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临《兰亭序》

赵孟頫临《兰亭序》,果然名不虚传!如果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赵孟頫最爱抄写的文章,那么,王羲之《兰亭序》应该是赵孟頫临摹最多的作品。

图片

而且,可以称得上“天下第十一行书”的《兰亭十三跋》,这篇作品虽火烧残缺,但字与章法神气完备,对《兰亭序》做了一次深入的研究。

图片

世人皆说赵字圆熟媚世,实在谬论!!赵字外圆内方,气象弘大,筋骨内含,文气十足,极具君子之风,这篇《兰亭十三跋》更是典型代表。在宋代,初学书法皆以颜真卿为主,赵孟頫首次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从小学颜,“至白首往往不能变”,臃肿多肉,不可救药。他认为初学就应以王羲之为范本,如《兰亭》、《黄庭》等,不以恶俗为主。可见他对王羲之的崇拜之情。赵孟頫越唐入晋,一生在心追手摹王羲之。他不仅聪慧灵敏,而且用功极苦,终得王羲之的圆转劲道。

千年以降,得右军之笔法者,唯赵松雪一人耳。

(0)

相关推荐

  • 赵孟頫传世的13条跋文!流传710年不衰,影响了无数书法家

    公元1310年,有一个人奉诏自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北上,前往元大都(今北京),此人站在船头,看着原本属于他赵家的大好河山,却成为了敌人的疆土,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这已经是他好几次辞官了,可没有一次 ...

  • 赵孟頫临《兰亭序》,和书圣王羲之比,如何?

    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绢本,27.4x10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最为推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对其书法<兰亭序>曾反复临写.题跋.

  • 赵孟頫摹黄庭经并写羲之换鹅图册

    赵孟頫的小楷尤为世人所重,书写佛.道经卷,儒学名篇,往往首尾万言,而字字结体妍丽,落笔遒劲,流畅绵延,气韵生动如一. 元赵孟頫摹黄庭经并写羲之换鹅图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契神昙壤 至元戊子春三月五日 ...

  • 赵孟頫(款)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

    赵孟頫(款)临黄庭经附绘王羲之像卷,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11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赵文敏公画右军像临黄庭经 此卷卷首绘王羲之像,面部刻画简略,人物衣纹勾写乏力,后以楷书临写王羲之书< ...

  • 赵孟頫48岁临《黄庭经》(高清)

    ..... 赵孟頫临<黄庭经>,来源:梁楷<道君像>卷后书迹,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故 ...

  • 书法家赵孟頫48岁小楷临《黄庭经》精品毛笔字书法欣赏

    赵孟頫临<黄庭经>,来源:梁楷<道君像>卷后书迹,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故而人们每以其 ...

  • 元代赵孟頫为亲家束季博临黄庭经

    元代赵孟頫为亲家束季博临黄庭经 大德五年(1301)十一月三日吴兴赵孟頫为束季博临. 清代翁方纲书跋题记 欢迎进入古戈尔艺术微店购买传统古法制作笔墨紙砚和名家书法篆刻订制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文章源 ...

  •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

    大德五年(1301)三月望日吴兴赵孟頫临 赵孟頫临<黄庭经>,来源:梁楷<道君像>卷后书迹,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 ...

  • 赵孟頫为亲家束季博临黄庭经

    元代赵孟頫为亲家束季博临黄庭经 大德五年(1301)十一月三日吴兴赵孟頫为束季博临. 清代翁方纲书跋题记

  • 赵孟頫48岁小楷临《黄庭经》(高清)

    赵孟頫临<黄庭经>,来源:梁楷<道君像>卷后书迹,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故而人们每以其 ...

  • 赵孟頫48岁小楷临《黄庭经》

    赵孟頫临<黄庭经>,来源:梁楷<道君像>卷后书迹,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元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故而人们每以其 ...

  • 赵孟頫临《黄庭经》

    赵孟頫临《黄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