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2017年第135期(总 239期)文化动态 我从大明来

《大明屯堡》剧照 李刚惠芸 摄

我从大明来

大型实景剧《大明屯堡》纪实

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北京青年舞团团长、著名导演刘震出任总导演,安顺市著名剧作家罗迎贤撰写剧目脚本,国家一级导演樊小锁(《多彩贵州风》旅游演出版总导演)出任艺术总监的大型实景剧《大明屯堡》在多彩万象城一经上演,便以其史诗般的恢宏场景,具有浓郁的屯堡风情及现代视角冲击力的歌舞艺术形式,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及业内的一致好评。

《大明屯堡》由“将军令”“白首誓”“槐荫恋”“军傩风”“倾国曲”“天地行”“茉莉归”等七个篇章组成,时长在70分钟左右。整个剧目以歌舞、武术、戏剧、高空特技为表演亮点,展示出“六百年前·大明情怀”的屯堡文化,用艺术的手法形象地演绎屯堡人600年来坚守乡音不改、600年延续传统、600年古风依旧的自由心灵和厚道朴拙的人文情怀。

《大明屯堡》利用西南地区最大的直径38米360°旋转舞台搭配全省最大LED环状投影,打造出了国内首个明代汉族屯军文化的主题演出,2017年演出162场,观众逾6万人次。
四大艺术特点:

①以安顺独特的屯堡文化为载体,塑造沈万三、陈圆圆传奇的历史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屯堡人的来龙去脉;

②360度旋转舞台新颖独特,环绕巨型LED屏、绚丽的灯光、3D技术给人以视觉冲击、使观众身临其境;

③享誉全世界的中华名曲《茉莉花》古曲就在安顺,以《茉莉花》为基调融合当地民族音乐元素改编的《茉莉花又开》,由著名歌唱家毛阿敏倾情演唱,给观众带来了优美轻松、震撼心灵的音乐享受;

④以大型歌舞为基础,以高难度武术功夫、杂技为亮点,同时辅以地戏等地方特色艺术,给观众呈现一台全国享有名气且全国唯一的屯堡题材文化盛宴。

篇章介绍

他们是六百年前来自中原的戍边者的后裔。

他们是千里跋涉的20万“调北征南”大军的子孙。

屯堡溪流潺潺,油菜花浓香氤氲,但他们与家乡已遥遥相隔,不复回转……

他们的服饰,是元末明初的中原衣衫。

他们的语言,是“离乡不离腔”的明代江南口音。

他们的地戏,也慷慨激扬,也柔肠寸断,从明清至今,观者一代代不息。

600年沧桑岁月里,他们顽强地在文化孤岛上传承自己的风俗,执着而优美地呵护着自己的乡愁,从此,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化样本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大明屯堡人。

《大明屯堡》剧照 李刚惠芸 摄

将军令

将军征战万重山,大江东去不复还。

明初洪武年的一道圣旨,将“征南将军”傅友德麾下的数十万来自江南的帝国军队,留在了云贵高原的荒山野岭。他们在贵州安顺周围近百里大山中,戍守边地,建立家园,种上乡愁,生长希望。

他们像斑驳的石墙,经历了六百年风霜,为世界留下了一片“江南遗韵”。

将军令   李刚惠芸 摄

白首誓

路远遥遥,风吹日晒,野兽出没,饥饿伤病……

屯堡女人们,用一双小脚跋涉四千里,追随男人来到屯堡。她们的迁徙穿越了日月星辰,她们的忠贞感动着代代光阴。

她们用生命追逐着爱,她们用爱守护着家。

有了她们,屯堡穿越时光成为璀璨的汉文化化石;有了她们,屯堡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明代村落。

白首誓  李刚惠芸 摄

槐荫恋

风尘终归落下,爱情总是开花。屯堡人在安顺的青山秀水间,开始了新的生活。

清风润物燕已来,新枝树绿叶成阴。穿过稻田和菜园的风,扬起了屯堡女儿的黑发,那是岁月的宁静,那是生活的安谧,那是心曲悠悠的吟唱。

槐荫恋 李刚惠芸 摄

槐荫恋 李刚惠芸 摄

军傩风

旌旗人影纷纷,长腔短调不绝。

屯堡地戏来自古代军中巫傩,每逢春节和七月稻谷扬花,地戏在巷头陌上跳起来,鼓镲铮铮,面具俯仰,厮杀声长啸声响在山间。

屯堡人跳着地戏,回望曾经的征伐与硝烟,传承者文明的忠义节烈。

军傩风 李刚惠芸 摄

倾国曲

山深忘世界,寺古别春秋。相传吴三桂去云南途中,曾上天台山乌龙寺拜望其出家叔父吴风,美人陈圆圆随行。

在天台山超凡脱俗的清幽世界里,经历“冲冠一怒为红颜”烟云、最终皈依佛门的一代美人,可曾“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美人仙去,江山依旧。

倾国曲 李刚惠芸 摄

天地行

从江南迁移而来的士卒和农民、工匠、商贾,聚族而居。一个又一个的民屯和商屯,在黔中大地出现。

江南巨富沈万三,发配云贵,曾留居屯堡。沈家在古驿道上跑马帮,开启黔中商路。

山间铃响马帮来, 茶叶盐巴集上排。马帮将坚韧、挺拔、大气、仁义的的贵商文化,播撒在千山万岭间。

天地行  李刚惠芸 摄

天地行  李刚惠芸 摄

茉莉归

茉莉芬芳,传遍天涯。屯堡人带来的六百年前的“洪武茉莉花鲜花调曲本”,是这首中华名曲最早的乐谱。

2006年,屯堡沈万三后裔将传唱600年的古曲带回南京,也将屯堡人600年的乡愁带回故土。

茉莉花哟开,带我回家来,那时明月今又在,唯有茉莉香又白。屯堡人穿越时空而不改乡音,不改服饰,不改生死歌哭。在大山的怀抱里,他们成为汉文化的一个美丽悠长的梦。

茉莉归 李刚惠芸 摄

茉莉归 李刚惠芸 摄

《文化安顺》小编报道

执笔:张厚林

(0)

相关推荐

  • 翠叶光如沃,冰葩淡不妆——茉莉花

    茉莉花室内栽培:常绿小灌木类的茉莉花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味浓厚,为常见庭园及盆栽观赏芳香花卉. 多用盆栽,点缀室容,清雅宜人,还可加工成花环等装饰品. 而落叶藤本类的大多数黄色的和芬芳的白色花则是国 ...

  • 百花赋(二十)◆【茉莉花赋】(1)◎歧里山人

    序曰:噫,喜今国风大振,洪州赋涌高潮.岸人.逸士引领我辈,倡辞赋之发展,启百花赋活动,余唯欲较同仁,毅然加入焉.古人崇岁寒四友,然余独爱茉莉,遂选斯题.赋曰:闽越之郡,乃江南胜地也!茉莉佳卉,远召佛国 ...

  • 雕刻自己

    不管世界什么节奏,我按自己的节奏. 岁月的小刻刀都在我们自己手里,想把未来的自己刻画成一个什么面相,什么气质,还真是自己说了算的~ 当然,除非你不付诸行动,只是说说而已~想和老天爷他老人家比智商,我们 ...

  • 茉莉茶中人,舍不掉的老福州情结

     茉莉,一种很平凡的植物.它的花色纯白,枝叶没有多余的特色,习性也并不娇贵,作为福州的市花,已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成为了老福州的一个烙印. 每到盛夏时节,空气中便弥漫着或多或少的茉莉香,尤其 ...

  • 《文化安顺》乡人乡贤 贺郭德瑜先生期颐寿诞 2020年第87期(总570期)

    贺郭德瑜先生期颐寿诞 郭德瑜先生,原籍湖南.1921年生于北京,后随父母返回长沙,曾先后就读于湖南省立女子中学.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抗战时期流亡辗转于邵阳.昆明.贵阳等地:1950年后在贵州省交通局 ...

  • 黄河诗词|2021年第17期(总239期)

    黄河诗词学会 公众号:huangheshihui 关注 黄 河 黄河诗词学会-格律诗词 2021年第17期(总239期) 黄河心语: 我破天横空而来,勇往直前东方寻爱,任凭怪石打磨我的棱角,百折不挠奔 ...

  • 《当代散文》2020·05期总124期目录

    文学会比太阳更长久   [新闻资讯] [名家阅读]:史铁生 8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年度主题]:看戏 10 戏里戏外   刘月新 [山东散文方阵]:郭立泉 13 蛙鸣一直喂着我的耳朵    郭立 ...

  • 《作家新视野》‖ 纸刊备选稿007期 ‖ 总48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责编:新龙 本期作者:刘浪,沙越波,铁血寒冰,青桐,卢合枝,任小湖,张承斌,张德茂,白云,白云,文庆,四月天,李天祥,任俊峰,余贵平.(排名 ...

  • 《作家新视野》‖ 纸刊备选稿第005期‖总44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责编:玄微子 1.清晨的出口 文/大漠飘雪(山西) 六月 即将达到沸点的城市在喧嚣 一些碎碎念的事物飞花溅玉般地婆娑 广场的舞点,枝头的小 ...

  • 《作家新视野》‖纸刊备选稿第004期‖总41期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本期责编:月亮之巅 NO.01 昙    花 文/迂梵(甘肃庆阳) 子夜时分,诗刚写完 天空开始流泪,城市跟着潮湿起来 这些背负天空使命的流水 ...

  • 同题《雨中花慢》 |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2020第19期 | 总61期

    同题<雨中花慢> |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2020第19期 | 总61期 墨香阁文学工作室 2小时前 阅读 46 关注 我的原创诗 本期同题作业 统一词牌<雨中花慢>,要求抒情为主 ...

  • 《文化安顺》2017年第134期(总 238期)文化动态 走好最后十里路

    2017年<安顺城记>推进工作会在省文史馆召开 高守应提供 走好最后十里路 2017年10月13日在<安顺城记>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 《文化安顺》2017年第133期(总 237期) 乡风民俗 屯堡人的上梁仪式

    九溪上梁盛况 李立洪 摄 屯堡人的上梁仪式 --朱正权讲述 朱发猛整理 屯堡村落的大部分民居建筑,多为木石结构的四合院或三合院,院内以正房为主体,左右为厢房.大多数人家就一顶正房.正房左右为山墙,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