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散文•白菜地边的家】小闲•南墙根儿人家
相关推荐
-
【阅读悦读丨散文】付金荣《南城往事》
[阅读悦读·散文]付金荣<情深意切的山沟沟> 文/付金荣 [作者简介]付金荣,1964年2月出生.自幼喜欢文学,长期在单位文刊写作,并撰写公文,在<铜川矿工报><铜川日报 ...
-
情满老家小胡同
小时候,老家住在一条胡同里.那条胡同,在大街东侧,东西走向,有四米多宽,近四十米长,那时觉得那胡同特别长,也特狭窄.胡同里就住了我们两家,我们家在最里面,大门冲着胡同口.那条胡同是我们村东头最长的一条 ...
-
墙根捡的老桩“蟹爪兰”,养了2年“枝繁叶茂”,坐等开花
墙根捡的老桩"蟹爪兰",养了2年"枝繁叶茂",坐等开花 很多人都喜欢蟹爪兰,尤其是在每年秋冬季节的时候,蟹爪兰长得旺盛,而且开花非常漂亮. 一.捡来的蟹爪兰,处 ...
-
街坊邻居:请回答1994,从巷子里走出去的一家人
1984年夏天,我出生于西岗医院后巷1-5号院,这个巷子一共7户人家,都是医院职工. 儿童时期我都生活在这里,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吃着"百家饭"长大. 听父母说,靠着这些街坊,才有了 ...
-
「金小说」王选信| 撵 狼
作者简介: 王选信,长安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联系电话:13909229002. 撵 狼 "呜--汪--呜--汪",小花在后院叫第一声的时 ...
-
1976年的日子(2)
2.一些琐事 从上海回来,我兴冲冲地先去我妈的棉麻公司"报到"一下.我走进去笑着说:"我回来了!"我很不习惯在别人面前和人亲热,这使妈妈公司的一位阿姨很诧异,她 ...
-
阿古伯,珊珊姐 | 蔡小容
蔡伯伯不是我家亲戚而胜过亲戚.他们夫妇与我父母是同乡,他们都是广东一个叫河婆的客家小镇子上的人.我爸爸的祖籍是那里,在印尼出生长大再回国,多年后他与蔡伯伯各自分头.曲折辗转都到了湖北宜昌安家,这同宗兄 ...
-
蚌埠二马路:长长巷子小小院
(学校要求写家风学习的心得体会,我就写了这个文字,回忆几十年的事情,很多天不能平静也留了许多热泪.怀念过去的日子,感慨人生,与有缘人分享.)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老家在蚌埠二马路小巷子里,那是有5 ...
-
【系列散文•白菜地边的家】小闲•奶奶不是亲奶奶
[讲述] 初选这篇文章时,其实是被题目吸引了.我当时在想这个题目背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呢?小闲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清新.淡雅,走进故事中,仿佛把自己也带入了曾经的童真年代,从每一个场景的切换也依稀能捕捉 ...
-
【系列散文•白菜地边的家】小闲•四月里我去看看您
记得点"在看",喜欢就打个赏吧~ [讲述] 四月的第一天,裹挟着风和雨如期而至,正如小闲所述"阴晦不明,虽然草长花开了".这样的季节,想念.怀念.惦念.留念-- ...
-
【系列散文•白菜地边的家】小闲•春天的计划
记得点"在看",喜欢就打个赏吧~ [原文欣赏 春天来了,你有什么计划吗? 春天可以滋生,也可以接纳-- 一起来吧,聆听小闲在春天里,想做些什么吧? 关于讲述人 简佳,长治市职工曲艺 ...
-
【系列散文•白菜地边的家】小闲•二姐的老师
记得点"在看",喜欢就打个赏吧~ [主播·如是说] 我是个幸运的人,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我都能遇到一个"好" ...
-
《狄氏姐妹》系列散文之一丨二姑家/狄树强
岁月匆匆,人生的长河中,有些事,有些人--总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二姑家,脑海中对姑父的记忆总是模糊的,但对姑姑的记忆非常深刻.她是作为童养媳到的夫家,二姑身材中等,面貌清秀,见人总是笑呵呵地-- ...
-
【洞庭作家】龙杲/“七老潭”记(“回到龚家洞”系列散文)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七老潭"记("回到龚家洞"系列散文) 作者:龙杲 龚家洞彭家大屋的门前,有好大一片总称为黄灯寺的良田.村民们祖 ...
-
【文艺众家 第143期】 刘汉斌植物系列散文|| 怒放的名词
怒放的名词 刘汉斌 树舌 半人高的一截子柳树桩上,长满了树舌.像是谁刻意在树桩上挂了一串串干饺子却又忘记了取下来.又似一朵一朵浅白色的花儿,开在树桩上.树桩的断面毫无规则,到处都是撕裂过的痕迹,露出尖 ...
-
《狄氏姐妹》系列散文之四丨董家萍姑/狄树强
萍姑(音)是七爷的闺女.七爷子女多半受过教育,所以萍姑虽然上到完小,但相对其他个姑姑们称得上女秀才. 豫西陕县,灵宝一带的乡村,都有新媳妇过新年给邻居.亲戚们送窗花的习俗,就是新媳妇挨家挨户送窗花,一 ...
-
《狄氏姐妹》系列散文之三丨朱家窝姑家/狄树强
妙(音)姑家在岘山半山腰的朱家窝村.我们小时候"出门"(注:意思是'走亲戚')是靠两条腿走路去的,沿途要登上我们村的南岭头,再翻过韩家跟胡家塬中间一条深沟,穿过胡家塬,沟深坡陡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