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经穴位

心脏不好者最好在戌时循按心包经。

亥时(21~23)

手少阳三焦经

经穴歌

三焦经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间,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

天井清泠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

天牖翳风瘛脉青,颅息角孙耳门当,

和髎耳前发际边,丝竹空在眉外藏。

三焦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临睡前轻拍三焦经循行路线,有助于睡眠,轻拍三五分钟即可。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经络穴位

关  冲

名解

关,关卡也。冲,冲射之状也。本穴物质为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而液态物由于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关冲。

定位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操作

沿无名指指甲底部与侧缘引线的交点处即是。

主治

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液门

名解

液,液体也,经水也。门,出入的门户。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快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名液门。

定位

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操作

抬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主治

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中渚

名解

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的小块陆地或水边之意。液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随之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旁边的小块陆地,故名中渚。

定位

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操作

抬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痠痛 ,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

阳池

名解

阳,天部阳气也。池,屯物之器也。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受外部传入之热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阳池。

定位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操作

抬臂垂腕,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推至腕关节横纹,可触及凹陷处即是。

主治

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外关

名解

外,外部也。关,关卡也。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在本穴吸热进一步胀散,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外关。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

抬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

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支沟

名解

支,树枝的分叉也。沟,沟渠也。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水湿较少,至本穴进一步吸热胀散为高压之气,此气按其自身的阳热特性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亦如树之分叉,故名支沟。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

抬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4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

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会宗

名解

会,会合也。宗,祖宗也,为老、为尊、为长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三焦经的天部阳气会合而成,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宗气之所汇,故名会宗。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操作

抬臂俯掌,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4横指,支沟外侧,拇指侧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主治

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三阳络

名解

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穴三阳络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三阳络。

定位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

先找到支沟,直上1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凹陷处即是。

主治

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

四渎Sì dú

名解

四,数量词。渎,小沟渠也。三阳络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在本穴的变化为部分水湿冷降归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数条小沟渠之状,故名四渎。

定位

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操作

先找到阳池 ,其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下7横指处即是。

主治

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前臂痛

天井

名解

天,天部也。井,孔隙通道也。本穴物质为四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其变化为散热冷缩并从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气血的运行变化如从天井的上部落下一般,故名天井。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操作

屈肘,肘尖直上1横指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

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清冷渊

名解

清,清静也。冷,寒冷也。渊,深渊也。天井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进一步散热冷降,冷降后的水湿云气位于天之下部,如固定不变的寒冷深渊一般,故名清冷渊。清冷泉名意与清冷渊同。

定位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操作

屈肘,肘尖直上3横指凹陷处即是。

主治

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消泺Xiāo luò

名解

消,溶解、消耗也。泺,水名,湖泊之意。清冷渊穴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消解并化雨降地,降地之雨在地之表部形成湖泊,故名消泺。

定位

在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操作

先取肩髎,其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上7横指处即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臑会Nào huì

名解

臑,动物的前肢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阳气。会,会合也。臑会名意指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本穴物质为消泺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性干燥,量弱小,在本穴的变化为散热冷缩。由于穴内气血的变化是冷降收引,多气多血的手阳明经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而本穴又位于手臂,故名臑会。臑交名意与臑会同。

定位

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

操作

先找到肩髎,其与肘尖连线上,肩髎下4横指处即是。

主治

肩臂痛,瘿气,瘰疬,目疾,肩胛肿痛

肩髎Jiān liáo

名解

肩,指穴在肩部也。髎,孔隙也。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冷降后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肩髎。

定位

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操作

外展上臂,肩膀后下方呈现凹陷处即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天髎

名解

天,指穴内物质所在为天部。髎,孔隙也。肩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散热而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天髎。

定位

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操作

肩胛部,肩胛骨上角,其上方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

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天牖Tiān yǒu

名解

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天牖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天牖。

定位

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操作

找到下颌角,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颌角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

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

翳风Yī fēng

名解

翳,用羽毛做的华盖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故名翳风。

定位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

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

主治

耳鸣,耳聋,口眼喎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

瘛脉Chì mài

名解

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定位

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操作

翳风和角孙作耳轮连线,中、下1/3交点处即是。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

颅息Lú xī

名解

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定位

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操作

翳风和角孙作耳轮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即是。

主治

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

角孙

名解

角,耳也,肾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收引之气。孙,火也,角为之水,则孙为之火也(肾之子为肝,肝之子为火),天之天部的收引冷降之气由此汇入三焦经。本穴为三焦经经脉中的最高点,三焦经无气血传至本穴,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足太阳膀胱经外散的寒湿水气夹带着足少阳胆经的外散水湿风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既处火所在的天之天部又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征,故名角孙。

定位

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操作

在头部,将耳廓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

主治

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咳嗽,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耳门

名解

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

定位

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操作

耳屏上缘的前方,张口有凹陷处即是。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

耳禾髎ěr hé liáo

名解

禾,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禾髎。(《腧穴临证指要》一书的本穴名称为“耳和髎”,有的书称为“禾髎”。)

定位

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廓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

操作

在头侧部,鬓发后缘作垂直线,耳廓根部作水平线,二者交点处即是。

主治

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肿,鼻准肿痛,口渴

丝竹空

名解

丝竹,古指弦乐器,八音之一,此指气血的运行有如声音飘然而至。空,空虚也。丝竹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本穴为三焦经终点之穴,由于禾髎穴传至本穴的气血极为虚少,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外的寒水水气如同天空中的声音飘然而至,故名丝竹空。

定位

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操作

在面部,眉毛外侧缘眉梢凹陷处。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穴位速记

按照气血流经的过程,很容易记住这条经络的各个穴位。

关冲

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被关在内。

液门

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快速散热冷却,归降地部。

中渚

液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随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经脉水道旁边的小块陆地。

阳池

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受外部传入之热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

外关

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在本穴吸热进一步胀散,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

支沟

外关穴传来的阳热之气,吸热胀散为高压之气,循三焦经经脉渠道向上、向外而行,扩散之气亦如树之分叉。

会宗

三焦经的天部阳气会合而成,如宗气之所汇。

三阳络

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

四渎

部分水湿冷降归地,降地之水形成向穴外流溢的数条小沟渠之状。

天井

四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

清冷渊

井穴传来的水湿云气,至本穴后进一步散热冷降,冷降后的水湿云气位于天之下部,如固定不变的寒冷深渊一般。

消泺

清冷渊穴传来的滞重水湿云气,消解降地形成湖泊。

臑会

手少阳、手阳明的天部阳气同会于本穴。

肩髎

臑会穴传来的天部阳气,散热吸湿而化为寒湿的水湿云气,归于地部,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

天髎

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

天牖

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

翳风

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

瘛脉

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

颅息

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

角孙

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气态物。

耳门

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

耳禾髎

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

丝竹空

穴外的寒水水气如同天空中的声音飘然而至,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

虚证

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寒等。

实证

淋巴发炎、偏头痛、肩膀酸痛、颈侧酸痛无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

 -End-

关注正经生活公众号

正经教主微信号:gododone

正经教主很正经,值得交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