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细胞有丝分裂活跃而致组织或器官内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变性:即细胞可逆性性损伤,指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者正常物质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中细胞的死亡。

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水分脱失,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性水解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的状态。

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酶的作用(酶性分解)而呈液态的坏死

干酪样坏死: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最为彻底的坏死,属于凝固性坏死。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常呈黑色。

玻璃样变性:又称为透明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红染、无结构、半透明毛玻璃样的物质。

纤维素样坏死:又称纤维素样变性,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最常见的坏死形式。

凋亡:又称细胞固缩性坏死/细胞凋落,是活体内局部组织中单个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1.修复(repair):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之后,机体对所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2.完全再生(complete regeneration):完全恢复了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3.稳定细胞(stable cell):又称静止细胞,是指具有潜在再生能力的细胞。

4.不稳定细胞(labile cell):又称持续分裂细胞,能不断增值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

5.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又称为非分裂细胞,指生理病理情况下均无再生能力的细胞,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以及心肌细胞。

6.纤维性修复(fibrous repair):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最后由肉芽组织转化为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的过程。

7.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所构成的,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肉芽的幼稚组织。

8.瘢痕组织(scar tissue):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9.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在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是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的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包括细胞的迁移、细胞外基质的重建和细胞增生三个基本过程。

10.瘢痕疙瘩(kelid):

11.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

第三章

1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称动脉性充血,一般简称充血,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表现为局部组织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2淤血:局部组织或器官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量增加,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是一种被动过程,可发生于局部或者全身。

3肺褐色硬化:肺淤血性硬化时质地变硬,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4心衰细胞:含有铁血黄素颗粒的细胞

5槟榔肝: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7.白色血栓:心瓣膜之闭锁缘或腱索上可见栗粒大小、灰白色、坚实、呈串珠状排列的赘生物。常位于血流加快的心瓣膜、心腔内和动脉内,如在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了血栓。

8.混合血栓:在血小板小梁之间的血液发生凝固,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所形成的血栓在肉眼观察时呈灰白色或红褐色层状浇地结构称为层状血栓,即混合血栓。

9.红色血栓:主要见于静脉内,当混合血栓逐渐增大并阻塞血管腔时,血栓下游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成为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10.透明血栓:发生于微循环的血管内,主要在毛细血管,因此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又称为微血栓。主要成分:纤维素。

11.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最常见的栓子是脱落的血栓或其节段。

12.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第四章炎症

1.炎症(inflammation):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疾病病理过程。

2变质(alteration):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的总称,变质可以发生在实质细胞,也可以发生在细胞间质。

3渗出(exudation):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所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总称为渗出物或者渗出液。渗出液若集聚在组织间隙称为炎性水肿,渗出液若集聚于浆膜腔,则称为炎性浆膜腔积液。

4趋化作用(chemotaxis):白细胞游出血管后,在组织间受某些化学物质(趋化物)的作用,进行单一方向的运动。

5假膜性炎(pseudomembranous inflamation):主要是指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纤维素炎,渗出的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和坏死黏膜组织以及病原菌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称为伪膜,又称为假膜性炎。

主要是指发生在粘膜,浆膜和肺组织

6炎症介质(inflammation mediator):

7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但不生长繁殖,不产生毒素,全身无中毒症状,从血液中可检查到细菌。

8毒血症(toxemia):细菌不入血,但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被吸收入血称为毒血症。

9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后,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称为败血症。

10脓毒血症(pyemia):指化脓菌除产生败血症的表现外,可在全身一些脏器中出现多发性栓塞脓肿或称转移性脓肿。

11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12脓肿(abscess):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即脓腔,常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13化脓性炎(suppurative):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多由化脓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感染所致,也可由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产生。

14肉芽肿(granulima):在慢性特异性炎症灶内,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局限性增生和浸润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5炎性息肉(Inflammation polyp):在致炎因子的长期作用下,局部粘膜上皮及其下腺体增生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并带有蒂的肿块。常见于鼻粘膜和子宫颈。

16炎性假瘤(Inflammation pseudotumor):在致炎因子的长期作用下,局部组织发生炎性增生,形成一个境界清楚,在肉眼和x线下观察,状似肿瘤的结节状病变。常见于眼眶和肺。

17窦道(sinus):发生于深部组织的脓肿向体表或腔道破溃,形成

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排脓管道。

(0)

相关推荐

  • 南石医院:慢性创面治疗7个误区及建议

    随老龄化趋势发展,慢性创面逐步增多. <中国创面修复指南>指出:各地由烧伤外科转变或衍生的创面中心或者由其他学科包括内分泌科.护理学科.整形外科.骨科.创伤科等派生的创面中心. 由于多学科 ...

  • 一次说清楚 关节扭伤后热敷还是冷敷

    日常生活中,各种关节扭伤比较常见,不仅是在各种运动.意外事故中可能出现,甚至在走路.上下楼梯.拾物等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最常见的关节扭伤是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其次如髋关节.膝关 ...

  • 类风湿关节炎与致畸致残(上):类风湿关节炎致畸致残真相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侵蚀性的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关节的畸形与残疾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症状. 滑膜炎 滑膜炎是关节的原发病变,其主要病变有充血,水肿.渗出.炎细胞浸润.肉芽形成 ...

  • 病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1. 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的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2.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 ...

  • 名词解释: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zhōng jiān xiāo hào)名词解释:也称中间投入,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其内容具体包括生产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料.材料 ...

  • 名词解释: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lín shí shè shī)名词解释:是指建筑业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进行而建造的各种简易设施,包括现场临时作业棚.机具棚.材料库.办公室.休息室.厕所.化灰池.储水池.沥青锅灶等设施: ...

  • 名词解释: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国有资产预算管理(guó yǒu zī chǎn yù suàn guǎn lǐ)名词解释:是指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为实现其职能,利用价值形式,在所管理的范围内,对具有一定法律形式和制度保证的国有资 ...

  • 名词解释:偿债基金折旧法

    偿债基金折旧法(cháng zhài jī jīn shé jiù fǎ)名词解释: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在信托者手中存放一笔现金基金,将每年的折旧费存入,以便以后代置固定资产之用.此方法要考虑资 ...

  • 名词解释:原始成本

    原始成本(yuán shǐ chéng běn)名词解释:亦称历史成本.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为交换而收到的或为偿付将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

  • 名词解释:会计核算软件

    会计核算软件(kuài jì hé suàn ruǎn jiàn)名词解释: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电子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 ...

  • 【新人】名词解释:“重生”是什么?

    所谓重生,标准模式是主角回到若干年前,带着这些年的记忆,成为更年轻时的自己,而这些记忆,这些人生经历,自然成为了他最强大的金手指. 如果说系统流是近几年渐渐被写滥的话,重生文可就是被写滥了十几年了,而 ...

  • 明清瓷器名词解释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其烧制的明官窑瓷器光至茂美,底部有"景德年制"故名景德镇.明初,景德镇御窑厂成立,从此景德镇成为北方制瓷的中心.御窑专供烧造宫廷使用的器物,制作精巧,无物不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