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又说高校录取通知书

又说高校录取通知书

徐进成||江苏

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将分别于八、九、十这三个月从3005所各类高校发往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手中。

2020年度全国高考人数1071万,预计录取950万人,尚有121万考生不能上大学继续读书。

高校录取通知书,是国家招生部门根据你的各科高考成绩填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凭证,这一点所有考生及家长都十分清楚。我们每个考生及家长都有“高校梦”、“名校梦”,能考上“985”、“211”高校的只能是极少部分的“精英”,大部分只能上二本、专科、高职类普通高校而接受大众化教育。在现阶段,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和关口,不允许有丝毫含糊。有的因一分之差与名校或知名专业失之交臂,更有甚者因少一分未达线就无法跨进高校大门。真可谓“一字值千金,一分超万金”!

高校录取通知书飞到考生手中,你才算一个名分上的准大学生。此时此刻,有人上了心仪大学,欣喜若狂;有人名落孙山,悔恨交加;更有个别人一根筋不转弯,踏上不归之路,留下终生遗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真正是:高考一分不能丢,几家欢乐几家忧。书到用时方恨少,唯有高分解千愁。

高考是人生的风向标,高考既为你提供了无限发展可能,又存在难以预料的风险。我的朋友之子,那年高考刚达“985”重点大学中文系分数线,他冒险在第一志愿填报了它。后据业内人透露,高校招办录取时发现有三位考生尾数同分,正好压线,根据录取规则再看辅助分即语数两科总分平衡,再看选测等级,他有幸上了重点大学。另一位同分者上了二本,还有一位选择放弃二本再复读,复读者在次年仅考取了大专,他仍不心甘还想复读,在亲友的再三劝说下才放弃。考上名校的那位在录取时虽排名在后,进校后刻苦攻读,考上硕博连读,毕业后留校工作,几年后成为年轻的教授。上二本的则在民企做个技术员,上大专的成了一个技术工人。几年后三人的发展结果,如此悬殊,泾渭分明。

高校录取通知书,是每个考生迈向人生的绿色通道之一。循着通知书的方向走,走进心仪的大学,获得更多的知识,担负更大的责任,实现自我,走向辉煌,实现你阶层的跃迁,个人、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因你的人生改变而起“质”的飞跃。当你手拿二本、大专、高职类的录取通知书,你需要继续在学业上刻苦攻读攻关。但不管怎样,能进入“象牙塔”的只能是佼佼者,更多的人还是要做一颗“螺丝钉”,从事平常人的平凡事,这是社会发展的不争事实和必然结果。

高校录取通知书是庄严、神圣的。每张通知书既是你进入高校读书学习的通行证,还代表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依法依规行政的的责任和权威。国家计划招生是按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设定录取人数,每个考生都要慎待录取通知书。按通知书上学是最佳选择,如果专业、学校不理想,将来还可通过选择读硕、读博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一般而言,放弃高校录取,选择重读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既影响了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复读重考还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轻率放弃录取选择就业打工,极有可能留下终身遗憾。在古代,科考“及第”可进入官衙当官,“落第”者可进官府做师爷,当参谋做助手,如隋代的高颎、唐代的李邕、清代的左宗棠等等,他们也可风光一时,荣宗耀祖。也可成为硕学鸿儒,如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蒲松龄、李时珍等等。当今时代已经不同,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趋势,不经高校熏陶洗礼,没有文凭这块“敲门砖”,机关事业单位这个门槛你就过不去,成不了“师爷”、当不了“助手”、做不了“参谋”、更是踏不上“白领”阶层、戴不上“巨富商贾”的帽子,新旧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只要你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不论是心仪的重点大学、屈尊的普通院校,都是大学生人生的新起点。你循着通知书的方向,继续认真读书,努力攀登高峰,肩负时代责任,你就能人生圆梦;即便榜上无名,人人脚下有路,只要奋起急追,今年与录取通知书无缘,也许明年你就能如愿以偿。

记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耕耘,就有收获,录取通知书是一份最好的见证。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徐进成,江苏滨海人。中共党员,高中文化,曾在农村担任村组会计、村党支部书记;塑料厂厂长、经济师职称;滨海县正洁分析仪器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滨正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2014年考取二胡八级证书、2015年考取机动车驾照、2015年暨2016年出版《父亲要我多读书》、《进城留痕》两本纪实散文集;先后被国家级、省地县级二十多家媒体报道播发,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加入南京市作家协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