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离职员工的感受,在头部房企工作是什么体验?

此文的主人公K先生,在某头部房企工作三年,现在已离职。

看了上次地产君分享的龙湖工作的体验后,K先生作为一个离职员工对自己老东家的感受也颇多。

今天这篇K先生的自述,给大家看看一位985高材生从校招到裸辞的三年感受。

1

校招进入,认识地产

2018年,我从中南大学毕业。

在毕业之前,我就想好了我之后的职业路径,要么地产要么互联网。

原因很简单,这两个行业有前途,也有钱途。

抱着这一想法,校招时我就盯紧房企和各家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门槛高,竞争大,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倒是有三家房企给了我橄榄枝,可能这也是缘分,最终我选择了我的老东家。

一是因为总部和我老家在一个城市,方便很多;

二是因为它是我所有offer中排名最靠前的,是头部房企,以后我跳槽也能有个好跳板。

一番思考过后,我还是觉得老东家最适合我。

偶然的机会下,在入职前和公司的领导吃了顿饭,这顿饭刷新了我的看法。

说实话,早前不免看到过房企领导官僚,摆架子的八卦。

饭桌上的领导倒是不同闲话中的那样,平易近人,对着还是学生的我们客客气气。

对公司的最初印象就在此便烙上了,从这点上来看,我还是有个美好的开头的。

入职后,我进入了总部的营销岗,开始了我的地产生涯。

没想到,半年后,我就面临着下地区工作的选择。

2

高压工作,深入地产

那几年地产还没有“黑天鹅”,房企们都在冲业绩,像是一种潮流。

我司也不例外,尤其营销人,从上到下都跟打鸡血似的。

“下地区建功立业”,成了当时的宣传口号。

毫不例外,我也被影响到了。于是,我从华南跑到了西南。

下地区后,我负责销管这一块儿,从基层员工做起。

我司还挺看重的,所以抓的也很紧,做的事也多,从案场到后期的数据统计全部做了一遍。

那一年,我也是够拼命。领导也看到了我的能干努力,没过多久就升任我做业务条线负责人。

这在其他地产公司是不太现实的,我一个没什么工作经验的人两年就走到了省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角色,对标房企基本需要3至5年

除了我自身确实够踏实努力,手中出了标杆产品的案例之外,我老东家在敢用人这块确实是数一数二的。

公司对于人才的硬件要求没有像另外标杆房企们那么高,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提拔人,也不怕试错。

这也是我很感谢他的原因之一,能让我在短时间内得到实际的肯定,奖励以及信心。

与此同时,我的薪资也得到了很大的上升,奖金比底薪都高。

怎么形容在地区的那两年经历呢?可以说是百感交集,难以忘怀。

印象最深的一段经历是那会儿接了个隔壁省份的一个项目,这块地其实本不该拿。

可既然拿了,摊子就落在我们头上了,作为营销人,业绩是天职,干不好你就得被干。

当时,我们没日没夜改了几十个营销方案,硬着头皮往上拱,希望能有好的利润回报。

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们也算是逆天改命了。这个盘不仅起死回生了,还在当地成为了红盘。

在这事上 ,我的感触尤其得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东家的那批人都是不信命,只信自己的。

只要你有想法就大胆去做,骨子里都有一种精神,就是超强执行力

所以,后来我听到有人说老东家公司出来的人没有竞争力,我都反驳,难道超强执行力不算竞争力?

哪怕我在如今新的公司,这种精神对我也很受用,我能客观地来说这是我职场上得到的礼物。

3

裸辞结束,离开房企

和我的岗位、薪资同时上升的还有我的工作强度。

做基层时并没感觉到格外得累,基本是有个人空间的,加班也并没有那么严重。

等做了中层负责人之后,我的生活开始完全被工作填充着。

当时我每天7点半出门,凌晨1点左右到家,几乎都是高负荷地周转。

我觉得除了工作之外,我的私人空间已经没有了,外面的世界如何,我也并不知。

所以,最后我选择了离职,并且是裸辞。

为什么会选择裸辞,而不是边看机会等跳槽呢?

一方面是因为在公司工作如此饱和之下,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复盘。我认为职场的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无论是过往总结也好,还是展望未来也罢,都要时间去好好思考。

另一方面,在身体长期地高周转之下,我的身心实在需要放松,如果再立马换个战场直接工作,我怕我的身体会奔溃。

所以,我选择了裸辞。

辞职之后,我就在家好好梳理我这将近三年的工作经历,度过了两段时期。

第一段是迷茫期,突然放松下来,潜意识里会有种声音在质问我,

“你现在在躺平吗?”

因为我一直都是个很拼的人,突然间陷入了矛盾之中。

但我觉得我还是得认识自己,所以那段时期我也会去投简历,接受市场上给予我的反馈,好好地剖析自己。

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你擅长什么?你能帮助解决什么?你的劣势又是什么?

想明白了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第二段平稳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前不久,我入职了新公司。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房产事业部的销售运营。

4

多次复盘,值得感恩

如今的地产行业和我当初进入那会儿已然不同了,各家都不是顺风顺遂。我的老东家也在经历着一段比较煎熬的日子。

离职之后,我也一直关注着公司,也希望地产行业能太平安稳下来。

想想工作的近三年,我也有过不适,抱怨,但最后总结下来,尤其在我新公司工作后,我的感恩是大过心中委屈的。

老东家教给我的不仅是快速响应的执行力,还有那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工作上,你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找到依据、制度去做,他的这种条条框框在我仔细学习了之后,便有了一套很成熟的标准化的管控意识。

这种管理意识养成了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这在我后期的工作中给了我很大的协助。因为我现在做的偏运营,更全面,更有条理性的逻辑思维很重要。

另外,在裸辞到找工作到跨行后,我也有几个经验分享给大家。

1、关于复盘,包括岗位的复盘和公司的复盘。

好好地回顾下你的职场经历,比如我调研之后发现我之前的岗位其实和互联网快销、汽车行业等很像,所以这也是我想去互联网公司的原因之一。

关于公司,你要去对标同行或者跨行业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如果你想跨行,你要找到相同点。

记住,社招是让你去解决问题和带来成果的,有些公司喜欢偏战略方向的,有些公司喜欢结果导向的,你都得搞清楚了。

2、正确地自我认知,做好职业规划

这点我是吃过亏的,主要展现在简历和面试环节。

一张纸总结不了我的亮点,一段面试说不清我的能力。这就是认知不清晰的表现。

当你觉得简历不够写明你的出色和优秀时,请注意这可能是你的概括能力差,找不清重点,认知不到位。

你需要提炼出自己的思考,形成一套方法论沉淀,这在之后的面试中也很有用。

说的再多,最后总结,最有用的还是多做事,多学习,多复盘。

以及注重身体,身体是最大的本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