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的功效作用与主治,虎杖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又名阴阳莲、九龙根,处方名: 虎杖、虎杖根。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微苦,性平。功效: 活血通络,清热利湿。

主治妇女瘀滞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石淋等病证。

【传统方剂】

(1) 虎杖煎(《千金方》) 虎杖根,治疗腹内积聚、月经不通。

(2) 虎杖散(《姚坦僧集验方》) 苦杖研末,每服二钱,治五淋。

(3) 虎杖酒(《滇南本草》) 虎杖根、川牛膝、川加皮、防风、桂枝、木瓜,泡酒饮服,治疗手足麻木,筋骨痿软。

(4) 三根汤(《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 虎杖根、金雀根、岗稔根,治疗各种关节炎疼痛。

【主要成分】

虎杖主要含蒽醌类大黄素等和芪类衍生物白藜芦醇等成分。

1. 蒽醌类衍生物

有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8-氧-D-葡萄糖苷(虎杖苷)等。

2. 芪类衍生物(酚苷类)

有白藜芦醇(3,4′,5-三羟基芪)、白藜芦醇苷。

3. 多种苷类

7-羟基-4-甲氧基香豆素、决明松-8-氧-D葡萄糖苷、瑞诺苷、黄酮醇、异槲皮苷、葡萄糖欧鼠李苷、黄酮类化合物等。

4. 其他

虎杖尚含多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β-谷甾醇,原儿茶酸,(+)-儿茶酸,草酸,鞣酸,无机盐钙、铁、锰、锌等。

【药理作用】

1. 有关免疫作用

(1) 细胞毒作用 虎杖提取物蒽醌类具有细胞毒作用,对HL-60细胞生长,R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大黄素作用最强。

(2) 升白细胞作用 对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虎杖煎剂大鼠灌胃有显著的升高作用。其升白细胞的效果优于维生素B4和鸡血藤。

(3) 调整补体作用 虎杖对烧伤后小鼠中性粒细胞释放H2O2,有抗氧化作用,能降低溶酶体分泌,对补体的过度活化有一定的调整或改善作用。

2. 抗凝血和降脂作用

(1) 抑制血小板聚集 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白藜芦醇苷能阻断血小板α2-受体的作用,抑制钙内流,促进PGI2的释放,减少TXA2的生成,可能是白藜芦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虎杖鞣质能显著对抗H2O2诱发的溶血作用。

(2)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白藜芦醇苷静脉注射可减少大鼠岛状皮瓣瘀血后静脉内血栓形成和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减轻脂质过氧化和纤维蛋白原所致的组织学损害。

(3) 降脂作用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有降低血清和肝脏脂质的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3. 对心血管作用

(1) 强心作用 白藜芦醇苷对工作心脏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不加快心率。可使离体豚鼠心脏收缩振幅增加,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循环,增加冠状动脉流量。

(2) 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虎杖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并与氨茶碱有协同作用。

(3) 扩张微血管作用 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注射白藜芦醇苷后,收缩的三级动、静脉管径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血压中度回升,脉压恢复正常。毛细血管开口处出现动脉血流,促进停滞的血流恢复流动,从而改善了休克微循环的紊乱。

(4) 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实验性大鼠室性心动过速,虎杖煎剂和白藜芦醇苷能快速的恢复窦性心律。

4. 保肝作用

(1) 降酶作用 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有明显的抑制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作用,能降低血清GPT、GOT和肝LPO。虎杖煎剂能通过促进动物肝细胞的修复、再生和减轻炎症等途径,使肝功能恢复正常,黄疸清除。

(2) 抑制HBsAg作用 虎杖煎剂对HBsAg有抑制作用,大黄素和黄酮类对乙型肝炎抗原的滴度可使其下降8倍。酚苷也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3) 利胆作用 虎杖有明显的增加肝脏胆汁分泌和松弛肝胰壶腹括约肌作用,因而有利胆作用。

5. 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抗癌作用

(1) 抗菌作用 虎杖蒽醌类和芪类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白藜芦醇对多种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2) 抗病毒作用 虎杖煎剂对亚洲流感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抗癌作用 虎杖大黄素灌胃,对小鼠S180、小鼠肝癌、小鼠乳腺癌、小鼠艾氏腹水癌、小鼠淋巴肉瘤等均有显著疗效。虎杖鞣质具有抗促癌,防止癌变的作用。

6. 其他作用

(1) 抗炎作用 虎杖有显著的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的作用。抑制巴豆油所致的耳郭肿胀作用。

(2) 镇静作用 白藜芦醇苷能明显延长小鼠睡眠时间,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

(3) 镇痛作用 虎杖对外伤有镇痛作用。

(4) 止血作用 虎杖煎剂外敷有止血作用。内服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止血作用。

(5) 利尿作用 虎杖黄酮醇苷有利尿作用。

(6) 收敛作用 虎杖煎剂外敷对烧伤创面防止感染和消炎作用。

(7) 降糖作用 虎杖能降低动物糖尿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8) 镇咳平喘作用 虎杖煎剂、白藜芦醇苷、大黄素均有镇咳作用。虎杖煎剂具有对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的收缩,而有较弱的解痉平喘作用。

(9) 清除自由基作用 虎杖鞣质具有明显的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临床应用】

1) 肝炎: 虎杖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单方、复方对降酶退黄均有较好的疗效。

2) 高脂血症: 虎杖治疗高脂血症,对升高的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下降都有较好的疗效。

3) 上消化道出血: 虎杖粉和虎杖提取物对对中小量胃十二指肠出血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4) 关节炎: 虎杖酒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腰椎肥大均有显著的疗效。

5) 银屑病: 虎杖苷片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6) 白细胞减少症: 单方、复方虎杖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对血小板减少也有效果。

7) 慢性气管炎和肺炎: 复方虎杖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咳嗽和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复方虎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急性肺炎和小儿肺炎有显著的效果。

8) 烧伤: 虎杖煎液或虎杖粉外敷治疗烧伤、烫伤无感染者有显著的效果,对有感染者也有显著的效果。对有绿脓杆菌感染者也能使创而愈合。

9) 其他: 治疗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各种创伤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9~15g。

(2) 临床常用剂量 9~15g。

(3) 大剂量 15~3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浸酒内服;外敷。

【临床体会】

1. 关于免疫抑制作用

虎杖有清热活血功效,性平,稍有苦味。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自身免疫病方面是一味常用药。由于所含的蒽醌衍生物,尤其是大黄素具有细胞毒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它没有生大黄那种强力的泻下作用,能够使剂量加大,以发挥其清热活血功效,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身上观察到去了虎杖一二周后,病情又慢慢地明显了,加用了虎杖又慢慢地减轻了。虎杖有弱的止痛作用,可能是免疫抑制作用更加重要。

2. 关于三根汤

笔者临床制定的经验方三根汤,虎杖根与金雀根、岗稔根同用,治疗各种关节炎都有效果。现知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和镇痛消炎作用,但虎杖根的镇痛药力不强,临床还必须加药以增强其效果。

由于虎杖滑肠腹泻,限制了临床使用,因此,后来将虎杖改为徐长卿。

类风湿关节炎,再加羌活、白附子,以加强消炎止痛效果。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肥大,加川断、杜仲,以加强改善腰痛的效果。骨关节炎加骨碎补、接骨木,以保护骨质。狼疮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之关节炎与生地黄、忍冬藤同用,以加强调节免疫,抑制免疫复合物。对痛风之红肿热痛三根汤加络石藤、伸筋草,以消除肿痛。

3. 关于升白细胞

虎杖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可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在治疗免疫病时要选用那些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又有升白细胞作用的药。制首乌和虎杖应首先选择的药。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宜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又有升白细胞作用的中药,如黄芪、白术、女贞子等,虎杖尽量不用。

由于虎杖升白细胞的药力不强,必须是复方和长期使用才能有效。对血小板减少也有治疗效果。

蒽醌和酚苷白藜芦醇是虎杖的主要成分。蒽醌对骨髓功能有促进作用,而有升白细胞效果。白藜芦醇苷可能有骨髓抑制作用而能减少白细胞。对于饮片虎杖而言,其作用既有升白细胞的一面,又有减白细胞的一面,有两相抵消的可能。临床使用还是有弱的升白细胞效果。

3. 关于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和银屑病性关节炎虎杖是常用药,虎杖能抑制细胞增殖,又能清除皮下瘀积和真皮表面皮屑,与抗过敏的白鲜皮,帮助吸收紫外线的补骨脂、紫草同用。银屑病性关节炎可在经验方三根汤中加白鲜皮、土茯苓、补骨脂、骨碎补、僵蚕等。其作用为抑制抗体,抗变态反应,消炎止痛,增强吸收紫外线,帮助皮肤更新。

4. 关于治疗慢性肝病和免疫性肝炎

虎杖有保肝降酶作用,有抑制表面抗原的作用。慢性肝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虎杖降酶的效果是很好的。对HBsAg、HbeAg的转阴与对HBV-DNA滴度的下降均是有效的中药。

虎杖是重要的降脂药,对肝内脂肪的减少和消除也是有效的中药。

免疫性肝炎是又难又重的病,既有红斑狼疮的表现,又有肝炎样的表现。用治疗红斑狼疮的红斑汤,对肝炎无明显效果,却会影响消化功能;用治疗肝炎的方法,对狼疮无效。两者需结合起来,既要保肝,用疏肝、降酶、退黄的方法,又用调节免疫的方法。虎杖是两方面都有作用都有疗效的药,可与黄芩、黄连、柴胡、败酱草、女贞子、郁金、牡丹皮等同用,但要注意虎杖的滑肠问题。

5. 关于降脂

虎杖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和疗效。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和服用激素引起的高脂血症病人都有疗效。对于服用泼尼松的患者,处方中加用虎杖和首乌,对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脂肪肝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蒽醌类和芪类都有作用。

6. 关于通便和滑肠反应

虎杖含大黄素、大黄酚有轻的泻下作用。临床使用有通便滑肠反应。对大便正常的人,影响不大;对便秘治疗用30g效果并不明显;但对脾虚平时大便不成形的人,虎杖12g左右即会引起滑肠,大便次数增多,更加稀薄,有的甚至水泻。这种情况如果克服不了,虎杖的剂量要减轻或停用。

虎杖滑肠通便有一很大的优点,只有腹鸣,没有腹痛反应,即使水泻,也没有腹痛。

大黄在有关文件中属于第二类。虎杖通便的效果虽不及大黄,但较大黄安全,不良反应较大黄轻多了。遗憾的是有关文件中没有收录。

7. 关于光毒作用

药理上虎杖酊剂有较强的光毒作用,这是酒的作用,还是虎杖的作用,没有讲清。有光敏感的患者,是不宜饮酒的。类风湿关节炎药酒中有虎杖是不受影响的。对狼疮性关节炎,我们虎杖有时是用的,没有发现引起光敏性皮炎,但对面部红斑的治疗可能抵消了其他的药物作用而难以有效。既然有这种药理方面的报道,就应引起重视。对已经有光敏性皮炎的人,还是不用为宜。

【保健与食疗】

1. 虎杖的食用与食疗

虎杖汤液带有苦味,棕色,无特殊气味。食疗可制作药膳、菜肴,汤肴、火锅、药酒、饮料、颗粒、胶囊等。甜、酸、咸、辣、苦五种味道均可相配。用以降脂减肥、润肠通便、保肝降酶,治疗脂肪肝;免疫抑制,治疗关节炎。

2. 药膳

虎杖单味可制作菜肴,与肥腻的肉类等相配,或放入火锅。

3. 保健品

(1) 饮料 虎杖可制作饮料,矫味后口感尚可。

(2) 药酒、颗粒、胶囊 可与柴胡、地骨皮、三七等同用,治疗脂肪肝。

4. 文件规定

虎杖为中草药。在有关文件中没有收录。

【不良反应】

1.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1) LD50 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大黄素为249.5±34.3mg/kg。白藜芦醇苷的LD50为1000±57.3mg/kg。

(2) 毒性反应 白藜芦醇苷700mg/kg给药6周,可引起大鼠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部分动物骨髓脂肪增生和肝细胞坏死,但对肝功能无影响。引起白细胞减少可能与药物对骨髓的毒性有关。

虎杖酊剂有明显的光毒作用。

以上说明虎杖的毒性较小。

3. 临床观察

虎杖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服用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禁忌证】

虎杖一次剂量12~30g会引起滑肠,有慢性腹泻的患者,会引起水泻,决不可使用。虎杖对食欲无影响。临床未发现有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

光敏性皮炎的患者谨慎使用。

(0)

相关推荐

  • 银屑病性关节炎一一关节炎

    银屑病性关节炎一一关节炎

  • 费尔蒂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FS的发生与HLA-DR4关系密切.白种人的发病率较高,约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1%,而在美洲黑人及亚洲人的发病率较低.本综合征的病因学说与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相似. 1.发病机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发 ...

  • 黑芝麻的功效作用与主治,黑芝麻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黑芝麻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又名: 脂麻.黑脂麻.胡麻仁.巨胜子.处方名: 黑芝麻.黑脂麻.胡麻仁.巨胜子.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平.功效: 滋养肝肾,润肠通便. 主治 ...

  • 麦芽的功效作用与主治,麦芽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加工而发芽者,又名大麦芽.麦蘖.处方名: 麦芽.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平.功效: 和胃消食.回乳. 主治食积不化.胃 ...

  • 地肤子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地肤子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果实.处方名: 地肤子.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苦,性寒.功效: 清利湿热. 主治湿热下注.小便不利.皮肤湿疮.痢疾.目糊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地肤子 ...

  • 桑叶的功效作用与主治,桑叶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树的叶.处方名: 桑叶.冬桑叶.霜桑叶.以深秋采集者为好.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苦,性凉.功效: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肿痛;头晕.目糊 ...

  • 牡蛎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牡蛎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的贝壳.处方名: 生牡蛎.煅牡蛎.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咸.涩,性微寒.功效: 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主治神志不安. ...

  • 石决明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石决明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石决明为鲍科动物九孔鲍和盘大鲍的贝壳.处方名: 石决明.生石决.九孔决明.煅石决明.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咸,性微寒.功效: 平肝潜阳,清热明目. 主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肝火上炎 ...

  • 骨碎补的功效作用与主治,骨碎补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的根茎.又名申姜.毛姜.猴姜.处方名: 骨碎补.毛姜.申姜. [性味.功效与主治] ...

  • 狗脊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狗脊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又名金毛狗脊;处方名: 金狗脊.制狗脊.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苦.甘,性温.功效: 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冷.腿软乏力以及风 ...

  • 续断的功效作用与主治,续断的保健与食疗

    [科属与别名] 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或续断的根,又名接骨草,处方名川断,川断肉,炒川断,炒续断.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微温.功效: 补肝肾,壮筋骨,调血脉. 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伤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