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博 ‖ 品功夫茶(含老谢同学点评)

作文字字皆生活
生活处处有作文

招生启事

中小学作文训练及小学数学、英语,中学数理化冬季招生已经开始,点击可查看详情。

品工夫茶

岐山学校五年级  林正博

喝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待客礼仪。在这里,男女老少都喜欢喝工夫茶。别看我只是个小屁孩,我也是懂茶的。你别不信,听我说说你就知道了!

玉湖镇坪上村是揭阳出了名的茶村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同学们在圆梦工坊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就浩浩荡荡来到了坪上村。据说,这里是“绿茶之乡”,有浓厚的茶文化,也有大片的茶山,今天,我便要去大开眼界了!

当我们随着导航指引拐进一村道时,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伯伯已经站在路边等我们了。原来,老伯伯就是茶园的主人。茶园在山顶上,老伯伯带着我们走过一段有点坑洼的水泥路,再登上有些陡峭的山路,才到茶园。虽说是茶园,可这里不单单种有茶树,还有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果树,橄榄、乌榄、柑、木瓜、百香果,应有尽有。

刚到山顶,我闭上双眼,深呼吸着,茶树独特的味道便扑鼻而来,略带腥味还有泥土的芳香,令人陶醉。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梯形茶田呈现在眼前,让我惊叹。

摘过茶青,采了橄榄,便到茶园茅屋内小憩,热情好客的老伯伯请我们喝茶。茶浓浓的,红木般的颜色,冒着丝丝白烟。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茶杯,其余手指托住杯底,小心翼翼端到鼻子前闻了闻,浓郁的茶香沁人心脾,再轻轻啜一小口,竟有点苦涩,茶汤滑进喉咙,苦中又带着一丝甘,回味无穷。我拍拍脑袋,自信地对老伯伯说:“老伯,这是春茶吧?”老伯一脸惊讶地看着我,笑着说:“哎呀,不错啊,小小年纪就懂得品茶啦!来来来,我再泡一杯你尝尝,看你能不能判断出是什么茶?”我爽快地答应了。待老伯伯冲好茶,我又端起了茶杯。这杯茶,茶色清淳,闻一闻,一股非常舒服又若隐若现的清香便袭来,入口感觉先苦后甘,回味甘甜,苦味较淡。一旁的姨姨伯伯们看着我的目光带着期待。我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杯子,肯定地说:“是秋茶。”“不错不错,就是秋茶!”姨姨伯伯们为我鼓起了掌。老伯伯说:“小朋友,品茶就是品人生。既苦又甘是好茶,先苦后甘甜是好茶更是好生活。”我似懂非懂又非常认真地点了点头。原来,喝茶也是一门学问,与长辈们一起喝茶,听他们讲茶话,就好像在读一本精彩的书,为我打开另一扇知识的窗,真好!

突然,我想起了一句俗语来:“茶薄人情厚”,喝茶,喝的是茶,表达的却是“喝茶”时的人际关系。这一杯杯的工夫茶在我们的言谈之间,变得更加醇香浓厚了。

品工夫茶,也是在品生活,品多姿多彩的为人处事。

谢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坪上茶场的采风作文。

在预计到可能人人写摘茶摘橄榄时,正博在茶场的时候就跟我说,他要自选角度,写出与众不同来,我答应了。结果,他实践了诺言,真的别出心裁,写出与茶园主人一起喝茶论茶论生活论人生来了。还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写出了精彩,写活了场面,将品茶与品学问、品人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品茗情节实际发生在午饭后茶园主人家的客厅,但正博将这一情节移植到茶园茅屋内。茶园有屋,但不是茅屋,“茅屋品茶”更有诗意。正博这一情节描写,已经带有文学创作的味道了。这一移植,省去了介绍主人家的拖沓情节,使文章更紧凑,这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别忘记点一下在看,写上您的评价再走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