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就是要慢慢慢慢开始,慢慢慢慢背完 | 秃头背书方法论

自从周一的十个「不得不」对大家输送了一波焦虑之后,我几乎被大家的焦虑反轰炸了。
花花我现在要不要背书?花花我应该背什么书?花花我什么时候开始背书?花花我只要把书都背下来就行了吗?花花我看真题上有些书上没有那我怎么办?花花我是不是背自己买的笔记就行了?花花花总花哥背书背书背书。
花花卒。
果然,只告诉大家要开始背书是不行的。
做好人要做到底,送小可爱们要送到岸。
所以今天我觉得一次性教会大家,如何从「分析真题」到学会「判断自己需要背诵什么」,背书的方法那么多,第一步得先知道自己要背什么才可以呢。
另外最近很多同学被中传的大变革搞得心力交瘁极其疲惫,推送给大家安排上了, 不过我还想再研究一下中传的考纲,以此来推测对其他院校可能的影响,最快在下周给大家安排上嗷。
今日推送魔法加持:看完之后立刻发现要背的东西少了一半!

❂
阅读指南
- 两份真题解析背什么 -
- 一道论述解析怎么背 -
- 关于背书的常见问题 -

-
🔜
三份真题解析背什么
#一句话:考啥背啥#
用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思路去解释如何背书,那就是:考什么背什么——所以今天本花就以真题为依据,为大家解析一份真题里的知识构成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及有哪些内容是需要课本上直接背了得分的,哪些内容是需要依靠自己平时积累的。
所以,今天我教给大家的其实是一种分析如何背书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你背什么不背什么,希望大家学会这种方法后,自己分析自己目标院校的题目,得出结论——看目标院校究竟考什么,怎么考,以此来分析自己背什么,怎么背。
为了防止大家说我不客观,我决定选取三所高校的440(新闻传播理论基础——为什么选440,因为较之334的应用型试卷,440整体会更加理论和基础一些)这套试卷,以南京大学和浙江传媒大学2019年的真题为例,为大家进行解析。
▶南京大学2019年440真题

▶南京大学2019年440真题

🚩南京大学的考题有这么三个趋势
1、强调传媒超级前沿动态和热点内容——如智慧媒体、县级融媒体、新闻创业问题,不要说出版了一两年的课本了,就是在知网上搜索关键词论文都不一样能找到相关的答案。
2、强调个人的理解和认知:比如传播技术学派在当下的特殊意义,比如你如何理解新媒体碎片化,虽然有大量的论文可供参考,但是一味的默写论文必然没有太大的意义,需要看到自身的理解和认知。
3、有逐步回归基础的趋势——南大这就很难受了,一面热点抓不停,一面还得考察你的学科功底,所以考南大的朋友们前期基础知识认真背,后面才能留下足够的时间搞热点搞理解呀!
纵观南大两年的440试卷,可以通过背书获得分数的,总分值大约在50分左右,虽然是有一丝尴尬的分数,但无论如何也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前期基础后期拓展,南大一个都不能少。
结论:考南大的同学,先踏实背书,基础知识轮着背一遍后还有抓紧去大量阅读论文、学术报告和公众号,积累新词,了解行业动态,关注教授们都在讨论的问题,时刻保持自己和业界保持统一,甚至走在业界前面。
▶浙江传媒学院2019年440真题

🚩浙江传媒学院的对半划分
1、传播学与前沿内容对半划分:相比于南大,浙传就要温柔很多,总的来说直接背书题和需要参考论文的题目对半分,在把《传播学教程》背熟的情况下,可以拿到75分左右的分数。
2、背书部分以考察理论默写为核心:纵观浙传的这张440,传播学的考察点也依然集中在了“理论”这个核心概念上,四个名词解释全部是理论默写,论述题的库利作为把关人理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提出者,也和“理论”这个概念密不可分。
总结:如果试卷是类似浙传这样的相对而言比较基础的情况,那请大家在背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具体的“理论”背诵,传播效果理论、受众理论等一系列传播学相关理论,一定要倒背如流才可以。所以浙传为大家提示了这样的背书方式:并非是机械的背诵课本,而是提取课本中的关键部分,如效果论这样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背诵。
▶武汉大学2020年440真题

🚩武汉大学的对半划分
其实连续看了三所院校,我们都会发现现在的考题大趋势在回归基础,尤其是今天中传超级大变革,所以关注基础,同时注重提高就成了学校对各位的重要要求。
-
🔜
一道论述解析怎么背
#背的都得是能答题的#
上一节本花告诉了大家,背书不能机械的背诵,而要背重要的概念和理论,无论是像南大那样的注重考察前沿热点的学校,还是浙传那样相对比较基础的学校,所有的答题,都是建立在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背的东西虽然没有直接的呈现在考试题目里,但是它也蕴含在我们的答题里,理论也好概念也好,重要的不是背诵,而是背会了之后灵活的运用。
于是本花要拿出压箱底的一道题,为大家举例:我们辛辛苦苦背的的概念和理论,除了回答名词解释类题,还可以怎么运用在一起从题目本身完全看不出相关性的论述题答题中:
🚩例题:2018届440:移动互联的特点及其对使用者的影响:这是一道我每年都要拿出来讲一遍的题,很基础,也很融会贯通,可以把各种背的理论融进去,变成一道完完全全体现自己思考和能力的题目。


我们背了那么多传播学理论,什么涵化啊第三人啊,又背了那么多网传里的新词汇,算法啊,场景啊个性化推送机制啊,我们甚至还为批判学派挠秃了自己的头——但是所有的我们背过的东西,都可以这样呈现在题目中。
总结:到底背书怎么背,背内容、提出者、意义作业这些都只是背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背书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在背的过程中思考这些理论的适用场景,思考这些理论的在当代的意义,最后去灵活应用,这就是论述题告诉我们的,怎么背——思考着背。
而我们,也只能带大家走到第一步,为你们整理好所有需要用的理论,变成一本名词解释小册子,以及在小册子添加十大热门考点的知识框架供大家进行答题参考,我们无法替大家进行思考,最后一步,还是需要自己走啊。
以上题目来源 秃头研究所真题解析 版权所有
-
🔜
关于背书的常见问题
#我就不信还有疑惑#
▶ 什么时候开始背书?
常规而言我们都建议九月份开始背书,因为九月份要开始正式进入答题环节,边答题边背书,既可以帮助思考概念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在答题过程中不断的加深印象,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根据往年的情况,九月又要开学又要写题还要各种做笔记,压力太大了,所以今年建议大家八月份就开始从基础概念开始背,适当减轻一些九月的负担,同时九月继续背,上面讲的边答题边背书一样可以实现。
不建议开始的太早,谁还没长个金鱼脑子呢,背的越早,忘得越快可不是吓唬你们的。
▶ 怎么背书效率最高?
我个人觉得默写背书效率最高,只是口头背很容易背着背着就走神,默写的时候不仅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走神,还可以练字,以及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本花可是把传播学教程里所有的理论默过五遍的人。
▶ 专题笔记和上课ppt怎么背?
很多同学都上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了对不对,也有很多同学买了笔记——笔记和课程ppt其实也都不是背诵的,而是给大家提供答题框架、思考问题的逻辑等,一方面可以在后期答题的时候按照笔记和ppt整理一些固定题型的框架,另一方面也是帮助整合论文开拓思考——但是核心都是:不要背,太多了,会死的。
▶ 那不背“书”的话我背什么?
不要机械的背书,尤其是一字一句的背书,很多同学都会问我是不是要把书一个字不拉的背下来——当然不是啦,我们以传播学教程中议程设置理论为例子,整个议程设置理论大概讲了4页左右,少说也有3千字,而其中很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论证理论的正确性,介绍相关的实验——这部分内容就是我们在背书中可以略去的部分。所以背书绝不是一字一句,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抓取关键部分进行背诵。
比如一个理论就要背:理论内容、提出者及年代、理论意义、理论积极和消极影响等——所以背“书”并非是背书,而是背书本所为我们提供的概念。
如果不想整理可以考虑下我们的名词解释小册子,九月出版,1000多个词汇一次性送给大家(到底为什么写成软文我也不懂,但是我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小册子很好用,且今年还给大家整理了彩虹屁和疫情专题呢!
▶ 会不会来不及背?要背几遍呢?
不会,正常情况下下半年的时间绝对是来得及背两轮了——即使你的速度很慢也可以。总的来说就是时间够多背几遍,时间不够少背几遍,背书的效率问题,因人而异:但背书不是目的,背完的书能用上才是根本。
有些同学背了五遍,还是不会写题,实际就跟没背是一样的,开始只能拿了名词解释的满分。
▶ 背了又忘怎么办?
能怎么办,书总会慢慢慢啊慢慢慢慢背完的,加油呗。
另外本花有一个小技巧,我会将比较重要的内容自己录进手机语音备忘录里反复的听,以此来帮助自己加深印象:这个和鱼姐念还有很大的不同,鱼姐每天念的每日一背实际上有些词汇可能并不是你们所需要的,只有自己先把需要背诵的词汇挑出来,然后自己念自己听,效果才能最大化。
▶ 接下来第一步要背什么?
《传播学教程》中的所有理论必然的第一步,方向已经指好了,大家加油冲吧。
一个总结
要不要背书
当然要背啦
背书本概念
背前沿概念
背论文新词
总之书本是最为基础的内容,只有学会了背会了课本概念,我们才能去背论文概念,我们才能去构建答题框架,才能去融会贯通自我思考——漫漫考研路,道阻且长,我们与大家同在。

晚 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