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做人如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0)

相关推荐

  • 古玉动态美学 ——绞丝环

    战国 玉绞丝纹瑗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绞丝纹又称绳纹.绦纹.扭丝纹,因其纹线阴阳相间,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 绞丝玉环 春秋时期  2008年安徴省蚌埠市淮上区双境一号墓出土,蚌埠市博物馆藏. 春秋晚 ...

  • 顶级汉代玉器

    西汉 玉神鹰(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 玉神鹰(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漢晚期至東漢玉神獸  台北故宫 西汉早期 龙凤纹玉角形杯(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早期 龙凤纹玉角形杯(背 ...

  • 极为少见的古代玉猴

    西周 猴形玉饰 山西博物院藏 西汉早中期 兽猴纹玉璧形器(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早中期 兽猴纹玉璧形器(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早中期 兽猴纹玉璧形器(局部1)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

  • 古玉界:神秘而圣洁的灵物—古玉蝉

    蝉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古人认为"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蝉在最后脱壳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 ...

  • 古玉界:高洁优美的玉蝉

    在古人眼中,蝉不食人间烟火,性高洁,饮露而生,正式古代文人"清高廉洁"的象征;而它出土蜕变重生,与古人追求"灵魂永存,羽化成仙"的观念相合,因此也被用来比喻人的 ...

  • 古玉界:玉蝉诞生于新石器时期,兴盛于汉代

     蝉,也叫知了.在演化变为成虫之前生活在泥土之中,等脱壳变成蝉后,飞到树上,饮露鸣唱,可谓出污泥而不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的高洁极为 ...

  • 古玉界:高洁的汉代玉蝉

           汉人崇蝉,世人不解其意.或喻高洁,或喻再生.仔细想来,人生与苦蝉无异.生于北土,蜕于南枝,四处飘零,不能自持.生来攀高枝,逝去伴糟泥.纵有万树繁花,到头来属于自己的只是一杯黄土.人生与蝉 ...

  • 古玉界:玉蝉—神秘而圣洁的灵物

         蝉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古人认为"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蝉在最后脱壳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 ...

  • 古玉界:你收藏的古玉有包浆吗?

    古玉的包浆, 说起来抽象, 看起来却很真实. 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出土古玉的包浆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局部 交龙 ...

  • 古玉界:见微知著的高古玉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的发展,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 ...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 古玉界:的高古玉沁色之美(二)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