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高效良方——冠心病特效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属中医胸痹范畴。

病因 多因心阳不足,六淫寒邪乘心,以致寒凝脉涩,拘急收引;或饮食不慎,膏粱厚味,变生痰湿,痰湿侵犯;或痰热灼络,火性上炎;或气血津液阴阳不足,以致虚而血行缓慢;或七情内伤,气机郁滞,均可导致气滞血瘀,血脉瘀阻,郁遏于胸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胆固醇类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膜壁下,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增生及血小板凝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由冠状动脉内膜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情况改变所致。

症状 胸痹(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胸中气塞短气'、'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又因致因不同,故兼证亦异。

论治 本病可随证选用下列高效良方以疗之。

1.益心汤(一)

【组成】党参、黄芪各 15克,葛根、赤芍、川芎各9 克,丹参 15克,山楂、决明子各 30 克,菖蒲 4.5克,降香3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每日1 剂,日服 2次。

【功用】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胸闷心痛,神疲气短,劳则易发,神疲汗出,形寒喜暖,舌淡有瘀点,苔薄白 、脉细弱或结代等证。

【疗效】用之临床,颇有效验。

【来源】(《名医治验良方》)。颜德馨验方。

【附记】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以心气虚为本,瘀血为标。方中重用党参、黄芪养心益气为君;辅以葛根、川芎、丹参、赤芍、降香、山楂活血通脉为臣,君臣相伍旨在益气活血。俾气足则助血行,血行则瘀血除。佐以决明子疏通上下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使以菖蒲引诸药入心,开窍通络。诸药同用,共奏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临证运用,应随证加减:瘀阻心脉,胸痛剧烈者。加参三七粉、血竭粉等量和匀,每服1.5 克,或加失笑散、乳香、没药各4.5 克,症状剧烈者,可加麝香 0.03 克(另吞),开导经脉,活血定痛;胸部窒闷者,加枳壳、牛膝各4.5 克一升一降调畅气机,以开通胸阳;痰壅气滞,胸痹及背者,加瓜萎 15 克,薤白 9 克以宣痹化饮;气虚及阳、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者,加人参 9 克,附子6克以温阳通脉;气阴两亏,口干苔少者,加麦冬、玉竹各 12 克,五味子 5 克,或配生脉饮、天王补心丹以益气养阴,复脉安神。

2.张氏冠心方

【附记】病属本虚标实之候,治疗当以滋阴养血为本,通阳化瘀为标。1 号方取丹参养血为主,赤白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香附为气中血药,以舒肝理气,川芎为血中气药,二味相伍或理气活血,相辅相成作用。瓜蒌宽胸利膈,菖蒲、薤白温通胸阳,取瓜蒌薤白白酒汤方义。远志安神定志,葛根取其能缓筋脉拘急,缓解心绞痛作用。2 号方即1号方中加女贞子、旱莲草滋阴养液;石英、滋石以平肝潜阳,故用于合并高血压为宜。

2方使用,可随证加减,如兼有气短者,加生脉散;心绞痛,或胸闷甚者,加三七粉6克,野菊花12克;惊悸不寝者,加琥珀粉3克;痰浊盛者,加半夏10克;属血瘀甚者,加失笑散;属心肌梗塞,心绞痛甚,四肢厥冷欲脱者,加参附汤。

3.八味早搏汤

【组成】 川黄连、竹叶心、肉桂、附子、鹿角片、瓜蒌、丹参、麦冬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次。

【功用】清上实下,交通心肾。

【主治】室性早搏(属中医'心悸'范畴)。

【疗效】临床屡用,取效甚捷。

【来源】(《名医治验良方》)。郭业勋验方。

【附记】本病多因脏气亏损,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所致。张景岳云∶'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有不由乎下'。说明此病实乃心肾不交。方中以川黄连、竹叶心清上焦心火;肉桂、附子、鹿角片以温升下元肾水,清上实下,交通心肾;复配瓜蒌宽胸理气,化痰散结,丹参活血化瘀以通血脉,麦冬滋养心阴,共奏心肾相交,阴阳得调之功效。

临证加减;如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阴虚者,加北沙参、石斛;阳虚阴盛或沉寒痼冷,心痛寒瘴者,可重用附子、桂枝,甚至加川乌、草乌;若心脉瘀滞者,可选加川芎、桃仁、红花、失笑散,甚则加三棱、莪术等;气滞明显者,可选加乌药、降香、香附、九香虫等。

3.温阳通脉汤

4.益心汤(二)

【组成】党参15~30 克(或人参6~9克),黄芪15~30克,炒白术9克,茯苓10克,川芎 15 克,丹参15~30克,牡丹皮 10克,枸杞子 15 克,淫羊藿 15 克,制何首乌15 克,桂枝、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次。

【功用】益气健脾,活血通脉。

【主治】冠心病。

【疗效】治疗 52 例,显效 33 例,有效 19例。

【来源】刘乾和,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4)1988 年)。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临床验证皆效。便秘,加肉苁蓉、瓜蒌各15克,当归12克;睡眠不佳,加炒酸枣仁15 克,夜交藤 30 克;心动悸,加炙甘草 30 克。

5.冠心逐瘀汤

【组成】生蒲黄、五灵脂、元胡、瓜蒌皮、葛根、枳壳、白芷、牛膝各 15克,生山楂、丹参各 25 克,郁金 30 克,七厘散1袋(分2次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 1剂,日服 2次。

【功用】理气导滞,化瘀止痛。

【主治】冠心病(气滞血瘀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来源】引(《千家妙方·上》)。赵葆昌验方。

【附记】验之临床,颇有效验。

6.速效活心丹

【组成】麝香 5克,苏合香油 10 克,冰片 5克,三七 50克,生蒲黄、甲珠各 30 克,当归、薤白、五味子各 50 克,川芎 30 克,丹参 150 克,生山楂 100 克,葛根75 克,香附 30 克,元胡、瓜蒌各 50克,郁金 30 克,生甘草 50克

【用法】先将甲珠前 6味药共研细末,再将当归后余药,经炮炙后,水煎浓缩成膏,与上药末混合均匀后干燥,研细和匀,分装入胶囊内。每日服 4次,每次服4~6 丸,用白开水送下。

【功用】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降脂降压,开窍宁神。

【主治】冠心病(气滞血瘀型)。

【疗效】临床屡用,效佳。本文由 行之医话 公众号整理编辑

【来源】(《中国当代知名中医特色医疗辞典》)。车家生方。

【附记】本方是由舒肝理气和大量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中药组成,特别是三七、丹参、当归、生蒲黄、郁金均有良好的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作用,不宜久服,须配合补气养血之剂。山楂、葛根等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增强血流量,并有降血脂降血压作用。麝香 、苏合香油、冰片、甲珠均能通关窍,省神,复苏并能改善末梢微循环。故用之多效。

7.和营通络饮

【组成】桂枝、茜草、细生地、当归须各 10 克,桃仁 5 克,乳香、桔络各 3 克,广郁金、桔梗各 10 克,红花 3 克,青葱管 3段(每段长 3寸,为青叶与白茎相连接处)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利胸阳,和营通络。

【主治】冠心病与肋间神经痛(胸膈气滞,血脉瘀阻型)。

【疗效】临床屡用,每收佳效。

【来源】引(《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林世忻验方。

8.通阳益气汤

【组成】桂枝、炙甘草各 10克,生黄芪20克,西党参 15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2 次。

【功用】温通心阳,益气补虚。

【主治】心阳不足,虚血少气。心悸、胸闷气短,少气懒言,脉虚或有间歇,舌淡苔薄润。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来源】引(《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陈瑞春验方。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良效。临证应用,宜随证加减∶胸闷痰阻,加瓜蒌壳、法半夏、薤白;恶寒身倦,气血不足,加制附片,重用生黄长 30~60克;心前区疼痛。加郁金、丹参 、川芎,或配服金铃子散(延胡、川楝子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5~10 克,日服1~ 3次)。脉息间歇,或参伍不调,加生龙牡、代赭石;失眠,心悸等合甘麦大枣汤(多用浮小麦 20~50 克),加酸枣仁、柏子仁;痰热阻隔,舌苔黄腻,合黄连温胆汤。

9.宁心汤

【组成】孩儿参、丹参各 9 克,当归6克,川芎 3克,赤芍、白芍、生地、桃仁各 9 克,红花、广木香各 5克,陈皮、甘草各 3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每晚临睡前服头煎,次日凌晨服 2煎。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主治】冠心病(气阴两虚型)。

【疗效】治疗 85 例,对心绞痛者,显效率为 50.6%,改善为 45.7%,无效 3.7%,总有效率为 96.3%;对心电图改变者,显效为 37.8%,改善为 24.2%。疗效与疗程有关,疗程越长其疗效越显著,尤心电图方面尤为突出。

【附记】临证加减∶阳虚型,加桂枝 4.5 克,见有浮肿,可加熟附片 4.5 克;阴虚型,加玄参、麦冬各 9 克;痰湿型,去生地、当归、川芎,加苍术、制半夏、焦山楂、焦神曲、泽泻各 9克。

10.化死血方

【组成】当归尾 15 克,川芎、丹皮、苏木、红花、元胡、桂枝、桃仁、赤芍各 9克,番降香、通草各 3克,炒麦芽6 克,穿山甲9克

【用法】水煎服,入童便,酒、非汁饮之。每日 1 剂,日服 2次,或制成冲剂或流浸膏,分 3次服。

【功用】活血化瘀,通畅行气。

【主治】死血作梗的心绞痛。

【疗效】临床应用多例,疗效满意(瘀血型)。

【来源】(《名医治验良方》)。岳美中验方。

文章节选自《名医百家集验高效良方》,原作者:(程爵棠)。

(0)

相关推荐

  • 冠心病最佳治疗方法,几个民间中医偏方

    冠心病其直接原因是"脉不通".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痰瘀互阻.故治疗当从痰瘀立论,以活血化瘀祛痰为基本法则,来达到痰瘀同治的目的. 加味冠通汤 [药物组成]西洋参.当 ...

  • 名医高效良方——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属中医胸痹范畴. 病因 多因心阳不足,六淫寒邪乘心,以致寒凝脉涩,拘急收引;或饮食不慎,膏梁厚味,变生痰湿,痰湿侵犯;或痰热灼络,火性上炎 ...

  • 名医高效良方——糖尿病屡试屡效方

    行之医话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糖尿病,多属中医'消渴'范畴.根治颇难. 病因 <普济本事方>云∶'肾虚所致,每发则小便甜.''盖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所全,真阴亏耗,水流不充 ...

  • 名医高效良方糖尿病屡试屡效方

    糖尿病,多属中医'消渴'范畴.根治颇难. 病因 <普济本事方>云∶'肾虚所致,每发则小便甜.''盖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所全,真阴亏耗,水流不充,相火犯亢,虚极妄炎,热伤肾阴,精 ...

  • 名医高效良方——慢性胃炎秘验方

    行之医话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过食生冷,克伐中阳,又可致脾胃虚寒;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脾虚失运,肝 ...

  • 名医高效良方——肾炎

    肾炎(水肿),又称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水肿范畴.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来说,急性肾炎,多属中医阳水,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肾炎,多属中医阴水,多见于中老年人.急性易治,慢性难疗. 病 ...

  • 名医高效良方——喘证(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秘方

    杏林讲坛 公众号 喘证,亦称气喘.<素问>云∶'诸气者皆属于肺,诸喘者亦属于肺.'本病多发在慢性支气管炎之后,由咳嗽加重而演变发展而成.而现代医学的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亦大多数发生在慢性支 ...

  • 冠心病特效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属中医胸痹范畴.病因 多因心阳不足,六淫寒邪乘心,以致寒凝脉涩,拘急收引;或饮食不慎,膏梁厚味,变生痰湿,痰湿侵犯;或 ...

  • 名医高效良方——急慢性肠炎秘方

    急慢性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暴泻多属急性,久泻多为慢性,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之物,或饮食不洁,或脾胃虚弱,湿自内生,或外受湿邪,或寒邪直中所致.慢性多由急性失治迁延转 ...

  • 名医高效良方——肝硬化

    肝硬化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早期肝硬化和晚期肝硬化(肝腹水)两种.早期其证较轻,晚期其证较重,属中医'臌胀'.'症积'范围.是中医内科四大证之 ,治疗颇难,至于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