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荣‖一首激越豪迈的英雄赞歌 ——再赏陈敏老师的经典之作《诗祭》(海俊等9人诵读))

陈敏老师的《诗祭》是一首雄浑奔放、豪气干云、大开大合的杰作,它不仅是对西楚霸王那冲天霸气的歌唱与赞美,是对英雄的倾慕与呼唤;而且自始至终充斥着浮光耀金的诗的光芒。

开篇伊始,作者就切入宏阔的历史背景:“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垓下古战场。”金帝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穿了李清照的“浓睡”与“闲愁”,不得不遁入逃难者的行列。南宋王朝国将不国,危如累卵,民怨沸腾,啼饥号寒。而且,逃难的路上多有坎坷,眼前的乌江就挡住了去路,“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李清照孑然一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晚上只能歇在“霸王祠”。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文中的主人公——西楚霸王。

(项羽)

谁都知道西楚霸王勇猛过人、威风凛凛、霸气冲天,可作者没有从正面去写他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荥阳会战等,只写了他的“垓下之败”——而且只从一个侧面——霸王祠内“霸王别姬”的雕像:残破的庙里“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人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

面对项王,倾听乌江,李清照想到了西楚霸王的天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也想到了这位风情万种柔肠寸断的虞姬的回答:“大王意气尽,贱妾奈何生!”在这一问一答中,我们已完完全全地领略到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的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愁,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这是多么崇高而神圣的爱情啊。“人世间真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这里,虞姬对项王的崇拜就是李清照对项王的崇拜。李清照对项王的崇拜就是黎民百姓对项王的崇拜。

项王八年七十余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克无不服。这回虽然败了,但他虽败犹荣。败而不回江东,不是无法回去,而是无颜见江东之父老,才饮剑自刎。“这纯钢铸成地生命,竟然伟大到毫无韧性的地步。黑暗中,李清照摸着项王的甲胄,觉得像是触摸着一团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

然而现在金兵入侵,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腐败无能的临安王朝却依然是笙歌画舫、灯火明灭、纸醉金迷,良莠不分,黑白莫辨,“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而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这时的国家多么需要英雄豪杰啊!如果现在能有一个西楚霸王这样的英雄,神勇过人,一呼百应,无坚不摧,那样就能赶走金兵,收复旧山河,救国于危难之时,救民于水火之中啊。“此时此刻她多么盼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

李清照不愧是爱国诗人,有一颗纯金般的心,她的满腔幽情别恨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如果说李清照不是爱国主义诗人,是绝难写出这首诗的。这与其说是对项王的赞美,倒不如说是对英雄的呼唤。而自霸王祠的墙壁上出现了这首诗后,乌江竟不再呜咽,水浪为之平息,渡口竟开始日日渡人了。

这简直是一个奇怪的天象,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奇迹。

这篇小说也是一个奇迹。

(李清照)

因为是写诗人李清照的爱国之情和英雄情结的,小说在表达上也极富诗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我不知道陈敏老师是否写诗,但至少她这篇小说是诗意地表达:诗的激情、诗的氛围,诗的抒情方式。充满诗意的句子俯拾即是,贯穿全篇。例如:霸王“独特的双瞳人炯炯闪亮------英姿勃勃。”“虞姬的雕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这些句子不但凝练,而且唯美,寥寥数字就把人物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再如虚实搭配的句子:“金帝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动昨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这里三个句子,前面是实,后面是虚,虚与实搭配在一起,就有了诗境和诗味。第三是移觉,比如在形容李清照的内心忧愤时,作者是这样写的:“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幽情别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里感觉,在这里转化成视觉形象——滴血的泪水;再如:“殷红血迹凝成了一首千古绝唱。”殷红的血是视觉形象,这里转化为听觉了。这样把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描写,给人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还有嫁接,比如:“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生命是骨肉组成的,却像移花接木一样把它嫁接到钢铁上,这样描写,就让英雄的铮铮铁骨便傲然屹立于我们眼前。不仅如此,文中更多的则是有着独特的深切的生命体验的句子,如:“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找见了自己”;“临安王朝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热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除了这些诗意地描写外,文中还充满了跳跃、精警等诗意的句子,使整篇小说就像海滩上的彩贝一样令人目不暇给,爽心悦目。

一个篇幅不长的小小说,却有这么多的富有诗意的句子和诗意的表达,它使整篇文章具有了诗的美感、诗的穿透纸背的力度以及悠悠然飘荡着的诗的韵味。因此,我们不能不说:作者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位诗人。

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这首激越豪迈而又诗意盎然的英雄赞歌。

(虞姬)

附:       《诗祭》

陈敏

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垓下古战场。李清照揭开窗帘,她嗅到了风的气息。

“到了,夫人。”随从们说。乌江亭下的渡口上拥满了数以千计的逃难者。

金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冷冷清清的李清照遁入了无数逃难者的行列。

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李清照孑然一身,漫步江岸,她似乎仍在寻寻觅觅。她找到了一位在江边渡船的老艄公。李清照询问:“今夜能否过江?”艄公答道:“不行,夜里是从来渡不过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可这样的日子为数不多啊!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都没有平息过。”李清照追问原因,老艄公说:“唉,这都是因为楚霸王的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啊。”

李清照低头倾听,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凉中的挽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临江而立,这首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歌,又有谁能够听得懂?唯有她能听得懂。

夜间,李清照来到山后一座颓败的古庙里过夜。庙的墙皮已斑驳脱落,杂草丛生。借着灯光,李清照可辨认出门楣上的字迹“霸王祠”。这是个很小的庙宇,面对着江水,耸立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庙的四面长满了丛生的灌木。多年战乱,小庙早已断了香火,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丝。借着残光,李清照看清了祠内供奉着的是一组霸王别姬的雕像。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

虞姬的塑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怨,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

李清照的眼睛湿润了。在仔细端详中,她觉得自己是那样地熟悉她,好像是千万次地见过她。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大王意气尽,贱妾奈何生!”李清照听到这首柔肠寸断的歌。

黑暗越来越浓。江面上的风吹奏出呜呜咽咽的凄凉,江流翻滚,发出震天的嘶鸣。

李清照的纤手滑过项王身上的每一片甲胄。黑暗中,她觉得自己是在触摸一团火——这是黑暗中陡然迸发起来的一团天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

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昨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想到此时此刻偷安的王朝早已风雨飘摇,而西子湖畔依然灯火明灭,笙歌画舫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灼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

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扬;生灵涂炭似金人南侵铁蹄下的乌黑道路泥泞不堪。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却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

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此时此刻,她多么渴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救民生于水火之中。

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连绵不断地流淌着,她伏在项王的雕像前,哭诉了整整一夜。

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刚硬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

东方开始泛白,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部力量,咬破玉指,在墙壁上疯狂地涂写起来,殷红的血迹凝成一首千古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自从霸王祠有了这首诗后,乌江不再呜咽,渡口开始日日渡人。

陈敏,女,陕西商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商洛作协副主席。出版小说集『诗祭』『红风筝』『你的家园之梦』『苏武的北海』等11部作品。 曾获「首届全国 小小说金奖大赛一等奖」「冰心图书奖」「小小说金麻雀奖」等各种奖项。

作者简介:

秦建荣,男,陕西丹凤棣花古镇人,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当过教师和行政干部,编过志书和教材,爱好文学,曾在《诗刊》《星星》《绿风》《诗歌报》等刊物发表诗歌200余首,出版有诗集《清风鸟韵》。

诵读者(按照文字诵读顺序):

(海俊,和平,宋爱华,沉默的人)

(土豆莎娃,张华锋,大青衣,鹿鸣,北风吹)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 南    东 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

大 乾 州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投稿:(附个人简介及图片一张)原创,首发3071085012@qq.com   或者15591980848(微信)

稿费:即赞赏(10元以下不予发放)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秦建荣‖开门见喜(外一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