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依法纳税与否,到底谁说了算呢?

依法纳税与否,到底谁说了算呢
第一反应是,你有没有依法纳税,当然是税务局说了算,因为税务局就是管这事的。
这是错的!
税务局只负责收税、管理、维护税收秩序等法律赋予的工作。纳税人有没有依法纳税,属于一个“事实”的概念,是证据证明出来的,并不是税务认定出来的。所以,就算税务局认定你偷了税或者认定你依法纳税,也只代表是税务局的认定,与你真的偷税或者依法纳税与否,没有关系。
这就是依法纳税概念复杂的地方。
纳税人认为:“自己在依法纳税;”
税务稽查局检查认为:“企业没有依法纳税;”
上级税务局复议认为:“企业没有依法纳税;”
一审法院一审判决:“企业没有依法纳税;”
二审法院终审判决:“企业在依法纳税;”
省高院复审判决:“企业没有依法纳税。”
总结一下就能看出来,有没有依法纳税,都是针对不同人的认定而已。并不存在“真正的依法纳税”概念。
没有谁能代表正确,只能看谁的权力大,谁的认定能够产生法律后果,仅此而已。
一家公司会计告诉我,他们每个月增值税纳税额,都是收入的2.5%,并为此洋洋自得。
在我眼里,他们一定是对纳税金额动了手脚的。
增值税计算很特殊,有复杂的进项抵扣,所以,每个月都2.5%或者2%的比例纳税,肯定是假的。正常的增值税交纳状态,应该是有的月高、有的月低,有的月甚至不交,应该没有规律可循。
过于完美的脸蛋,要么出自韩国的美容院,要么出自中国的美图秀秀。作为成熟男人,怎么可能相信。依法纳税也是一样。
但这些会计为什么要费这个劲去做假呢?
说来非常讽刺,他们就是指望给税务一个印象:我在依法纳税,我的税交够了。他们以为他们行了个最好的“贿”
他们往往会去打听:我们这个行业税负率是多少?然后比着这个比率交税,如果实际上交得少,就想办法多交点:“我们按税负率交够了,所以,我们就依法纳税了”。他们以为这样,就搞好了与税务、政府的关系。
实际上,这样的依法纳税,对增进与税务局、与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或者说,这样的形式上的和谐,并不能掩盖法律义务的风险。
如果应该纳税1万元,却故意操作报表数据交税2万,则在违法纳税的同时,还构成了“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违法行为。
所以,作为税务咨询人,我经常提醒企业家和会计,要慎言依法纳税。这个概念太主观了,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误导。所以,提到依法纳税时,应该警觉地立刻问一句:“谁认定的依法纳税。”
当然,马云的格局不是我等能够比肩的。“依法纳税就是给政府最好的’行贿’。”他这话的修辞意义远大于逻辑意义,应该去领会而不是去分析。经我这一分析,好好一碗鸡汤,竟然成白开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