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光照孟家,志男树临风 ——致孟祥志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

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

光照孟家,

男树临风。

朴又良善,

于巧舌公。

“清明时节雨纷纷”,古代的节气真是神奇,清明节一定会下雨。但在这个细雨微冷的清明假期,我跟往常一样早起,梳洗。

今天是外高的体育特长生考试,我们班小孟和灿灿参加,小孟住托班,灿灿父母不在市里,跟他们的父母联系,他们都说让孩子自已去就行了。我有点儿不放心,就决定亲自送他们去。

约好7点在学校门口集合,但我一下楼就傻眼了,车被三辆车围住,目测应该能出来,但是以我的水平,肯定弄不出来。先给堵在前面的车主打电话,不接,又给老公打电话。好不容易可以睡个大头觉,还被我紧急呼救穿着睡衣奔下楼的老公,自然面上写满不悦,我呢,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俯身倾耳地听着各种技法教授,不敢出一言以复。好不容易把车弄出来,结果小区出口有一辆货车当道,又堵了一会儿,赶紧给小孟打电话,让他们俩往我所在的小区来。好不容易保安又重新规划了路线,我才得以从小区进口出了门。

刚出门,就看到两人远远地来了。一上车,灿灿就拎了拎手中的一杯粥问我吃饭了没,看来他俩是吃了饭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在生活起居上确实不用人操心,总是把自已打理得好好的。闲聊了几句,车内的气氛略显尴尬,一是灿灿正处在停课期,平时能说会道的他明显有点拘谨。二是小孟本来就是比较沉默讷言的人。

小孟一直住托班,因为参与打架和上课睡觉被叫过几次家长。在打架事件中,他一般都是跟班身份,从来没有挑过头,由此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爱惹是生非的人。上课睡觉,精神萎靡,不用猜是因为有手机,学生深受手机之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父母监管不力,孩子本来就在学习上没兴趣没毅力,在面对手机诱惑的时候,肯定把持不住,甚至比一般孩子更沉迷。如此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就从手机里找,越沉迷手机越空虚,因为手机给的永远都是肤浅的感官刺激,而这样的刺激越大,就越无法走进学习的深境界,学习会更吃力。这也是教育部出台严格监管手机的规定的原因。

好在小孟体育成绩不错,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高大瘦削的身体爆发了无穷的动力,虽然成绩不至于惊艳,但也算是比较出色的,可以在体育上有长足发展。这次他报体育特长,也算是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一路上很顺利,我们很快到了外高门口。人不多,我们来得算早的,我停好车,就在门口等。一会儿看到体育老师来了,段长也来了。我们就站在一起闲聊。

我能明显感觉到,见到体育老师,灿灿放松多了,话也多了。灿灿这个称呼还是体育老师叫起来的呢。如果论学生最喜欢哪个老师,很多时候,学生喜欢的是自己擅长的学科老师,因为这种喜欢是双向的,是一种彼此的欣赏和满足。

当然也有例外,有的同学单纯喜欢某位老师,却不喜欢他的学科,或是喜欢某学科,却不喜欢这位老师,但这种喜欢都多少有些欠火候的感觉。数学老师因灿灿在她的课堂上玩手机而很伤心地说:“我真生他的气,我对他那么好,他竟然在我的课堂上玩手机!”灿灿也很喜欢英语老师,但因为自己英语很烂,却也似跟英语老师有着一层隔膜。对于总背不会古诗词,还没收他手机的我,灿灿更是跟我近在咫尺,却有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小孟也是无语,除了我刚才分析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他本身就是少言寡语的人。一会儿,他从书包里掏出跑鞋,在那儿拧钢钉。我这个体育盲是第一次见到跑鞋的钉长这样。就好奇地问个没完,当然,大多是灿灿耐心地给我解释,小孟只埋头拧钉。

段长说他们一会儿进场,我们不用在这儿等着。我叮嘱了他们几句便离开了,停车的时候,发现在后车座上放着一杯南瓜粥,才想起来之前问我吃饭了没的原因,原来是给我买的粥,我的心顿时一暖。

中午睡完午觉,看到手机上有一条小孟发来的微信,他上午的综合素质没过,灿灿过了,下午接着考专项跑。我赶紧回复:“没过就没过,别太在意,把这当成一次历练机会,在二高特长考试中就有经验了。加把劲学文化课,努力考二高!”

我看向窗外,清明雨早已停了,怀远追思的愁也似散了。天开始变得明朗,在沁人心扉的芳香中,我又领会到清明的另一层含义,开启希望,企盼未来。真希望学生们的明天如这盛世韶华一般,愈清愈明,灿烂生光。

END

蒲公英班主任工作室简介

蒲公英班主任工作室,是河南省教育厅挂牌认定的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的主题研讨、班会课设计、和读写交流等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

蒲公英班主任工作室针对社会热点组织的沙龙研讨《围绕建国70周年策划组织班会课》、《你保护世界,我们保护你——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的研讨》和《老班们,如果摆地摊,你会卖点儿啥》均发表在河南《教育时报》。疫情期间,工作室开发的九大战“疫“系列主题班会课,辐射影响十几个省市的班主任,还得到了河南《教育时报》的专题报道。

薄公英班主任工作室本着”聚拢、汲取、接纳、积蓄、播散“的创建宗旨,以成长的名义和开放的姿态,诚邀省内外志同道合的班主任与我们同行。如果您对班主任工作既热爱又有独特的思考,欢迎向我们投稿,有关治班之道、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故事、班会设计和教育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文章都行。投稿最好是图文并茂,(文章中插入相关的原创相片)文章最后留下个人的简介、联系方式,以及一张清晰的生活照。就如公众号里的文章一样。投稿信箱:cuilu916@vip.163.com

对于稿件质量高,成长意愿强的班主任,我们会择优吸纳为工作室的成员,欢迎您的加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