北往事:窑厂岁月

    小时候,经常听老家人说:"好男不上窑厂,好驴不进磨房."并不是说在窑厂干活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拉磨的驴就不是好驴,而是说窑厂的活儿太累,但凡有点其他的出路,哪个男人也不愿去窑厂受那 ...

  • 鲁北往事:村里来了要饭的

    爷爷七岁去要饭, 爸爸七岁去逃荒, 今年我也七岁了, 高高兴兴把学上. 幸福全靠毛主席, 翻身不忘共产党.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候一篇课文里的一段顺口溜,说的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许多老百姓摆脱不了要 ...

  • 鲁北往事:挑水那些事儿

    印象中村里有两口水井. 最早的那口水井在老村的北边,顺着村子中央那条通往姥姥家的南北路一直往北走,过了小桥,经过一片场院,大约一里多地就到了.水井就在路的东侧,中间只隔着一条小水沟.井台周围长着几棵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