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关注:让大运河文化带千年文脉奔流不息
相关推荐
-
《莺湖》文学杂志征稿启事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平望依运而生,因运而美,缘运而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是江南水乡的典型.新老运河穿镇而过,与公式塘河.太浦河交汇于此.2020年1 ...
-
苏州运河十景:吴门望亭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一条京杭大运河 串联起千年的历史与繁华 成为苏州永远的文化符号 2021年年初,苏州正式启动"运河十景"建设,打造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 ...
-
平望·四河汇集 舟船歌迤逦,江月照千家
<苏州日报>2021年02月10日 A04版 □苏报驻吴江区首席记者 王英 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水,对于吴江平望,是生生不息的灵魂,更是激荡向前的力量. 全长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流经 ...
-
大运河上的古桥 吴江松陵三里桥
自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运河两岸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遗产随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苏州的发展与运河的开凿休戚相关.无论是两千多年前,泰伯奔吴,还是春秋运河的开挖 ...
-
大运河吴江段上的古纤道、运河大桥及运河公园
京杭大运河于隋朝大业六年(610)开始挖掘.京杭大运河由此成为贯通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伴随着运河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兴起了一大批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运河城镇.松陵镇就是在大 ...
-
高邮:构筑“四道堤防” 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3月12日是植树节,在高邮市运河西堤"义务植树基地"里,来自高邮市水利局的数十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在微雨后的泥泞里,开展"庆百年建党,植千秋绿林"义务植树主题党日 ...
-
夏心旻调研大运河文化带项目建设:实施一体化开发项目化推进 打造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红园是一处承载扬州人市井休闲生活记忆的场所,目前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在对该地块进行环境改造和业态升级,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休闲轻餐饮.特色艺术酒店.商业文创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 在红园项 ...
-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你的到来,会给淮安加分
今天有一件事很开心,信息学院一位老师给我发信息,说要组织学生去参加非遗展.感到开心,是因为看到有年轻人对非遗展感兴趣并愿意参与. 本次非遗展,是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第一届也是在淮安. 说起非 ...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扬州新故事
扬州是个好地方,它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作为"运河长子""原点城市""中国运河第一城",扬州认真贯彻"统筹保护好.传承好. ...
-
保护“流动文化”,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姑苏责任
苏州市姑苏区作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重要坐标,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的重要节点遍布姑苏,在沿线所有城区板块中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1+11"方案和"一中 ...
-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湖湘文化和千年女尸
推荐阅读: 长沙印象:可盐可甜,亦庄亦谐 前言 在"长沙印象"一文中,由于篇幅较长,"博物馆"部分只是略略带过,但博物馆却是了解湖南和长沙最值得一转的地方. 今 ...
-
大运河诗词文化带 | 周文彰:江苏运河世界遗产点走笔
为贯彻落实国家"大运河文化带"战略规划,"江海诗词"公众号特别开设"大运河诗词文化带"栏目,系列推出一批关于大运河的诗词作品和诗词理论文章, ...
-
山西日报关注我县打造培育产业集群新动能
金晖兆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降解塑料PBAT. 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生产车间.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气凝胶生产线. 新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 ...
-
中老年鸡汤视频背后的商业逻辑:抖音41+用户三大关注中心/内容特点/带货策略
AgeClub线下预告丨ABI2021北京站·中国老年产业商业创新大会,时间2021年1月16-18日,点击了解详情,报名入口>>> 开篇 最近,在短视频领域,AgeClub观察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