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 | 书家应该我行我素

中国文化讲求传承,于是很多人都以得到某方面的传承为满足,其实传承有三个层面,一精神、二形式、三形象。高级的传承应该是抽象的精神,比如意境、蕴涵之类。其次是形式,形式是一种构成模式,靠强化生成,它对视觉有冲击作用。最后是形象,形象讲究原形象,一万个模仿卓别林的都不如一个真的卓别林。在艺术领域,原创很重要,传统的精神也很重要。邱振中说:“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必须同时感受到传统中核心的东西和传统中没有的东西。”传统核心的东西既指技巧,亦指精神。而传统没有的东西,即指原创的形式形象之类,当然原创也可以包括精神层面的东西。
石开《行书江弘叔诗》
书法的评价系统里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说法也是我个人的想法:一位书家写似某名家并具有传统精神的,可以说是三流书家。写有自己,但有某名家影子的,同时具有传统精神的,有可能是二流书家。写出自我而没有他人影子的,同时具有传统精神的,有可能是一流书家。如果有自己却没有传统精神的,那肯定是不入流的书家。原谅我说得有点绕。而自我还有强烈与非强烈之别,一般说强烈更容易簸位而出。但传统精神也可以说是传统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
石开《乱山深处》
我喜欢当代书坛略胜于爱民国书坛,民国书坛滥竽充数者太多,除了大名头的几个,多数没有让我倾心佩服的。今日书坛也有一大堆乱吹竽的,但花开花谢的频率加快了,如果能从中找出规律,那是很有意思的事。当今的书法作者,特别是抗战胜利后出生的作者和文革间出生的作者,笔墨基础好,传承传统精神的能力强,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不俗的表现。一个大型展览能收罗大几百人水平整齐的展出,这在民国是不可想象的。即使作者中出现几个“吆喝胡闹”的,手下功夫也很出彩。
石开《李白诗二首》
做艺术是要有理想和追求的。我是个微观主义者,因此我的理想和追求都只近不远,比较具体。比如书法篆刻,我只追求四个字:清、奇、古、厚。其中清是我人生的基本理念,因此也希望手下的东西以清气为主调。奇是我气质、性情的东西,与生俱来,从思维、爱好、表达,好像都离不开这个字。所以也将它纳入主旋律。古是审美的个人喜好,也是简单、朴素的代名词,它是我进入老年的一种综合心境,虽然与时有乖,但不无真实与虚幻的交织。厚是我原先欠缺的东西,近十年来,对之日益感触、日益神往。它不仅反映为人处事上,而在诸多方面都有褒义,只有与“皮”字结合除外。南方出生的人,大多灵巧有余,而厚实不足。如果我的书法近期有了点厚的感觉,即是我移居北地以来最大的收获,因为厚是北地所赐予我的。
我三十岁以前做艺术是兴趣,三十岁以后做艺术是功利,这也是没有办法。早在二十年前,拙艺有离经叛道的苗头,但很快就自我感觉归入“主流”了。我现在的书法和篆刻,在前卫的艺术家眼里显然属于太保守,在传统派眼中又有点性格,两边不讨好,但我坚持走中间路线。艺术家都有偏见,他们说的我不在意,我在意广大欣赏者的评价和感觉。
石开《唐人诗汉阳》
学书法的除了要有很强的好奇心,还要非常非常细心,要看到寻常人看不到的地方,我学的杂,不像有的人说的一本帖要连续学个好几年,我用功的地方大概不太容易看出来。说到用功,我觉得艺术一定要自己非常着魔才行,要在缺少资料的时候自己走出来。古今中外伟大的艺术家一般都生在荒郊僻壤,大城市里的人从小各种东西都见得多了,就很难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比较缺乏。我们这个时代出了很多的艺术家,现在很容易被同化,往往要解决如何与别人异化的问题。
石开《海棠诗》
媒体上将“丑书”炒得沸沸扬扬,有人也把我拉入到里面去。对此我只能说谢谢他们抬举。书法的境界本来不是取悦于人的,“二王”时期,互以信札相示,虽有取悦之意,但主要是显摆。这里的主体是作者,欣赏者是被动的。曾几何时,书法有了要为人服务的任务。这下“为人”的一方来劲了,客体成了主体,是丑是美由他说了算。当事情颠倒了就说不清了。乾隆皇帝将书置于画之上,正因书是有尊严的,画是迎合人的,特别是帝王养了画手之后。

小 编 温 馨 提 醒 您,下 一 篇 也 精 彩 ,书 法 人 都 爱 看 ! 

书法开讲
名师教你学书法
(0)

相关推荐

  • 中国书法到底该往何处去

    中国书法到底该往何处去# 中国书法的出路应回归书法的本源,让书坛风清气正. 书法伴随着人类文明应运而生,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文明程度越高,越彰显书法的艺术魅力.虽然书法作为交际工具的属性渐渐淡出人 ...

  • 石开 | 如何界定一流、二流、三流书家?

    一位书家写似某名家并具有传统精神的, 可以说是三流书家. 写有自己,但有某名家影子的, 同时具有传统精神的, 有可能是二流书家. 写出自我而没有他人影子的,同时具有传统精神的, 有可能是一流书家. 0 ...

  • 石开,兼具市场狡狯和文人风骨,罕见现代性书家—书坛百家酷评32

    书者与其书法随着时间推移的演进并不仅仅是心理境界的体现,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本人的生理状况.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长期专注浸淫书画的鉴赏者,面对其他不识的书者作品,是可以不用悬丝而诊脉,体认到这位书 ...

  • 有人说石开的篆刻水平是目前全国健在的篆刻...

    有人说石开的篆刻水平是目前全国健在的篆刻家中非常有实力的,可以排在前三名,同为福建人,我为此感到骄傲.我以为石开是当今最有良心最真诚的书法篆刻艺术家 ,他对艺术是真诚的.我这样说出来,有喷子们肯定会说 ...

  • 从老鳖睨蛋到卖蛋又到鉴蛋,石开学艺的那些事儿

    学 印 琐 谈< 一 > 我出生在一个"旧式"的家庭,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前清的举人.记得我刚五岁,父母就教我执笔习书,临的是颜书<多宝塔>.虽说我小时不很贪玩 ...

  • 曹宝麟、石开、刘彥湖、陈忠康等当代名家精品

    曹宝麟 书法<花好月圆人长寿> 尺寸:25X37cm 曹宝麟 行书<短歌行> 尺寸:35X50cm 石开 篆书<崔颢诗> 尺寸:68X34cm 曾翔 行草<杜 ...

  • 石开、刘彦湖、张公者对篆书的一点想法

    意不在篆 当代篆书创作三人谈 石开.刘彦湖.张公者 文|韩少玄 1 一.哪位.或者那几位书法家的创作,可以代表当下篆书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准? 二.假若站在书法史的高度加以审视,当下以篆书为主攻对象的书法 ...

  • 石开:艺术的本质是玩玩而已

    作者石开,1951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姓刘,别名吉舟,从事艺术职业后改姓石.青少年师从陈子奋.谢义耕.何敦仁等先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诗文.1998年迁居北京,为职业篆刻书法家,沧浪书社成员.历任 ...

  • 石开评价启功、沙孟海、林散之书法

    北京是一座包容.不排外的都市,大得不可想象,同居一地的朋友可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家,有些聚会中本地人反而成了小部落,一点都没脾气.当然,外地人一般也不会反客为主,大家和气围坐, ...

  • 中国最具影响力,篆刻大师石开,作品欣赏。...

    中国最具影响力,篆刻大师石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