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效果图表现,建筑可视化设计与渲染过程中的意境与体会!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宋]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

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些心境的高度,设计这个职业,必须先学会发觉美的东西,眼光的提升才能进一步解决表现的方式。

美院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让想从事设计的人了解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也大大提升想学设计的人的造型能力,但是就是美院的优等生往往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这就取决于经验的磨练。

往往刚出道的设计师,内心充满憧憬,但是往往有机会上岗操作时又满脑空白,一点思绪都没有,或则表现的方式只往新、奇、怪的方向走,但是客户却不认可。

纠其原因在于设计的量少、表现方式有限、跟客户沟通少难以全面理解客户所要的、最可怕的是一味追求形式感跟市场脱离,这就需要反思、分析、以及积累经验。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是把一些个人的思想概念完善到图纸上,而概念这个东西必须要切合实际,不能只是为了完善图纸或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去刻意的把效果表现的极致恢弘,要考虑场地与使用者的方方面面。

因地制宜地一步步完善自己脑海中的概念。

当然有很多时候还是会有很多局限性的,比如要结合客户的想法与概念,但是维客户是上帝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不论是证明自己还是让客户眼前一亮,只能不断的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这才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成功之道。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

李政道曾选定了“用艺术来说明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项目,组织一些著名的画家创作揭示科学内涵的绘画作品。科学与艺术的密切结合,能使科技人才迸发出超常的创造智慧和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学习与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审美习惯及提高对艺术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体会了人间的真善美,陶冶了情操,释放了个性。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艺术素养,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一定要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认知和修养。艺术素养的背后,其实是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思想。

艺术素养,是一个人对艺术的追求是否长远,是否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是通过对艺术的感悟理解真正的人生价值,是心灵的升级,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境界!

教育改革专家郝京华曾经说过:“我国的艺术教育把艺术当成学问技艺来教,没有把它当成生命中不可缺的东西来教。当把艺术看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的时候,艺术才真正地有价值。”

我们的艺术教育正在努力实现艺术的价值,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一定会看到,艺术终将会成为人们生活、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