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A158: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读《战夏阳》

文/望月听雪

《春灯公子》是该系列第一本,虽然无缘得见,但略读其梗概,即被其吸引,“春灯公子大宴江湖人物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此会行之有年,几与寻常岁时典祀无二,但设宴人出身成谜,设宴地点更是直似桃花源,在现实空间里以及曾与会者的记忆中都不复寻觅。唯一存世的证据,是辗转流传的二十则诗、词“题品”。这些题品据闻正出自春灯宴中的高潮,由与宴诸客之中秘密地被挑选出来的说话人,倾一年时光琢磨,务求能令听者咋舌称奇、公子青眼品论的故事。”这一段段的江湖风云、奇闻异事,娓娓道来,配以诗词佳作,令人想一睹其真容。

亦因此,竟有缘得见第二本《战夏阳》,都言“《春》在江湖,《夏》涉庙堂”,说书人张大春戏说古代官场与科场光怪陆离的现状,历史人物、市井小民在他的笔下,嬉笑怒骂,无所不尽其极,为功名利禄尔虞我诈,书写了一个颠倒众生的皇朝时代。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楚汉之争,历时四年几月的战事,历史上诸多事迹历历在目,也成就塑造了一代霸王帝相,亦留下了千年传承下来的的典故史实,留待后人思索品味。

汉二年,刘邦兵出函谷关,收取魏国在黄河河曲以南之地。“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於彭城。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郦生说豹。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在此背景下,即是夏阳一战了。“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置为河东郡。”

“太史公曰: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闻矣。怀畔逆之意,及败,不死而虏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况王者乎!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魏豹、彭越虽然出身贫贱,然而他们象卷席子一样,占有了千里广阔的土地,南面称王,他们踏着敌人的血迹乘胜追击,名声一天天地显扬。胸怀叛逆的心志,等到失败,没能杀身成名而甘当阶下囚徒,以致本身被杀戮。”“他们之所以忍辱不死,没有别的缘故,因了他们的智慧、谋略高人一筹,只要他们能掌握一点点权力,其政治风云变幻,就能施展他们的作为,因此被囚禁起来而不逃避。”

马致远的《蟾宫曲·叹世》一词中,“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不尽的心酸彷徨,说不尽的官场浮沉。然而,韩信的大将风范,军事才能,自当为后世所称颂,即使挫骨扬灰亦无法掩盖。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向各诸侯分封领地,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刘邦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栈道,他这是向项羽表白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刘邦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其野心是要与项羽一争,韩信便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陈仓是刘邦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正是这一点,迷惑麻痹了陈仓的守将。陈仓的雍王章邯万万没想到刘邦的精锐部队摸着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刘邦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顺利挺进到关中,站稳了脚跟,从此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韩信在诸多战事中屡建奇功,可谓功不可没,是为栋梁之才。可惜自古便有功高盖主一说,不懂明哲保身而遭杀身之祸,呜呼哀哉!“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一段段或许是“倒错”的历史重现在读者眼前,饱经风霜,历经千年文化洗礼却依然屹立,散发着别样令人侧目的流光异彩,坚硬冷漠的沧桑之石被他雕刻成曼妙曲段的婀娜女子,历史的虚实已不再重要,我们都乐于坐上张大春掌舵的这艘破浪之舟,在浩瀚的海洋上跨越时空的阻碍肆意游走。于历史风云之中寻觅一方净土,一如古人一般,“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