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始兴县隘子镇石头塘村——张九龄故居
此地位于韶关隘子镇石头塘村,原为张九龄故居,后改为宗祠。往后多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1月16日重修竣工。测得坐申向寅兼庚甲,周天244.5度,内水出癸丑,外水出乙辰。

韶关始兴县隘子镇石头塘村——张九龄故居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

故居全景
张九龄故居位于始兴县隘子镇石头塘村,始建于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是唐代著名贤相、岭南诗祖张九龄的父亲张宏愈迁始兴石头塘村时所建,距今已有1332年历史,故居内设宗祠,有张宏愈、张九龄父子牌位。
张九龄世称“张曲江”,他的故乡在韶州曲江。为何他的故居会在始兴县呢?据说,张九龄的母亲孕满十月尚未分娩。家人就觉得很奇怪,找来一位老先生看病。那人见过张九龄的母亲后说:此儿非同小可,始兴的地方太小了,容不下他。他换个大点的地方才能生下来。于是,他的父亲就只好迁家到了韶州。但在始兴县的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张九龄的传说和故事。
张九龄的曾祖父是岭南张氏的开山始祖。据说在岭南,有成千上百的张氏宗祠,而张九龄故居的宗祠是在岭南建得最早的一座。

张氏世系图

君政公世系图

明堂

向上

青龙砂

白虎砂
张九龄读书时,经常受到老鼠三更半夜的搔扰,或将他的书笔咬坏,或将他磨好的墨水弄翻,或将物件碰撞得叮当响,往往梦中被吵醒,因而对老鼠恨之入骨,想方设法逮住它。一天晚上,他终于把一只老鼠捉住了,他恨不得一榔锤就敲死它。但他想起六祖曾经讲过'万物皆有佛性'和不得杀生之戒,于是就学着六祖在殿堂讲经说法的摸样对这只老鼠训起话来:“你这个小生灵愚昧无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的事连皇帝都不敢干预,而你却经常来捣乱我,按理我该杀了你才解恨。不过,如果我杀了你,又该轮到我犯了杀生。”
然后,张九龄就找来一块木板和一些钉子等物,将老鼠的头颈、四肢卡住,钉在木板上,就学着法官审判的腔调,历诉鼠辈的罪状:“老 鼠呀,老鼠!你!生性懒惰,常偷惯盗。穿墙打洞,损坏民房。钻漏河堤,引发水患。不顾一切,糟蹋粮食。咬破衣服,啃坏家具。窃取食物,弄脏食品。随便乱屙,污染环境。污损纸张,咬烂书籍。深夜嗷叫,扰人睡眠。咬人致伤,坏事做尽。损人利己,无恶不作。劣迹斑斑,理当治罪!”紧接着说:“所以我现在只能将你解到朝廷上,看朝廷如何处置你吧。”说完就在木板上上面插着一面纸旗,纸旗上写着:“韶州张九龄,捉鼠解朝廷;若然解不到,社神土地(学子)不安宁。”随后把钉着老鼠的木板,送出门外,放入河中任其漂流。此举,表面看有点幼稚,但是,表明年纪幼小的张九龄,对危害百姓的鼠辈,恨之入骨。这就是始兴民间流传的“捉鼠解朝廷”的故事。。

外水口

屋脊上的灰塑

粤北少见的水形山墙

分金

卫星图看来龙

卫星图看堂局
此地龙来远不详述,龙自坤转离,在转坤下脉,地成船形。随龙水自坤转乾与小水汇合,共归于东南。少祖入云,居离方。逐吉赋云:丙午丁秀拔,独占乎魁元。
内局环抱,堂气紧密,龙虎驯服,堂局虽美,罗城不见大贵之器,只发魁元之应,不荫宰相之贵,应为另有宅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