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斤的草鱼,一不小心养成了两斤重

4、花白鲢价格上涨,如何提高效益丰产增收?一线渔医为你详细解答!
5、实战派:天气骤变时,吐点口水都有可能会死鱼?原来是水温分层惹的祸!
6、说到杀虫安全问题,你头痛了吗?实战派肖建春带你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图,标题是人有A4,鱼有刀背,鱼也爱显瘦啊。这位老板养的草鱼,可不是像广东那样,把鱼养大了,吊水后来高价销售。这位老板放到鱼塘里的鱼,都已经长至五六斤每尾,老板是期望养到更大,可养了一年后,捞起来把草鱼一称,2斤2两。下面附上几张图,供大家分享。



当发到朋友圈后,朋友圈的高手们就纷纷给出诊断了,有肠炎,有肝胆病,不用说,这条鱼一定存在消化道的问题,如果要弄清这条鱼为什么这么瘦,从营养入手,也是最容易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的。所以我们询问了老板,喂的什么,得到的答案是喂的草,但他又补充了下,还喂了玉米粉和小麦。
当对内脏进行解剖后,我们发现肝脏边缘锐薄,有炎症,整体萎缩;肠系膜上有大量的油脂,肠内无食,肠壁变薄萎缩,肠道变得细小。这种情况,我们曾遇到过多次,特别一些钓鱼塘,经常会出现这种草鱼掉膘的现象,放下去七八斤,一年后变成三四斤。
此前的诊断中,我们就发现,这个其实是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第一个因素是营养不平衡,如钓友们使用的饵料,大多蛋白不高,主要是一些粗纤维的辅料加上香精和氨基酸,这些成分诱食可以,但作为营养来源,那肯定是有所缺乏的。从三大宏量营养元素来看,蛋白质、脂肪和能量,缺得最多的就是蛋白和脂肪。鱼吃了大量富含纤维类的食物,可鱼的肠道中分解纤维的酶类天生就很少,所以对这些食物营养的吸收,远不及陆地上的陆生动物。
由于鱼吃了这些食物,一方面缺乏酶类的分解,停留在肠道内,肠道内喜欢膳食纤维的微生物产生饱腹感,这种感觉通过菌肠脑轴传递到鱼的大脑,于是鱼就产生了厌食。时间一长,鱼体营养缺乏,就需要消化身体自身的脂肪来获取能量,这一转化需要通过肝脏来完成,这也就是导致检查中发现肝脏边缘锐薄的根本原因。按理说鱼都吃草了,哪来什么肝脏问题,可实际上,这种极度瘦的鱼,就像中国60年闹大饥荒时的人就会得一种病,农村叫筲箕肚,其实就是肝腹水,双脚肿大。
第二种因素是寄生虫的影响,像鱼的肠道内有寄生虫,特别在胆管处,如果有寄生虫引发炎症,导致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能正常回流到肠道,会引发鱼的消化问题,长时间也会引起鱼体消瘦。其次,如果饲料霉变,又没有经过充分的发酵分解,鱼吃了也是会拉肚子的。只是鱼拉肚子我们不易发现,即使我们发现在水面漂有肠道脱粘物,但由于缺乏认识,好些养殖户还会认为,鱼的食物充足,吃的多,其实却是消化不良的表现。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改喂饲料,并且饲料里添加消炎和驱虫的药物,如鱼康肠、鱼用肠虫净和新安康等。
每晚八点我在抖音直播,直接搜索“成都鱼康养鱼经”即可观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