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盆绿植摆满整个天台 小区里藏着一处“绿植森林”

俞学超的绿植“宝贝”。 记者严松摄

本报讯(记者 严松)入夏意味着天气将会越来越热。家住姑苏区南采莲巷8号小区的“老苏州”俞学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太阳越来越烈,雷暴天气也逐渐增多,我可要好好照顾天台上那100多盆绿植和盆景,容不得丝毫怠慢。”俞学超说。

今年72岁的俞学超是位绿植“发烧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绿植、盆景,近40年的时间里,他前后种植过雀梅、榆树、黑松、睡莲等数十种品种,还将自己家的露台“打扮”成了城市中的一处“绿植森林”。昨天,记者来到俞学超位于南采莲巷的家中,沿着楼梯一直往上,推开通往露台的小门,郁郁葱葱的绿植映入眼帘,仿佛一下子走进户外的森林,顿感凉爽了不少。“这些植物都是我多年培养的成果。”俞学超一边指着一棵枝干遒劲的日本柏树“系鱼川”,一边笑着介绍,这棵柏树是他多年前从一位好友手上买过来的,当是只是普通的树桩。“小木桩经过培养,才会长出根系和枝干,等到枝干长得有了初步形状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造型’了。”

俞学超介绍,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己就对绿植盆景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几块钱,但是买这些绿植盆景他却毫不心疼。“当时在大成坊附近,时常有安徽人开着货车过来出售盆景树桩或者一些大型的绿植,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要骑着自行车去大成坊逛一圈,常常一买就是好几百块。”俞学超说。退休后,俞学超将全部的心思都扑在了他的“绿植事业”上,还因此遭到了儿子的“埋怨”。妻子张文华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天不亮,俞学超就起床了,将一些盆景从室内搬到室外,再给它们依次浇好水,白天天热,他就每隔一会儿出去转一圈看看。“儿子常常说他父亲还有一群'小儿子’等着照顾。”张文华笑着说。

出于对绿植盆景的喜爱,俞学超家中的“绿色”越来越多,从一平方米的阳台,到十几平方米的露台,再到二十几平方米的天台,俞学超将家里所有可利用的空间都摆满了绿植和盆景,俨然一处私人的“绿植森林”。俞学超告诉记者,虽然养护绿植心情好,但是要想养得好,也要花费不少的心思。“现在天气逐渐转热,植物也进入猛长期,哪些植物喜欢阳光,哪些害怕阳光,都要摸清楚。到了盛夏时节,还要根据每一种植物的属性,跟随着阳光的强烈程度、光照方向等实时变换位置,十分讲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