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才子:金琮《茶歌》行书欣赏

此帖为金琮行书录卢仝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琮,字元玉,因尝游赤松山,自号赤松山农。好吟咏,为“金陵才子”之一。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金琮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书法偏向于厚重一路,倾向沉稳的风格。
金琮也是作赵孟頫伪书画的能手。他临其作品,往往将题款一并临下,然后,在篇末老老实实落上自己的名款。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世人。

《茶歌》

-- 金琮/行书 --

《茶歌》: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叩门惊周公。口传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

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赊。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

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

神仙思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巅崖受辛苦。便从谏议问苍生,到头舍得苏息否。

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和网友推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

  • 赵孟頫金字行书《孝经》卷

    元赵孟頫泥金书孝经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翰林沈粲卷首题字:赵松雪金书 赵孟頫书法<孝经>局部大图欣赏 唐明皇御制孝经序.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以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 既有亲誉 ...

  • 【】赵孟頫行书集字金字对联

    【】赵孟頫行书集字金字对联

  • “金陵才子”金琮行书《茶歌》

    金琮(1449-1501),字元玉,因尝游赤松山,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好吟咏,为"金陵才子"之一.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金琮书法偏向于厚重一 ...

  • “金陵才子”金琮行书《茶歌》,难得一见!

    金琮 (1449-1501) 年十二.三岁即能大书 其书法偏向于厚重一路 倾向沉稳的风格 金琮<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 好毛笔,数云彩

  • “金陵才子”金琮行书《茶歌》,难得一见

    金琮 (1449-1501) 年十二.三岁即能大书 其书法偏向于厚重一路 倾向沉稳的风格 金琮<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 好汉!留个言再走!

  • 女书法家刘晓清,10幅杰出行书欣赏,网友:身残志坚的女才子

    刘晓清 小时候读过一篇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心底对那个海伦·凯勒的人佩服不得了.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身残志坚.然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有一群身残志坚的人士,他们不光在发光发热 ...

  • 文徵明 行书《茶歌》欣赏

    茶歌: 日高丈五睡正浓,将军扣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 ...

  • 明-金琮《行书诗卷》等欣赏

    金琮行书诗卷 金琮<为以言书四先生诗> 纸本弘治六年(1493)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歐陽永权六月十四夜飛蓋橋玩月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暎 ...

  • 赵孟頫《清华斋赵帖》行书欣赏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 ...

  • 徐渭《雨中醉草诗册》高清行书欣赏

    徐渭<雨中醉草诗册>行书,此卷书于万历元年(1573),时年53岁,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 ...

  • 赵孟頫《清华斋赵帖》行书欣赏!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拒付文人 昨天 00:00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