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国40%用电量将来自光伏”的新闻透露了什么信号?

中国政府刚刚在4月22日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两天,4月24日,中国的政府媒体-中央电视台就对双碳战略目标给出了回音:当天中午,新闻三十分的新闻一则长达3分零八秒的新闻,重点报道了新能源光伏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 2050年,中国40%的用电量将来自光伏。

  • 绿色低碳,光伏将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电源

从这则新闻的播出时间和主要内容来看,播音员还是这样描述的:记者认为但是要知道这是中央电视台的这则新闻,是一个记者能够简单的认为吗?
在全世界观众面前提出这样两个新闻标题,意味着什么呢?

1,光伏的发展将会大幅提速:装机量的每年增幅还将继续大幅提速

什么概念呢?2021年,中国火点控制比例目标是56%,我们消耗的电力100度电,其中56度电来自火电,而40年后,100度电,40度电来自光伏。当前,也就是2020年,光伏发电量比例仅为3.5%,40年后发电量将达到40%,其发电量比例增长12倍,如果按照简单的数学幂计算公式,结果表明:

光伏每年的发电量增幅要达到27.4%

(我这是按照比例通过幂次方倒推算出来的)

需要提示大家的是:发电量的比例增幅,不是装机容量,因为每年的装机容量还在增加,同时光伏单位千瓦的平均发电小时数仅为风电的1/2,火电的1/3,水电的1/4,如果每年的发电量要增加到如此高的比例,由此可见装机容量将要大幅增加,这里面一方面来自火电的退出光伏的装机来填补,一方面来自纯粹的新增。如果这个新闻的数据是国家能源局认可,光伏未来市场将是不可限量!

2,沙漠/荒漠化区域将是光伏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我个人注意到,新闻重点报道了国家电投的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光伏项目,项目位于沙漠,一期二期已经开发完成,3期正在继续开发。据了解,达拉特光伏发电项目地位于库布其沙漠,建设规模50万千瓦,占地面积2.5万亩,总投资32.5亿元,分为5个单体项目,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投资建设4号项目,规模10万千瓦,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全面将库布其沙漠打造“金沙、蓝海、绿洲”的绿色生态屏障。
这个信息充分表明:光伏未来是治理沙漠,变废为宝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光伏电站的建设,将沙漠治理同步实施,实现了一举多得的共赢局面,要知道,三北部分区域,光照资源极好,同时无排放建设环保的问题。

3,问题:风电怎么面对这个局面和怎么迎接挑战

很显然,光伏发展成为主力电源的方向已经成为共识,但新能源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电:接下来该怎么办?
风电的优势大家都知道,占地少,发电小时数比光伏高,相对光伏发电出力时间要比光伏长,但为什么3分零8秒的新闻却没有提到风电?
光伏过去十几年,从零起步,到去年装机逼近风电的装机容量,达到2.5343亿千瓦,而真正起步还是在过去十年,风电真正发展已经接近20年,为什么能后发先至,其中成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过去10年光伏单位造价降幅达到82%,风电仅为39%!
是不是风电产业不够努力?不是,风电要比光伏复杂,但是光伏可能更加主动,早在几年前就启动领跑者计划,类似半补贴的光伏,然后2018年的530,相当于提前2年比风电取消补贴,即使这样的情况下,光伏仍然保持大步前进的发展趋势,这一点风电产业需要思考。

迎接光伏的挑战,是全产业链的事情

过去我们认为风电的最大对手是火电,现在看来,还有一个更大的对手,光伏,光伏简单,就是组件加逆变器,加土地,建设快,维护简单,风电开发与建设复杂,用地虽少但困难,技术难度大,如何把技术困难和非技术困难因素解决,风电人需要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发挥风电用地少的最大优势,单位面积产出最大的能源,挑战光伏,这是我们风电人的责任!主动降本是全产业链的事情,

主动,再主动;降本,再降本;创新,再创新,风电才有未来!
风电人,奔跑吧,否则光伏可能会把你的饭碗干掉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