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氏族文化产业经济论坛 暨新时期文化祠堂建设成果展演”活动召开

(本会讯):12月21日,由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指导,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现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协办,广州市氏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欧诺门窗厂、宏康健康产业集团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论坛暨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成果展演”活动,在广州番禺迎宾路渔民新村酒楼隆重召开,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部分老领导、社科院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省各地50多个姓氏团体的代表300多人出席活动。

下午2时30分,著名歌唱演员钟柏源一曲暖场过后,随即醒狮起舞,迎请50多个姓氏组成的旗牌队盛大登场,齐聚舞台上,接受台下观礼,共同见证氏族融和时刻。3时正,大会正式开始,全场起立,奏国歌。

随后,省市相关老领导在大会上作了发言。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会长柯可教授致辞

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巡视员徐祖荣先生致辞

中华文化促进会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涛致辞

辛亥革命陆氏三贤纪念馆馆长陆景武博士致辞

一场别开生面的氏族文化盛宴

今年论坛年会分两大主题,一个是“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论坛年会”。这是继去年首届论坛的延伸。而在内容上,今年的论坛主题即侧重于围绕新时代大湾区氏族文化产业经济链的孵化与理论基础培育研讨上。无疑,第二届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论坛无论从文化价值、社会意义、理论基础上或增强平台的凝聚力方面都得到提高,得到充实和显现。在主旨讲话中,陆上堂主任总结了首届论坛一年以来的工作成果,以及即将到来的2020年工作计划。

另一个主题是“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陆上堂主任作了题为《谈谈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主体理念》的主旨演讲。他认为,新时代文化祠堂的特性就是在传统祠堂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时代文化元素。传统祠堂文化是根,根是本之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因应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需求、精神上的满足,在对民俗文化的利用和传承过程中,要善于扬弃,善于取舍,把优秀的精髓的部分好好传承和保护,让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基因与新时代文化基因有机地结合,打造出既有新时代气息、充满活泼生机的、又有传统传承的、对新生代能产生吸力的族人精神信仰之地——新时代文化祠堂。

会上,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的理事长李豪先生作了题为《2019年理事会工作报告》,总结理事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对2020年的工作计划作出部署。

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会长李豪作年度工作报告

这次论坛增加了企业单位分量,安排部分企业家代表、理事会成员先后发言。

欧诺门窗董事长冯奇敬致辞

宏康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柳智铧致辞

芝麻云闪付(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锦致辞

沙龙对话,碰撞智慧能量之光

氏族文化产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将逐渐形成一个带有民族特性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经济区块链。

在去年首届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发展论坛上,专家们首次提出了“氏族文化产业经济”这一概念之后,在产业经济领域引起高度关注。那么,何为氏族文化产业经济?氏族文化产业经济真的能形成新的产业经济板块吗?如何标注新时代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如何推动氏族文化产业经济链形成?等等。围绕这些问题,今届论坛的沙龙对话邀请了五位氏族文化研究专家和企业品牌策划专家上台对话。他们是:广东龙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龙锦伦先生、中华文化促进会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毕涛女士、CCBD中擂策划机构董事长黄文海先生、宏康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柳智铧先生。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陆上堂先生主持这次沙龙对话。

氏族文化研究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陆上堂主持沙龙对话

CCBD中擂策划机构董事长黄文海表示,中华文化一直在代代相传,优秀的家风需要用新时代的方式演绎。比如,氏族文化可以建立自己的CI体系(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家规家风以及氏族图腾可以转为数字化传播,改变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让氏族文化适应新时代文化传播需要。

CCBD中擂策划机构总裁黄文海发言

中华文化促进会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毕涛从学者的研究角度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路,她认为文化是精神支柱,没有产业走不远。

龙锦伦会长长期从事研究龙文化,他着重强调龙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包括大会主台两边的对联“旺族兴家,文化先行”都是龙文化的表征。

宏康健康产业集团的柳智铧董事长既是一名成功企业人士,也是柳氏家族的会长,他结合企业与氏族文化产业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宏康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发言

陆上堂主任最后做了总结。他认为:氏族文化产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既是我们的生活必需用品,同时还是我们的精神资粮,如民俗规礼、婚嫁迎娶、年节祭祀、民间艺术、祠庙建筑等等用品。只要做好理论和市场引导,就会逐渐形成氏族文化生态链。

五人沙龙对话结束后,流程进入牌匾颁发阶段,先后颁发了主任牌匾、理事会牌匾、文创中心主任牌匾以及祠堂研究基地牌匾。最后,向两位为宗族事业作出毕生贡献的长者颁发了“传统文化传承守望者年度人物”奖。

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景云(左一)、《祠堂故事》总编导周至譓(右一)

图左1:杨玉锦  图左2:李启东  图右1:刘春和  图右2:宋智铰

图左起:麦汉平、魏建国、陆伟国、李宗浩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每个家族的每一代人都有一群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的守望者,正是有这些守望者的无私奉献,家族才会枝繁叶茂,繁荣昌盛。但他们辛劳的付出,我们不会忘记。为表彰这些为家族文化传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今年论坛特设立“传统文化传承守望者年度人物奖”,给予他们一份迟到的荣耀。2019.传统文化传承守望者年度人物颁奖授予以下两位人物,他们分别是:

陆景武博士:

年度传统文化传承守望者颁奖人物:陆景武。颁奖词:故园春晖晚来报,鞠躬尽瘁扬家风。

宋美福先生:

年度传统文化传承守望者颁奖人物:宋美福。颁奖词:当年为官一身正气,今日为民正气一身,精忠家国成风范。

奖牌颁发完之后,活动进入另一个主题: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成果展演。

定调“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

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项目,是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要项目之一。在这次论坛上,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陆上堂先生作了题为《谈谈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主体理念》的主旨讲话。他从祠堂文化建设的角度诠释了传统祠堂文化与新时代祠堂文化的有机结合,进而推动新时代文化祠堂这一符合时代需求的氏族文化园地建设。

陆上堂主任还就有关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的标准作了阐释,并听取专家的意见后作进一步完善。

主旨演讲完后,邀请10位领导和专家上台摁动了“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项目启动键,正式启动“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项目。随后,展播了《祠堂故事》和《氏关你我》两个专题片共五个短片。

《祠堂故事》剧照

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与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签订了“共建荔枝湾历史文化名片”合约,共同打造包括“陆贾诗书开越文化节”、“恩洲十八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好家风好家嫂征文大赛”、族训家规书法巡回展“、荔枝湾龙狮文化节”等以荔枝湾李氏文化为题材的文化项目。

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景云先生作了精简发言,他阐释了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成立20年来,致力于推动荔枝湾历史文化,在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今,联合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充分利用荔枝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共同打造荔枝湾历史文化名片,这在学习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最近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积极意义。

王景云会长致辞

第二届氏族文化论坛暨新时代文化祠堂建设成果展演活动,在论坛筹委会和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义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会终于圆满结束。

论坛筹委会以及秘书处全套班子成员上台祝酒

氏族融和大合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