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的来历:甘肃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先秦时期,大禹分九州,甘肃大部分都属雍州、凉州境内,故被称为雍凉之地”。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甘肃省地图
甘肃东西狭长,北接戈壁荒漠,南连祁连山脉。以长安为起点,全长7000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穿越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分为北南两道,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横贯亚洲内陆的古商道,沟通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甘肃重要的河西走廊

甘肃之名,始于北宋

战国时期,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设置陇西郡。9年后,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朝时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统天下,设置36郡,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
汉朝时期,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增设武威郡和酒泉郡,统辖甘肃西北部。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置敦煌郡。
西魏,西魏废帝三年改为甘州,因城内甘泉遍地,泉水清洌甘甜而得名,“甘州”之称自此开始。
隋朝时期,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从甘州分出,始置肃州,“肃州”之称始于此。
北宋时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朝时期,设甘肃等处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
明朝时期,沿袭元制,后改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朝时期,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康熙八年甘肃正式建省,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部分范围。
民国时期,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

简称“甘”的来历

简称“甘”
隋唐时期,酒泉郡改制为肃州,张掖郡改为甘州。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的张掖郡,素有”金张掖” 之称的甘州,地位进一步提升始于北宋时期。当时西夏王朝统治河西,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张掖) 。元朝时期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更是由凉州(武威)迁到了甘州(张掖)。公元1264年,在甘州设甘肃路总管府,公元1281年,元朝又在甘州设甘肃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 。明朝成为陕西行都司,驻地也一直设在甘州。
从北宋到明朝历经几个朝代,甘州一直作为行政区域省/府/司的行政中心驻地,地位重要,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简称“陇”
甘肃省是春秋时代为秦国发源地,秦置陇西、北地二郡。汉属凉州,唐置陇右道,北宋设甘肃军司。元置甘肃行中书省,明属陜西布政司,清置甘肃省。从古至今,陇地闻名。历史上甘肃人把六盘山称之为陇山,唐朝时在这里曾设陇右道管理,陇山以西的大部分地区是甘肃省所管辖,所以,“陇”字也成为甘肃的简称之一了。

其他知识

1、酒泉之名的来历
民间传说: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武帝赐御酒一坛,犒劳有功将士,但酒少人多,于是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称此泉为“酒泉”。
历史资料记载: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北荒经》中曾写到“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樽、玉笾,取一樽,一樽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石边有脯焉,味如獐鹿脯。饮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遗酒,其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霍去病打通西域后,武帝欲在河西设郡,当征求博学之士如东方朔的意见时,东方朔已知西北荒中有一神奇的酒泉,遂建议武帝以其为郡。
2、张掖之名的来历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为了赶走匈奴,统辖河西,远通西域,派霍去病于当年对河西地区发动进攻,大获全胜,歼灭俘获匈奴军数万余人,从而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设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之意。
《汉书》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
《大明一统志》载:“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
(0)

相关推荐

  • 聊聊甘肃那些事儿

    前天聊聊湖北,确切地说是楚国,楚文化,有网友说喜欢听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那咱就天天胡说八道. 有小朋友让我说说甘肃的历史渊源,今天就聊聊甘肃. 1 甘肃这个省名是两地合一,甘州和肃州.甘州张掖,肃州 ...

  • 边缘人•甲分享:张掖博物馆巡礼上篇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威武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 ...

  • 你所不知道的凉州历史

    凉州区建置沿革(<武威市志>1989年) 武威火车站广场 武威市这块得天独厚的绿洲,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证明,远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4000年前居民的文化发展情况, ...

  • 北京地名的来历

    北京地名的来历 北京的由来 1.天桥 2.大栅栏 3.东四.西四 4.大北窑 5.亮马河 6.呼家楼 7.黄庄 8.保福寺 9.五棵松10.公主坟11.六里桥12.八里庄13.王府井14.象来街(长椿 ...

  • 地名的来历:贵州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

  • 地名的来历:江苏

    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北接山东,东濒黄海,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吴".&quo ...

  • 地名的来历:浙江

    浙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被称为之江.折江.浙江.罗刹江,所以浙江以江得名. 浙江在大禹分九州时的扬州,初秋时期,浙江分属于吴国和越国,战国时,楚威王灭越国,尽取浙江 ...

  • 地名的来历:安徽

    安徽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名取从原江南省的安庆府.徽州府各取两个首字,简称为"安徽",首府定于安庆府.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

  • 地名的来历:河北

    河北,这个名称是个很古老的称呼,并且以地域名称出现也很早,在战国时代的古籍里就已经出现了"河北"的称呼.其中的"河"专指的是黄河,"河北"指 ...

  • 地名的来历:云南

    云南省地图 云南之名,始于西汉 汉朝,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个,云南县为其一. 唐朝,开元十六年(728年)唐朝封南诏王阁罗凤为"云南王". 元朝,确 ...

  • 地名的来历:湖北

    湖北,与湖南一样,得名于洞庭湖,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湖北名."湖北"之名的出现较之"湖南"要晚,出现于宋朝.宋朝全境设有十五路,现在的湖 ...

  • 地名的来历:湖南

    湖南这个名称在历史上并不太出名,最早得"湖南"之名,是在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现在湖南省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到了唐代宗广德二年(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