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征服《时代》杂志的主厨,正在用厨艺改变世界

实力派网红能够扮演社会倡议的角色,十年磨一剑从不良少年变成写诗发扬非裔文化的大厨。
《时代》杂志推出的“未来 100 人”(Next 100)可以视为其招牌“年度百大人物”的延伸,始于全球 COVID-19 疫情让世界巨变,因此提名能够开创新局的世代领袖人物故事。“未来 100 人”的人物更着重在对于社会不平等、不公义的事情发声,并且能够“以其澄净双眼给大家带来希望”。这未来百人的名单,不少是由过去的年度百大人物提名、撰写介绍的,有世代传承的意味。
本年度的“未来 100 人”一共分成 5 个类别:艺术家、体育奇才、领导者、倡议者、创新者。入选的百人中,在创新者分类有 2 位厨师入选,以厨师的身份得到重视。让我们看看他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被视为本时代的意见领袖。
Sohla El-Waylly:是厨师,是食物编辑,是倡议者,是网红

Sohla El-Waylly,图片来源:TIME
她是厨师,是厨房中的有色人种,她比任何人更明白厨房中那些不被看见、无偿的劳动心酸。Sohla El-Waylly 是个非常有天份的厨师和餐厅经营者,去年在食物杂志《Bon Appétit》上,谈论关于种族歧视以及薪水歧视的议题,她不只为了自己说话,更是为了那些被低估的劳工们发声。她开启了食物世界的人们针对产业中不平等的对谈可能,让更多的声音被听见。
Sohla 出身于洛杉矶的孟加拉国移民家庭,身为亚洲移民,不例外地进了好大学读书。但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读经济学的时候,她同时也在一家干酪工厂工作,并决定在大学后进入美国烹饪学校(CIA)接受专业烹饪训练,但这也是她体会到性别不平等遭遇的开端。当时她被一个学校主任性骚扰,没想到另外一位女性的系主任只是告诉她:“这就是真实世界,你最好习惯。”Sohla 通过社群媒体,揭露这些不平等,并开启对话来改善现状。

开心果与印度香料混合的烤肋排。图片来源:hellosohla
结束在纽约星级餐厅的工作后,Sohla 和丈夫在布鲁克林独资开设了一间极受好评的异国风餐厅 Heil Mary,并在餐厅结束营业后,辗转到美食媒体 Serious Eats 以及 Bon Appétit 担任食物编辑,并且开始在这些美食媒体的网络频道上亮相。夹着多元族裔、利落的专业厨艺以及名校训练的精准脑袋瓜,她无疑是现在美国料理世界最富影响力的青年料理人之一,从厨艺世界出发,发言掷地有声。
2020 年夏天 Bon Appétit 总编不适当地发布了歧视有色人种的图片,她立刻不畏权势发声,并连带控诉杂志媒体对社内有色人种员工不公平的待遇,引来轩然大波,通过过一系列的谈判协商,到了年底,公司终于改善了相关状况。
她现在在 Youtube 上面的料理挑战系列 Stump Sohla,每则料理视频动辄超过百万人次点阅。而她做的料理和呈现的生活风格,无非就是聪明又“酷”。她大方分享一天的开始,会帮自己来杯加了整颗柠檬、姜黄和 CBD 的健康果汁;她为朋友的生日向迪斯尼卡通致敬,做了灰姑娘故事里神仙教母做的歪斜大蛋糕;或在夏天做了冰淇淋版本的意大利千层面。感觉无厘头乱搞,搭配有点冷静的吐槽和适当的自我怀疑,非常有趣。

牛奶蜂蜜塔。图片来源:hellosohla
在她的个人站点上,则可以看到不少她设计的食谱,这些食谱具有混血的色彩。即便是家常甜点胡萝卜蛋糕,在她手下就成了异国风的绿豆蔻开心果胡萝卜蛋糕;简单一道蒸南瓜放在蒸笼里上桌,配的酱汁是调上姜末的豉油;在西式厨房做出的印度鸡肉香米饭;牛奶蜂蜜派的灵感则来自印度以及孟加拉国常见的牛奶蜂蜜点心。这些料理看起来缤纷愉悦,多元文化不但喂养她长大,更是她信手捻来的美味元素。
Omar Tate 在厨房中找到自己:让非裔料理变成一场社会运动

Omar Tate,图片来源:TIME
Omar Tate 是厨房里的非洲裔诗人,他写诗,他做菜。这位入选时代杂志 2021 年“未来 100 人”的主厨,在稍早 2020 年的 11 月亦获得了君子杂志(Esquire)评选为年度全美最佳餐厅得主。
这位生在费城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非裔厨师,成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经被枪击,被拘留,“奋斗”与“创伤”一直是萦绕他人生的主题。他的厨艺完全是在厨房中从零开始学来的,他形容在厨房第一次的工作经验对他来说是“文化冲击”,美国餐厅厨房中多半雇用中南美洲的廉价员工,他是唯一的非裔背景,甚至需要学习西班牙文才能够在厨房中沟通。
他一路自勉勤学,终于到了纽约的星级餐厅工作,并在这些优秀餐厅学习到世界名厨总是从生长的文化背景汲取养分,像是意大利厨神 Massimo Bottura 善用传统意大利料理的精神来做慈善,丹麦 Noma 主厨 Rene Redzepi 也效法北欧人在自然中的采集传统,“然而我既不是在需要自然采集的文化中长大的,也没有躲在意大利奶奶桌脚玩面粉的童年”,他发现现今的美国料理没有办法好好地表达非裔族群,他在历史、文学等方面有很多钻研,也因此用料理打开了跨界对话的可能。

从家乡费城的捕蟹人得来灵感创作的料理。图片来源:Omar Tate
Omar 在疫情肆虐的 2020 年推出快闪的“忍冬花计划”,被时尚媒体形容为“大胆而即兴”,料理更是极富历史深度。他的第一个忍冬花计划外带餐盒,内容物是炖煮的绿蔬菜、肉类的蛋白质菜品以及配上一块香蕉面包当甜点。在纽约的菜单,就出现过烤羊和渍辣椒这样的食物,洋溢着非洲料理的风情。

忍冬花计划在疫情期间提供的外卖。图片来源:Omar Tate
在他的 Instagram,可以看到他在厨房里信手捻来的诗句,关于烹饪、热度和人生。他钻研非裔文学、戏剧、和非裔族群在美国的历史,他的菜不是只为了果腹,他的菜是让人吃了体验的——他设计的晚餐就是表达族群身份认同的方法,Omar Tate 让推广非洲族裔料理这件事变成一场社会运动。
从这两位厨师的例子,可以看到,他们尽管身为少数族裔或是有色人种,都在厨房的世界里用厨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他们并没有停在厨师这个角色本身,而是反思后,推己及人,为弱势不平等发声,提升到艺术或是趣味的层次。将厨师的社会角色责任推到了极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