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哪些“奇葩”的ERP项目,并因此改变了我的世界观

字数:3702字

你想过吗?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能积累经验,学到知识,还有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世界观。那些“奇葩”的项目,在我没有经历之前,我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一种存在。做实施顾问最大的惊喜,也在于此,总会有未知的“奇葩”的项目在等着你,让你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第一个改变:企业家和资本家是有区别的,他们并不都是“坏人”。

那是我做的第一个项目,也许是因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所以从一开始,对资本主义,对资本家,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恶,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开公司,觉得企业家都是资本家,而资本家都是“坏人”。

客户是一家物流运输的企业,比较大,有四十几家分子公司。开始我并没有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直到突然有一天,我听闻它从私营企业变成国营企业了,而且原因居然是董事长主动要求将企业“还”给国家!带着巨大的好奇心,我翻阅了它的历史,原来这家企业是由一位爱国人士发起成立,并多次救国于危难之中。公司的发展史,完全是一部感人的爱国史。看完该企业的发展史,以及董事长的生平经历,我完全震惊了,原来资本家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企业家不全都是资本家,企业家也可以是爱国人士,也可以有大胸怀,大视野,并不都是我以往理解的只知道剥削无产阶级的“坏人”。

第二个改变: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恨日本人。

项目的客户,是一家中日合资的企业,生产汽车。客户方项目经理也是中国人,我们的项目持续了四个月左右,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当然免不了要八卦很多跟项目无关的事情。

他说日本人很有礼貌,在电梯里面都会跟员工打招呼,不像某些中国领导,反而是不跟员工打招呼的。

他还说公司曾经遇到过困难,就是公司被中国海关无端扣押配件,据说是为了给中国全资汽车制造企业争取新车上市的时间,他说得咬牙切齿,看得出他非常憎恨中国海关的做法。

站在他的角度,看着工厂里忙忙碌碌的工人们,我也确实替他们找不到要憎恨日本人的理由。时过境迁,也许历史要告诉我们的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发愤图强,而不是永远活在仇恨中,故步自封。

第三个改变:并不是只有高大上的企业才买得起NC。

项目的办公地点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办公楼里,直到我去到现场,我才知道,他们公司的主营业务通俗一点的说法其实就是:捡垃圾!该企业分子公司的总经理们据说都没有读过什么书,员工里面还有很多都是残疾人,但都是捡垃圾的高手,他们可以从一堆垃圾里面分辨出某种金属的含量高低,从而用最低的价格买进垃圾,再提炼出这种金属高价卖出。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捡垃圾也可以捡成集团公司,分子公司遍布各地,使得传统单体软件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内部管理,必须要用NC才能支撑捡垃圾业务的集团化发展。

他们的董事长穿金戴银,抹的护手霜香得刺鼻,总经理穿着一套闪闪发亮的宽的竖条纹西装,但是都对我喜欢有加,觉得我是高素质人才,因为我说的话他们都听不懂,什么服务器,什么数据库,什么网络架构,还好,他们充分地信任了我,我让买什么就买什么,并没有等到他们弄懂了再买,都是等买回来了,他们跑去看一眼,说:“哦,这个就是服务器哈”。

行行出状元,我是在做了这个项目之后才相信的。

第四个改变:高大上的企业并不一定有高大上的内部管理。

这是一家飞机制造企业,厂区很大很大,比如从采购部去财务部,只能开车去,因为走路要半个小时。大学的时候我学的财务专业,那个时候就听说,最轻松的会计就是电厂的会计,因为只有费用,没有生产制造过程,所以很好算成本;最复杂的就是离散制造业的会计,因为生产一个产品的零件太多,成本计算相当繁琐,造飞机和造船都是属于这种复杂的类型。我去之前就在想,他们公司的财务一定都很郁闷吧。到了财务部一看,我的天,浩浩荡荡几十号会计,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用的供应链系统和财务系统还是分别的两套系统,所以他们还在用手工的方式核算成本,工作量之大,及时性和准确性可想而知,并且他们还并不知道已经有可以支持业财一体化的软件存在,尽管这都快被普及化了!

经过这个项目,我瞬间觉得实施顾问的责任重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第五个改变:我更新了自己关于船的认识。

也许是因为生在长江边,所以对船的印象一直都还停留在长江里面运沙的船、打鱼的船、吃鱼的船的印象,对于那种有五层楼高的船,就觉得已经是很大很高级的船。

但是直到我来到了这个项目,光是看他们公司的宣传片,当看到“经纬海洋的力量”的时候,我就被震撼到了。然后每次路过那些几层楼高的零部件,就觉得不可思议。至于产成品,如果你光是看模型,你会觉得有点萌,但是如果你真的站在它旁边,你会被那磅礴的气势给震撼到,感到自己的渺小,并为人类的制造能力而惊叹。

从此,我知道了,原来万吨油轮、战舰、航母都是船!

第六个改变: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想买就能买,想卖就能卖。

我从来没有想过,企业生产的商品,居然还有可能被公安严格监控,从生产过程到运输过程,从申请购买到销售也都被严格监控。生产的每一步骤都有摄像头监控,运输的每一步也都有GPS定位,销售订单全部都要录入公安系统,产量也要被严格控制,天哪,怎么会有这样倒霉的企业。

没错,就是有这么“奇葩”的生产企业,那就是生产爆破产品的企业。这种商品,不是你想买就能买,想卖就能卖的。

第七个改变:原来可以有那么多钱!

这个项目遇到了一个非常奇葩的问题:客户的业务交易金额太大,以至于软件中财务凭证默认的可录入数字位数太少,居然不够录入客户的一笔业务,需要二次开发,将凭证录入位数加大。

我一直以为凭证的默认录入位数已经是天文数字,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大笔金额的交易,终于又见了一回世面。

第八个改变:外国人不但不一定比我们聪明,也并不一定比我们更有钱。

我曾经跟一个巴基斯坦团队合作了一个金融项目。

客户买了美国企业的金融业务模块(但是实际上派遣到中国来的实施团队是巴基斯坦人),也买了NC的财务模块,客户需要打通财务和业务模块的数据,也就是要做业财一体化,于是我们两个软件厂商必须要一起合作。

我承认,在这之前,我确实有点崇洋媚外,我一直以为:外国人不但比我们聪明,也比我们有钱。然而这次合作,彻底让我颠覆了这个观点。

在连接数据库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工程师无论如何连接不上,我们的工程师却轻松连接上了,开始他们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认为是账号密码不正确,要求客户重新给账号密码,并且认为是我们修改了密码,最后,在客户的协调中发现,确实是他们的连接工具有问题,最后,在我们的工程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连接上了数据库。

在跟他们沟通需求的时候,关于跨行转账,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工商银行转账给农业银行。结果,一个星期以后,他们的系统做好了,却只支持工商银行转账给农业银行,并不支持农业银行转账给工商银行或者工商银行转账给建设银行或者其他银行之间的互转。我要疯了,等了一个星期,却只做了这一个功能,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理解这么死板。没有办法,我只好再跟他们讲一遍什么叫跨行转账。

后来,大家慢慢熟识了,也开始八卦起各自的生活,有个工程师说他一个月三千块钱人民币,这让他很满意,因为已经足够他养五个孩子,并且住别墅,而且他老婆还不用上班。原来在有的外国人眼里,中国也是发达且多金的国家啊。

经过这个项目,我对中国的国际实力和外国人有了新的认识。

第九个改变:最辛苦的工作果然是在矿上工作的人们。

其实报纸和电视上都说过,矿上工作的人们是最辛苦的,但是在这之前,我心里并不这样想,我觉得那只是宣传,我以为劳模都是被包装的,辛苦都是被演绎的,我甚至觉得做实施顾问才是最辛苦的。

但是当我接了一个采矿的项目以后,我第一次认同了报纸和电视的宣传。

项目的上班地址在深山的一个矿旁边,具体位置不详,客户说他们会到指定地点来接我。于是,我先坐了六个小时的大巴,等了半个小时,又坐了四个小时的小巴。在进山的路上,能见度一米的样子,车速非常慢,一路上还遇到散养的猪、羊、牛等家禽。到了指定地点,上了客户的车,又开了三个小时,终于到了深山的最里面,四周黑乎乎的,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坐车,到达已经是晚上。

这里没有菜市场,只能吃周围农民种的菜。也没有酒店,只有员工宿舍,阴冷潮湿。最要命的是,有一天我突然生病了,才发现这里居然连医院也没有,只有一个“赤脚医生”。他说他经验很丰富,让我放心,还说我的症状他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完全可以药到病除,可是我连他说的标点符号都不相信,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医。输了水,吃了药,我一个人躺在员工宿舍里。宿舍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电视也没有WiFi,连手机信号都很差。单位领导关怀地问需不需要来接我回去,但是他根本不可能找得到路,而且这个路开起来太危险,能见度那么低,又全部是山路,不熟悉路的话,太容易出事了。我让他还是不要来了,迷路了客户还要去找他,更麻烦。我只好继续躺在阴冷潮湿的床上,万般焦虑,感觉会死在这里。还好,“赤脚医生”没有骗我,过两天我终于好了起来。至今我没有进去过矿里面,我只是在矿周围生活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快要死了,不知道长年累月要进去矿里面的人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当你觉得工作很辛苦的时候,建议你到矿区去体验生活,有的东西,不经历,你是不会明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