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人处世,牢记这2条规则,可以涵养福报

人活一世,忙忙碌碌,都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这两个看似轻飘飘的字,却有很多人穷极一生都难以获得。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对我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道德经》这部哲学著作中,曾提到,若能牢记这两条为人处世的规则,可以为自己涵养福报。一、慈故能勇《道德经》中写道:心怀慈悲之心,就会产生一种正向的能量,这种正能量也会给我们反馈,带来福报。

老子说:“往大了说,慈悲心是一种博爱的胸怀,正所谓:大爱无疆。大爱之人,格局和成就非常人所能及,他们往往在大我之中,实现小我。慈故能勇,慈悲心可以赋予人勇气和力量。比如当我们想到自己的亲人、爱人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勇气和力量,帮助我们排除万难。

慈悲心可以净化贪欲,更多地考虑身边人的需求和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然后设身处地的考虑到别人的后顾之忧是什么,怎么样为他们解决,这不仅仅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创业者,管理者必备的思维方式老子说:“二、少则得,多则惑想求取什么,少量能得到,贪多就不能得到。别人给你很多,你不要一下子拿走太多,这样很容易你就没有下回。

少则得。让别人几分,虽然看似少取,但是实际上可以获得更多。因为你获利的同时,别人也能有所收获,形成双赢的局面,才会有后续的合作。如果只想自己获利,而不愿意与别人共利,那么很快就会无路可走。多则惑。做人做事,不要一下子贪求太多,贪多必然面临困惑,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像是自己原本已经有了目标,却还额外制定了其他多个目标,最后这个干一点,那个做一点,最后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也只会一事无成。曾国藩曾给自己制定过一条修身准则:学习《道德经》,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看待自己,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愿望不一定正确,才会舍弃自己的私心,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做人做事,能够少取却可以多得,不再因贪多而迷惑。

这本《道德经》是彩绘全注全解的版本,文白对照,阅读起来无障碍,语言也十分流畅,不会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翻译感,也不必担心会看不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