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瘦金体闻名艺林,曾为台北故宫写匾! 2024-08-04 22:26:22 他一生奉职于故宫博物院,饱览历代名家书画,以瘦金体闻名艺林。他为台北故宫写匾,为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写墓表,历经诸多书艺盛世,却一直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经常写字到手酸眼花。他甚至说:“一天未写字,手发痒”。庄严,字尚严,原籍江苏,后迁居北京。1924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历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助教、故宫古物馆第一科科长等职。庄严的故宫「服务证」在从事博物馆工作之余,庄严也爱好书法,取法二王,推崇赵孟頫,喜汉隶、魏晋石刻,对《好大王碑》鉴研极深。1931年在北京时,曾与王福庵、台静农等人组创圆台印社。庄严与好大王碑拓片庄严临 《好太王碑》根据他终生挚友台静农世伯于《慕陵先生书艺溯源》文中所称:“慕陵还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天天早晨先练字,再做别的事。那时琉璃厂南纸店有一种过油的纸,他就用这种纸日临薛稷的《信行禅师碑》;接着又习褚字,台伯伯说是受到两位擅书褚字的前辈黄树棻(适庵)先生和赵世俊(山木)先生的影响;稷书是褚遂良的嫡派,这是他学书的初步,由薛而入褚,原是正规的途径”。临东汉《礼器碑》,庄严以为此碑笔法险劲,乃为瘦金体之先河1933年,在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工作的庄严带着家眷,跟随故宫文物一路南迁,护送60余万件文物抵达台湾。「谁还记得四十年前,一些人,急急慌慌,辛辛苦苦,在满目尘埃、斜阳衰草冷宫偏殿中,一件件一包包,包装捆扎的艰苦巨任呢?而且如今这一辈的旧人,渐渐都不外走向老、退、走、亡的四种归宿,眼看后继者何,是一大问题」。——庄严《山堂清话 · 故宫文物的装箱与南运──前生造定,老装老运》搬运拉夫准备将打包好的故宫文物之木箱,运送至紫禁城前门的火车站。文物抵达台湾后,在台中雾峰乡的北沟停留了15年,庄严也在北沟陪伴了整整15年。尽管条件艰苦,他和一同赴台的专家们依然保持了中国文人“乐天知命”的精神传统。庄严领头组织了一些活动,类似于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曲水流觞,自制一些道具,在溪水边作诗饮酒,极尽风雅。 庄严书法作品从护送文物抵台到退休的20年间,庄严始终与文物不离不弃,从主任、古物馆长,一直升至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在一篇自传文章中,他写道:“自从宣统出宫,我便入宫,当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个维护民族文物国家重器的老宫人……从民国十四年(1925年)跨进故宫当事务员那一天开始,一直到1969年由副院长职务上退休为止,前后45年,始终不曾离开故宫一步,自嘲是'从一而终’,亦不过甚。”1954年作 楷书·弘一语录然而,庄严绝非只是埋头钻研学问的学者,还是位十足的性情中人。1947年10月15日《庄严日记》云:“四时许起读昨得鸥波诸碑,年来注意搜求,不过十余品,身在边陲得之不易。今一天竟得十余品,恍如贫儿暴富,到底大地方不同。乐固乐矣,亦有痛苦,家用日高,室人天天发愁,吾尚雅好此物,自心不安,然平生不嫖不赌,所嗜惟此,一概蠲除生趣毫无,盖吾之生活方式完全在于兴趣,其他不足论也”。庄严与其所书的“国立故宫博物院”,19651965年,庄严融合楷隶的笔法,题写“国立故宫博物院”七个大字悬挂在故宫正门右旁壁上。他说:“平生也写些榜书,也虽(有)光荣可记载者,莫过此次为故宫写匾。盖自大学毕业献身已四十余年,一生精力全耗在此。今能写一匾,虽非院长、等于院长最高首长身分,又何憾焉”。当时故宫的出版品,绝大部分均由庄严题签1980年,庄严在台北过世。他的儿子庄灵在接受采访时称,“父亲临死时有两个遗愿,一个是三希堂,有一帖(《快雪时晴帖》)在台北,两帖(《中秋帖》和《伯远帖》)在北京,他希望这'三希’有朝一日能重归一处,但是现在没看到;还有一个就是有生之年没能把他带走的这些文物带回来。”—————————— ———————————— 微信改版,不小心咱们可能就走散了! 赞 (0) 相关推荐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 郭 萍 关注 故宫博物院 珍宝馆 08-09 阅读1516 来自话题 #手机风光随拍,记录美好风景 3.5万篇 珍宝馆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设在故宫东北角皇极殿西庑.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里.珍宝馆是一 ...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2014.1.12) 台湾和大陆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了解一下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关系就知道了.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两代有24位皇上在此处理政务和起居生活.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精品欣赏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精品欣赏 卫星看中国三大博物馆,北京故宫最大,馆藏文物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中国三大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数量多达168万件,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二倍多. 【博闻强识】瘦金体,瘦的是字,那金是指什么? 说到宋徽宗,要评价他这个人的艺术文化水准,一定绕不开他的一个创造:瘦金体. 元朝宰相脱脱说他:"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施耐庵写<水浒传>借旁白之口展开来讲了讲这&q ... 欧阳询行书《张翰帖》(附赵佶瘦金体跋《张翰帖》)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释文:"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之为江东步兵.后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 ... 北宋·崇宁通宝瘦金体光背折二宫廷赏赐金钱包浆大珍 北宋·崇宁通宝瘦金体光背折二宫廷赏赐金钱包浆大珍.北宋第一泉,宋徽宗赵佶御书崇宁年(公元1102年)铸造. 北宋·崇宁通宝瘦金体光背折二宫廷赏赐金钱包浆大珍.北宋第一泉,宋徽宗赵佶御书崇宁年(公元11 ... 宋徽宗:“美”与“毁灭”的瘦金体 宋徽宗 赵佶 1082-1135 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残霞照似融. 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 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 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 ... 千字文楷书行书瘦金体字帖 岐黄名家经方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去学岐黄名家经方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 ... 宋徽宗《瘦金体》及其笔法 宋徽宗《瘦金体》及其笔法 掌握这4个技巧!瘦金体入门一点也不难 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因鲜明个性特点以及极高的艺术观赏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与追捧.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瘦金体":&qu ... 宋徽宗不仅有瘦金体,还有这惊世狂草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卷首 <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作于是1112年(宣和壬寅年).它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 ... 瘦金体硬笔教程:15个结构法则,掌握后落笔有谱 常用汉字有3500个左右,学书法临帖要全部练完的话,所花费的时间太长,所以为大家介绍一下字体的结构法则,这样在写字时能有法可依,提高练字的效率. 1.头点高正 头点一般是一个字的引首点划,此笔画表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