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楼】尤氏:她的委屈与不甘谁知道?

1
尤氏是贾珍的妻子,她不是贾蓉的亲生母亲。

所以大家推断她是贾珍的续弦或者是侧室扶正。

相对于贾府而言,她的家世真的是不堪一提。

不然她的父亲也不会娶一个拖着油瓶再嫁的寡妇。

这样一个女人,在宁国府的地位,可想而知。

她的丈夫,吃喝玩乐无所不能,“如今敬老爷不管事了,这珍爷那里干正事,只一味高乐不了,把那宁国府竟翻过来了,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

她当然不敢管。

2
她的儿媳妇,秦可卿,尽管出身也不好,但却温柔可亲,袅娜纤巧,深得公爹贾珍和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喜欢;甚至她死了,都得到前所未有的风光。
她的丈夫,因了儿媳妇的去世,伤痛欲绝,逢人就哭诉上天的不公,赞扬儿媳妇的明理懂事,不仅一手操办儿媳妇的丧事,还为了丧事看起来风光,给儿子贾蓉捐了官,在那样的时代,一个公公,为了儿媳妇能做成这样,也并不多见吧。
身为婆婆,尤氏的尴尬可想而知吧。
可是,她能怎么办?她不敢说也不能说,这是一个家族的耻辱,这是贾珍父子的耻辱,这也是她作为一个女主人和女人的耻辱。
所以,她只能称病不出,宁愿孤冷清净,也不能出去面对所有人看似同情却不屑的目光。
然而,她的丈夫很快请来那个荣国府的掌家少奶奶,那个出身世家,深受长辈们喜爱与器重的王熙凤,精明能干,年轻漂亮,很快就把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得到全家上下的赞美,这个女人一战成名,这建立在她的委屈与不甘之上。
然而,委屈与不甘又能如何?
她在这个家,说的话,有人听吗?
3

3

她的公公贾敬去世。

在家里没有男人的情况下,她迅速反应,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方方面面,并无疏漏。

她没有亲眷可以扶助,只好叫来自己的继母帮忙,还有那两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漂亮的妹妹,尤二姐和尤三姐。

可是,她没想到,还在丧期,自己的儿子听说姨母来了,却和父亲相视一笑,由此可见,这两个父子长期和她的妹妹保持着不正当的暧昧关系。

尤氏知道吗?

作为当家主母,说不知道都是假的。

可她只能当作不知道。

贾琏要娶尤二姐,尤氏并不是糊涂的人,国丧家丧期间,贾府的人要娶妾,这本就是违法的,而且还是自己的妹妹,可是,她又能怎样:“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无奈贾珍主意已定,素日又是顺从惯了的……因而也只得由他们闹去了。”

由他们闹去吧,这是尤氏在经历无数次的失望与愤怒之后的无奈选择。
她一定是心灰意冷,放弃了吧。
4

果然,纸包不住火,尤二姐的事情暴露,王熙凤打上门来。她只能任这个女人揉捏,王熙凤的眼泪鼻涕沾满了她一身。她无力反抗。

王熙凤骂她很难听,“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难道贾家的人都是好的,普天下死绝了男人了!你就愿意给,也要三媒六证,大家说明,成个体统才是。你痰迷了心,脂油蒙了窍,国孝家孝两重在身,就把个人送来了。”

她只能生受着这些指责,谁让她的丈夫不出面呢?

王熙凤刻薄的话语字字打在她的心上,“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去?……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敢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

当那个出身世家的女子尽情吐露她的刻薄时,我为尤氏感到难过,她形容她就像牲口一样嘴巴被嚼子衔上,她说她是没才干又充贤良,她因为那个不亲的妹妹,因为那个不德的丈夫被骂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却还要小心赔着笑,赔上银子。

为了她那个不上进不成器的丈夫,她付出了太多的委屈,或许她们敢如此欺辱她,也不过是看她的身世低微,脾气温和罢了。

她的小姑子惜春当面顶撞她:“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

甚至连丫头们也欺她脾气温和。
她在李纨那里洗脸,却因李纨是守寡之人没有脂粉,李纨的丫鬟就把自己用的拿出来,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别的姑娘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幸而是她,若是别人,岂不恼呢?”

她去贾母处吃饭,饭不够了,丫头们拿了下人们吃的饭给她。

她似乎看起来都不甚在意,至少,我们在书里没有看到她的不满。只是,长期下来,真的就没有一点不甘吗?
5
后来,她的妹妹死了。

虽然并不是她的亲妹妹,但仍然有情绪吧。

如果说秦可卿的死亡惊天动地的话,尤二姐的死却落寞至极。

“只不过族中人与王信夫妇,尤氏婆媳而已。凤姐一应不管,只凭他自去办理。”

她能没有怨恨吗?
所以,她从此不喜熙凤。

虽然之前她们互相开玩笑,看起来很和谐。

然而,女人的友谊有时候经不住一点事情的考验,又或许,王熙凤也从来没有把尤氏当做是和她平等的人。

所以,尤氏不满,愤怒,她只能找着机会对她表示不满:“我劝你收着些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贾母过生日,尤氏帮忙,发现大观园的门没有关紧,就让管家媳妇关灯,偏偏婆子们嫌她多事。尤氏生气,却也只得忍气吞声。

偏偏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知道了,便汇报给王熙凤,王熙凤觉得应该给尤氏一个面子,就把俩婆子绑起来,却不料一个婆子的亲家母是王熙凤婆婆邢夫人的陪房,同样是续弦的邢夫人本就反感王熙凤,便就着此事当众给熙凤道歉,让王熙凤没脸。

而引起一切事情的尤氏并没有帮着熙凤,她看似无心的一句话让王熙凤百口莫辩,她说:“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

是啊,你收着点吧,你太多事了,这是尤氏对王熙凤的告诫,这是一个备受冷落与漠视的女人冷眼旁观下对贾府众人的规劝。

只不过,没有人听得进去。

来源:文/陌上花开 ,图/网络。
(0)

相关推荐

  • 贾赦老不羞,贪图贾母的丫头鸳鸯,目的竟然是为了王熙凤?

    贾赦讨鸳鸯之前,发生了一件和他有绝对关系的大事.如果把贾赦讨鸳鸯与这件事联系起来,就会豁然开朗,原来贾赦讨要鸳鸯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好色. 王熙凤过生日当天,贾琏偷情鲍二家的.这件事明显是贾琏做得一次有预 ...

  • 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为何会失去人心?

    王熙凤是红楼一书当中着墨最多的文学形象之一,也是作者创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在她身上,既有一双精明强悍的无情铁腕,又有一副奸险歹毒的蛇蝎心肠.她刚强果敢,治家御下有术:机辩巧言,常令人哑口无言:恃宠逞 ...

  • 王熙凤为什么不在外面害尤二姐,反而费大力气,弄到家里才下手?

    王熙凤能力出众,德行有亏,并不算个好人.尤其她为人悍妒,对丈夫贾琏严防死守.自己没有生育儿子,对丈夫身边一切的潜在隐患,都是下辣手根除.尤二姐就是被王熙凤百般设计,绝望之下自尽身亡. 王熙凤为了对付尤 ...

  • 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泄愤只是顺便,真正目的让尤氏憎恨不已

    贾琏偷娶尤二姐令王熙凤震怒.她绝不甘心尤二姐进门成为她的威胁.在将尤二姐接进荣国府后,先安排张华去衙门状告贾琏国丧家孝期间停妻再娶,纳有夫之妇为妾.随后就杀向宁国府,去实现她让尤二姐社会性死亡的最重要 ...

  • 读书真的是很小的事 ——《读经典品红楼》序

    读书真的是很小的事 --<读经典品红楼>序 有些事,在没有开始之前真的不可想象.比如说,在十年之中不间断地重复读一本书--只说读书这件小事,本应该成为精神人的私事,不值一提,但就是因为秉着 ...

  • 精读细品红楼梦(80)

    贾琏娶尤二姐,也是费尽了心思.很奇怪,贾琏何以在凤姐眼皮底下轻而易举地娶走尤二姐?动用的钱财是长期积攒的,动用的人员数量也不少,为何凤姐就不得一点风声?红楼梦里,针尖大个事情,都能传得沸沸扬扬,何以这 ...

  • 【原创】高中整本书阅读《红楼梦》读书随笔:品红楼梦里的美食

    编者按: <红楼梦>是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著作,高中生"言必称红楼"的时代被迫到来.今年的寒假作业,我革除刷题训练,只管"寻访家乡文化 ...

  • 《红楼梦》:细品红楼“禅”味

    作者:小麻鸟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一部<红楼>,百味人生.<红楼梦>是本"奇书",古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儒者见儒,禅者见禅.喜怒 ...

  • 【品红楼】迎春:独坐花阴

    迎春大约是红楼十二钗里最没有个性的女子了. 但她大约也是红楼十二钗里命运最悲惨的女子. 庶出.生母去世. 父亲不疼,母亲邢夫人又不是亲妈,哥嫂对这个妹子也不太理会.至少我在阅读<红楼梦>的 ...

  • 【品红楼】世上所有的贾宝玉,最后都会变成甄宝玉

    女娲补天,准备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唯有一块石头落于青埂峰下,郁郁不得志. 于是,它央求一僧一道带它离开. 当神瑛侍者转世为人的时候,这块石头化作玉跟随. 虽然化作通灵宝玉 ...

  • 【品红楼】平儿:我知道自己的位置与身份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是人人称赞的. 这个女子,并不是薛宝钗,虽然薛宝钗也深得人心,但也并不是人人喜欢,比如王熙凤就不是很喜欢她,对她的评价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 ...

  • 【品红楼】花气袭人知昼暖

    袭人 花气袭人知昼暖 袭人,原名花珍珠,是贾母身边的丫头.因为贾母喜她心地善良,恪尽职守,所以把她送给了宝玉做大丫鬟. 宝玉根据陆游的一首诗:花气袭人知昼暖,给她起名袭人. 袭人的容貌书中并没有怎么描 ...

  • 【品红楼】香菱:小姐身子丫头命

    香菱 平生遭际实勘伤 我小的时候,老人经常说女孩子命不好,都是说小姐身子丫头命.意思是虽然生得好,像个小姐一样娇弱,只可惜是个丫头的命. 这让我想到香菱. 我觉得像古希腊悲剧一样,<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