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连生22个娃!这对「生娃狂魔」却说他们很幸福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作者:Gloria

你相信吗?

在你养一个孩子都觉得要了半条命的今天,竟然有一对英国夫妇生了22个小孩。

是的,你没看错。

一对夫妻,22个孩子,以及养了4条狗。

Sue和Noel夫妇一直很期待拥有自己的幸福家庭。

不过一开始,他们只计划要了3个孩子。

谁知道,一生就不可思议地连续生了22个孩子,11个男孩,11个女孩。

遗憾的是,排名第17位的男宝宝不幸夭折了。

22个娃,我真的觉得能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已经是个天大的本事了。

但是,养着这么多神兽的夫妇却说:

「30年来,我们真的很幸福。」

养这么多孩子,生活会是怎样的?

真相是,光日常生活就竭尽所能了。

先说吃饭,妈妈Sue准备一顿饭的精力,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筹备一年一次的年夜饭。

一顿饭,要吃掉10斤鸡肉,8斤奶酪,60根香肠,不计其数的蔬菜和配菜。

幸好,世界上还有一次性餐具和外卖这么美好的事物,可以让妈妈偶尔不要那么累。

再说洗衣服。

Sue表示,她最累的事就是洗衣服、收衣服。

她每天早上要穿梭在楼上楼下收拾脏衣服,再打包到家里那个18kg容量的大洗衣机里,一天得洗四五轮。

洗好后,还得把近百件衣服分门别类收拾整理。

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Sue的日常采购,都得按批发走。

看看他们家的这个大冰箱,孩子都可以坐上去。

而且,每天制造的垃圾数量也是惊人,Sue家门口常年放着四个巨大的垃圾桶。

大概是一整栋居民的量。

偶尔出门用餐,绝对需要包场,而且得花很多钱。

你肯定会觉得,敢生22个孩子,这对夫妻一定很有钱吧?

并不,Noel和Sue就是英国的一对普通夫妻,两人都曾是孤儿,后来被收养长大。

十几岁就出来工作,Noel一开始在面包店当学徒,和Sue结婚后,就开了自己的面包店养活一家人。

英国政府有很完善的育儿补贴,但Noel夫妻只拿了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并未额外申请补助。

Noel负责运营面包店赚钱养家,Sue负责在家照顾孩子,连保姆都没有请。

正是因为很特别的出身,所以他们结婚之前就特别喜欢孩子。

Sue表示:

我们从不指望别人的援助,我和先生才是养孩子的人,不想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家有三胎的父母,大概就只能让孩子「自生自灭」了。

毕竟要耐心细致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但Noel和Sue真的很厉害,他们用心爱着每一个孩子。

即便生了那么多个孩子,他们对新来的宝贝还会有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一有新宝宝出生,全家人就整装待发开party迎接新成员;

也不会忘记那个去了天堂的小天使,逢年过节,全家人一起去看望他;

最感动的是,不管哪个孩子过生日,Noel和Sue都精心准备,装饰房间、做蛋糕、吹蜡烛。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兴高采烈看着寿星拆礼物。

Sue非常用心,每一次都准备22份礼物。

22个孩子的生日,这频率和我们过周末也差不多了。

除了频繁的生日趴,常规的圣诞节、复活节也让孩子们玩过瘾。

Noel夫妻也是不怕折腾,还时不时主动给孩子创造各种主题趴。

比如说,采购了各种装备,给孩子们来了场夏威夷party。

为小baby准备了「塑料椰子树」和「沙滩」。

为大一点的孩子们准备了小型「游泳池」。

还非常贴心地给青春期的孩子们在院子角落准备了个「小酒吧」。

孩子们几乎每天都在欢天喜地的过节。

多胎家庭,「偏心」是很容易存在的问题,Noel夫妇却把一碗水端得很平。

一个小男孩被姐姐们欺负哭了。

爸爸看见后,偷偷给儿子拿了个泡泡机,又单独带到院子里玩耍。

没想到调皮的姐姐又跟了过来,抢走了泡泡机。

小男孩气得在地上撒泼打滚,爸爸硬是陪伴在身边,直到儿子发泄完情绪恢复笑脸。

说实话,很多父母照顾一个孩子,都有控制不住脾气的时候。

但这对夫妻不但没被22个神兽气出心脏病,每天还活得很愉快。

而且,夫妻俩还非常有闲情逸致,经常愉快地去过二人世界。

想来孩子多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随时出门,都不用担心没人看孩子。

因为,养大了家里的哥哥姐姐,当然就可以照顾家里边更小的孩子。

照顾22个孩子的生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分工合作,互帮互助。

每天早上,妈妈负责做早饭。

爸爸则负责轮流叫醒孩子,并送上学。

然后爸爸去面包店工作赚钱,妈妈在家里带小baby和做家务。

放学后,爸爸会带着孩子们去踢球玩耍,再回家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做晚饭。

Noel的表现值得所有爸爸们学习。

他并不觉得赚钱了就完成了家庭责任。

而是每天回到家,他都积极承担育儿责任,让妻子躺在沙发上休息,娴熟地给孩子换尿布。

所以说,很多时候妈妈们敢于生二胎,「丈夫是个合格的爸爸」这一点很重要。

睡前刷牙,简直是打仗,孩子们一窝蜂挤进卫生间洗漱。

幸好,大孩子们都会自己照顾自己。

而爸爸妈妈们,则分别且轮流给小一些的孩子们讲睡前故事。

这事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爸爸先得给三岁的儿子讲故事哄睡,再去给二岁的儿子讲故事哄睡。

妈妈呢?

其实更辛苦。

她得抱着一岁的女儿,给四岁的女儿讲故事哄睡,还得时不时阻止怀里一岁的女儿调皮捣蛋。

日复一日,没带一点烦躁。

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也很懂事,会帮着照顾弟弟妹妹。

孩子们也力所能及地做家务。

疫情期间,做美妆博主的大姐还通过网络,为爸爸的面包店宣传带货,实现销售额翻番。

大哥哥也很棒,会帮爸爸开车送货。

另外,大量借用工具减轻生活重担也是很重要的。

纪录片有一个细节很温馨。

拍摄一开始,Sue做卫生,一手抱着小女儿,一手拿着自动拖把拖地。

即便这比我们用拧水的拖把方便,但拖一圈地下来,也累得不轻。

有一天,爸爸就带回一个扫地机器人。

有了扫地机器人的帮助,Sue就轻松了很多。

更好玩的是,这个扫地机器人还成为了孩子们「玩躲避游戏」的玩具。

于是,家务和乐趣就这么不知不觉地结合了。

2个父母,养育22个孩子,当然辛苦得无以复加。

纪录片拍到一个场景,Sue呆滞地坐在沙发上,吃着一包薯片,完全忽略了在地上打滚的一群孩子们。

所有的老母亲都熟悉那个神情,那是累到极致不想动弹的状态。

爸爸Noel也对着镜头感叹:

「家里从早到晚都有哭闹声。」

但他们很肯定的表示:

「每天跟这么多孩子待在一起,自己也跟着一起玩闹,再累也开心。」

有苦有累,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但面对这样庞大的家庭,虽然很多人表示敬佩,还是有更多人表示不可思议,尤其有不少中国小伙伴开玩笑:

「他们一定没有经历过学区房的捶打。」

虽然是玩笑话,但确实大环境不同。

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也不同,每对夫妻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就如作家简奥斯丁所说:

「你一定是自己幸福的最佳评判者。」

对Noel和Sue来说,他们耐心陪伴22个孩子度过每一个充满欢笑和礼物的圣诞节就是幸福。

对你我来说,或许你觉得一家三口最幸福,又或者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抑或觉得丁克才显得人生有趣,都没关系。

找到让自己觉得幸福的标准,那就是享受人生的硬道理。

更何况,看到这一大家子每天都喜笑颜开的脸,我们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毕竟,生活再怎么鸡飞狗跳。

一家人幸福平安地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春暖花开。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37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爸妈的育儿宝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