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弟子规谈企业管理:细微之处见人品,喜欢凑热闹的人,也爱惹是非

我们继续看弟子规第四部分,小心谨慎,绿水长流。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践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让大家不要踩别人家的门槛,是对人的不尊敬。古时候建房子都有很高的门槛,如果是佛堂,那就是神佛的“肩膀”了。勿跛倚,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不要像个瘸子一样,公共场合就不要“葛优躺”了。勿箕踞,意思是说,坐着的时候两条腿不要叉开来坐。勿摇髀,是说不要抖腿,你翘着二郎腿在那抖啊抖,谁会搭理你?

当然,如果是在自己家,放松、休闲的时候,随便你怎么躺,怎么坐,放松嘛,都没问题。但是在商务场合,这样做就不适合了,这四句说明对环境要尊重。做事前要讲仪容仪表,知道礼义廉耻,才能孝悌忠信。社会上很多抠脚大汉,进到企业,坐到公司的办公椅上,必然不能再放纵自己,不然你将永远都是一个“抠脚大汉”。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在企业管理当中,可以推行“三为”管理机制,以工作现场为中心,基层员工为主体,部门主管为首,有效地组织,相互监督。当基层员工向管理者反馈的时候,一对一的时候,作为上级,也要恭恭敬敬的回答对方的问题,不要高高在上,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要认识到,基层员工才是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老板的智商再高,部门经理、技术经理水平再高,能力再突出,真正把东西做出来的,还是我们的生产车间,是我们的基层员工。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这两句,讲的是让我们要小心谨慎。礼仪小姐的端庄姿态不是天生的,是经过训练才有的。经过训练以后能做到让所有员工都不犯错误,犯错误只是偶然的,而不是频繁的犯错。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这就要求企业做好时间管理,每天忙的事有紧急的、重要的,所有从班组长以上的管理者,把工作放在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上,不要总是做“消防员”到处去救火,从老板到员工,天天在做那些重要而又紧急的事情。这样恶性循环,越忙越乱,忙中也就很容易出错。先把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处理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远虑”处理了,自然就没有“近忧”了。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很多人爱凑热闹,一围一大堆,买卖也是一窝蜂,排队越长,买的人越多。凑热闹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广东一酒店附近发生爆炸,群众围观时发生二次爆炸”;“河南路人围观车祸现场,被失控车辆撞飞受伤”;“男子当街行凶,路人围观受伤”;“钱塘江观潮自1993年至今,死亡近百人”。

2004年2月5日,密云举行元宵节灯会时,发生一起踩踏,造成37人死亡,37人受伤。

2007年11月10日,重庆家乐福店庆促销引发踩踏,造成4人死亡,30人受伤。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广场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这些案例,这种斗闹场,我们还要去吗?

人忙的时候可能没时间想歪门邪道的事,一旦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惹是生非。企业要为员工树立崇高的理想,员工就没有时间过问那些糟粕事,正事都忙不过来,怎么还会想歪路呢?很多人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有时间好奇问这问那,就有了走歪路的机会。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里打个比方,你去拜访朋友,敲门,你要先说你是谁吧,不是直接喊开门,你是谁都不知道,谁会给你开门?所以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要有“传”有“递”才行。企业命令形成闭环管理,上级发出一个信息之后,没收到一个明确的回复,交待事情,说了就说了,不了了之了。又不好意思去催,那么这件事就黄了,所以说我在企业推行什么闭环管理,什么地方管理有所有的是奔出去,必须得到确切的回答,这样建立这种机制,这个企业事情才能够做好。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现在借钱的往往都是大爷。无锡一家便利店附近,男子下跪磕头,求债主还钱。

古人讲叫知足常乐,很多人不知足,看到别人有能力挣钱了,自己眼红,自己有能力怎么办?那就去骗、去偷、去抢,走上犯罪道路。幸福其实与金钱无关,与人的欲望有关。有的人就是心存侥幸,贪得无厌。世间事,不是不报,是时候不到,时候一到,立即就报。

企业管理中,要加强制度管理,违规违纪的,虽恶小也不能为,发现违纪严惩不贷,要从小事上严惩不贷!所谓管理,也就是理想状态,和法规制度是一样的,没有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人人都遵章守纪,那法规制度就没丝毫用处了,也就不需要有制度,不需要管理了。

企业也是一样,真正的处罚是没有处罚,而不是左一个纪律,右一个制度,各种制约,真正好的制度也应该是这样。

(0)

相关推荐

  • 一个企业成本降低往往在基层非常最要!! #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 #霍振先 #员工

    一个企业成本降低往往在基层非常最要!! #成本控制 #企业管理 #霍振先 #员工

  • 谈钱,见人品!(句句扎心)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金钱名利,世间人趋之若鹜. 莎士比亚也说:"钱是一根伟大的魔杖,随随便便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模样." 的确,一个人对 ...

  • 从弟子规看企业管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

    我们继续用企业管理眼光看弟子规的第五个部分,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 凡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为什么很多网红餐饮店排队2小时也要吃?为什么百年老店 ...

  • 弟子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打工人在家孝父母,在外听指挥

    我们继续讲<弟子规>,是想从团队管理方面来解读弟子规的,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弟子规对于如今的"打工人"也同样很适用.各位老板.做团队建设的朋友同样很有必要学习<弟子规 ...

  • 弟子规14|生死见大道

      今天我们讲<弟子规>"入则孝"部分的最后几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小时候,孝的重点是讨大人 ...

  • 弟子规19 |言行见教养

    今天讲两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说话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打交道就是沟通,就是交流,一般都要说话.说话总会 ...

  • 弟子规28|饮食见家风

    今天讲几句:"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这几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对于饮食,不能挑三拣四:对于饮食的分量,适度就好,不能吃得太饱:年轻人因为 ...

  • 散文||危难之际显英雄 细微之处见人品

    危难之际显英雄 细微之处见人品 王成川|| 江苏 岁寒知松柏,危难显真情:滴水见太阳,事小见思想.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由每一个细节组成,危难之际彰显出了英雄的本色,细微之处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 疾风知 ...

  • 【何言欢语】(1009)细微之处见人品

    在车站,热水器旁,开了一个便利店,买些旅途的食品,方便面,水果,烟酒,饮料什么的. 我正打算看看有啥合适的东西,买点路上吃用的,就见到一位老板娘模样的人,端了一个不锈钢盆,径直走到热水器旁,开了热水器 ...

  • 弟子规 | 社交中的一个常用动作,很多人都犯错!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今天,我们继续讲<弟子规>.今天的内容是:"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在路上遇到长辈的时候,要快步走向前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