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花也叫狼牙刺

(2021-06-17 07:00:00)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俗名:苦刺花、白刻針、馬鞭采、馬蹄針、狼牙刺、狼牙槐、鐵馬胡燒,豆科槐屬灌木或小喬木。高1-2米,有時3-4米。枝多開展,小枝初被毛,旋即脫淨,不育枝末端明顯變成刺,有時分叉。羽狀複葉;托葉鑽狀,部分變成刺,疏被短柔毛,宿存;小葉5-9對,形態多變,一般為橢圓狀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0-15毫米,先端圓或微缺,常具芒尖,基部鈍圓形,上面幾無毛,下面中脈隆起,疏被長柔毛或近無毛。總狀花序著生於小枝頂端;花小,長約15毫米,較少;花萼鐘狀,稍歪斜,藍紫色,萼齒5,不等大,圓三角形,無毛;花冠白色或淡黃色,有時旗瓣稍帶紅紫色,旗瓣倒卵狀長圓形,長14毫米,寬6毫米,先端圓形,基部具細長柄,柄與瓣片近等長,反折,翼瓣與旗瓣等長,單側生,倒卵狀長圓形,寬約3毫米,具1銳尖耳,明顯具海棉狀皺褶,龍骨瓣比翼瓣稍短,鐮狀倒卵形,具銳三角形耳;雄蕊10,等長,基部連合不到三分之一;子房比花絲長,密被黃褐色柔毛,花柱變曲,無毛,胚珠多數,莢果非典型串珠狀,稍壓扁,長6-8釐米,寬6-7毫米,開裂方式與砂生槐同,表面散生毛或近無毛,有種子3-5粒;種子卵球形,長約4毫米,徑約3毫米,深褐色。花期3-8月,果期6-10月。產華北、陝西、甘肅、河南、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河谷沙丘和山坡路邊的灌木叢中,海拔2500米以下。模式標本采自湖北宜昌。本種耐旱性強,是水土保持樹種之一,也可供觀賞。

(0)

相关推荐

  • 榆科:榔榆的風采

    榔榆(Ulmus parvifolia),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或冬季葉變為黃色或紅色宿存至第二年新葉開放後脫落,高達25米,胸徑可達1米:樹冠廣圓形,樹幹基部有時成板狀根,樹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規則鱗狀 ...

  • 繁星 | 蔷薇也叫刺蓬

    蔷薇借枝干的柔韧和弹力,压杆.越起,一个鲤鱼打挺,完成漂亮的撑杆跳,翻过两米来高的围墙,形成飘坠的姿势. 蔷薇曾经是乡野中的泼溅物.我们也不会文绉绉称其为蔷薇,就叫它刺蓬.开春,刺蓬绛红的刺苔从泥里冒 ...

  • 中科院博士的论文刺痛上亿人!寒门学子的成功逆袭之路,被央视评为:无名之辈的真实人生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刷屏了! 寒门学子黄国平的一封致谢信,引得无数人潸然泪下.被央视评为无名之辈的真实人生,比致谢更吸引人的是拿着一手最烂的牌,竟然打出了大部分人无法超越的王炸. 这是草根逆袭的典型 ...

  • 刺血高手:刺血疗法收藏版!!!

    刺络放血 刺血俗称"放血",又称"刺血",或称"点刺"就是用锋利的器械(一般指三棱针而言),在患者体表上某一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 ...

  • [转载]刺络疗法之运用(杨维杰)

    原文地址:刺络疗法之运用(杨维杰)作者:郑小春医师 本人研究刺血系随董师而起,现今临床应用者亦率多以董师之穴位及刺法为主.董师之刺血穴位及主治已散见于本书各章.现附录此文,可使各位读者对全书之刺血有一 ...

  • 黄帝内经|刺疟篇(三十六)

    [原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火高)(火高)暍暍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翻译]足太阳经的疟疾,使人腰痛头重,寒冷从脊背而起先寒后热,热势很盛,热止汗出,这种疟疾, ...

  • 道家顶天立地功,独特的喷气练法,出汗特别快,也叫虎抖毛

    道家顶天立地功,独特的喷气练法,出汗特别快,也叫虎抖毛

  • 刺络疗法24穴

    针灸论坛公众号刺络疗法24穴 刺络法,又称为放血法.因常用的针具为三棱针,故亦称三棱针法.刺络法适用于中暑.中风昏迷.休克.急性肠胃炎.急性结膜炎.头痛.神经性皮炎.急性扁桃体炎.腰肌劳损.丹毒.疖肿 ...

  • #诗经植物 #上古 蔬菜之王#刺木苔 #植物科普 @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

    #诗经植物 #上古 蔬菜之王#刺木苔 #植物科普 @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

  • 针灸刺法全过程图解,终生受益的中医精粹!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