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性老年痴呆治愈一例
3月8日,接到高中同学的电话,说是下午下班后来车接我回郓城,看个病人,病情较重。患者不仅是同学的母亲,还是我高中语文老师的老伴,不好推辞,只好回去。到了郓城已是晚上7点半了,华灯初上。宋江河两岸的景观灯很是漂亮,多年没回县城了,变化很大啊!直接去县医院,先看病人。县医院的条件真是不敢恭维,可以用“脏乱差”三字来概括,门窗破损严重,墙皮四处脱落,到处脏兮兮。住院简直是受罪,没病的也住出病来!患者81岁,前一天晚上突发性健忘、失忆。据家属讲,昨天晚上,患者在家煮面条,把面条撒在了锅外边,而且用手指伸进锅里去搅动面条,幸亏发现的及时,才未发生烫伤。再问她干什么呢?就答非所问了,而且一句话说数遍。感觉不对劲,就赶快送进医院了。脑部CT显示多发性腔隙性梗死,脑萎缩。患者坐在床上,目光有些呆滞,少神。不认识我了,因为以前我们较为熟悉,患者跟我吃过几次药。她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与亲外甥了。患者的姑娘看到这情形,禁不住潸然泪下。问她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答曰清早。东西南北更是不能分辨。这种情况,我感觉也很为难,中医药能有疗效吗?住院后,主要就是应用一些胞二磷胆碱等营养神经的一些药物,还有改善大脑血供的一些药物。其实也就只有这些药物可用。中医怎么办?望闻问切吧,问是不行了,患者答非所问,失忆、健忘都出现了。患者面色萎黄,神情疲惫憔悴,双目少神。舌质淡,苔薄黄,脉之,沉弱无力,三五不调。很典型的气虚弱亏虚之象。目得血则能视,手得血则能握。脑得血则能记忆辨识、神明。现在神不明,出现痴呆症像,脑失血养所致。必须大补气血,气血充足,脑窍得以濡养,神明得以恢复。
生黄芪60g红参20g白术30g当归20g升麻15g柴胡15g白芍30g
香附15g熟地30g川芎10g 鸡血藤30g野葛根30g白芷12g丹参30g
半夏12g黄连9g厚朴12g槟榔20g石菖蒲20g桂枝3og甘草10g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一剂。每幅药煎取药液60 0ml,分2次温服。7—10剂。
3月27日,同学电话联系我,说他母亲来济南了。住了2周院,住院期间服用7剂中药,神智就已恢复,又住院一周。现在出院一周,吃了一些西药,吃的胃难受。不愿再吃西药,很想再找我吃中药治疗。一见患者,神智果然很清晰,交流非常顺利。问其哪里不舒服?答曰,感觉很疲劳,嗜睡,稍微活动(在客厅里稍稍走几步),就需要躺在床上休息。另外,饭后就感到困倦,必须睡上一会。这是典型的 “食困”,有时也称之为“醉饭”,典型的脾胃虚弱、元气大亏的表现。交流虽然顺利,但是还略显迟缓。恢复到目前的状况已经大大超出我的预料,没想到能恢复的这么好。一方面治疗方案正确,另一方面,和治疗及时有很大关系。脉象较前有力,仍然三五不调(患者房颤病史多年)。观其服用的西药: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尼莫地平、辛伐他丁,还有五福心脑康之类的中成药。我建议除了阿司匹林之外,一律停用。纳可,大便2-3天一次,便不干,但难下。这仍然是由于元气不足鼓动无力所致。
上方生黄芪改为120g,人参改为30g,加枳实15g,肉苁蓉30g。煎服法同上,七剂。
药用三剂,患者三日未能大便,出现腹胀、不欲饮食、胸中憋闷等不适症状,急忙去某医院检查,B超显示肠胀气、有液平,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住院,电话询问我怎么办?思之,难道黄芪剂量过大,补之太过,导致壅滞?但方中理气下行之药也很多啊。患者不愿住院,怎么办?告诉患者,买30g生大黄,分三份,每剂药中加10g。然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尽快去医院。结果,当天晚上,也没加大黄,大便就非常顺利的排出。所有的不适都得到了缓解。
三诊:服药后,体力精力明显好转,不再嗜睡,也不再出现“食困”。慢慢地爬四楼也不再感觉劳累。清明小长假还去爬了千佛山。患者在济南又住够了,坚决要回老家;也不愿意吃药了,认为已经回复的挺好。儿子认为还需要再继续服药,还是让我看一下,调 个方子,带回老家。患者的确恢复的挺好,神智清晰,思路清晰,不再到疲劳。但是我认为患者气血还未能充盈,而且还有可能出现病情的反复,或是出现脑血管的症状,或是出现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或是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心下痞满,便秘等),但总的来说,还是元气不足所致。这也是老年人的一个基本病机。
生黄芪90g红参20g白术30g当归20g升麻15g柴胡15g白芍30g香附15g
熟地30g川芎10g 山药30g 山萸肉10g鸡血藤30g野葛根30g白芷12g
丹参30g半夏12g黄连9g厚朴12g槟榔20g石菖蒲20g桂枝3og甘草10g
煎服方法同上。可以吃5服,休息二三天,再继续吃5服。需要坚持服用一个月。然后再打成膏剂服用。
患者年逾八十,气血亏虚。有点风烛残年的味道。这类患者,往往数病缠身,按照现代医学的分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会出现问题。这时必须发挥中医的特色,充分的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病机,并且抓住主要病机不放,守方守法,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另外,脑萎缩、发性腔隙性梗死所致的痴呆属于临床上的难治之病,无论中医西医都没有特效药物。但中医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了令人意外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加坚信了中医独特疗效。
后来,患者神志、意识、记忆等功能恢复后,询问我是否再复查脑部CT,答曰没有必要。如果复查CT,依然是多发腔隙性性脑梗死、脑萎缩。通过服用中药治疗,解剖学上的改变一般不会很明显,只不过脑组织的功能代偿能力在药物的作用下大大增强,所以脑功能得以恢复。其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值得我们很好的探讨。曾经看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个节目,介绍了一个脑半球缺损的患儿,脑壳从外观看有明显的半侧凹陷,脑CT也显示大脑半球缺损,但孩子的大脑功能一如常人,运动、记忆、思维、语言等功能正常。不能否定结构的基础,也不能唯结构论。
附:
3月8日晚,真正的繁忙!到郓城之前,不计划通知更多的同学,考虑到很晚了。结果,还是好多人知道。由此引来许多患者。从县医院出来就八点了,准备去饭店吃饭,在饭店的大厅里,有几个患者在等着。怎么办?先看病人吧,看完再吃饭。看完病人准备吃饭,这饭又吃不成了!巨野的一位患者,也是朋友的亲戚,非得接我再去巨野县医院看个心衰的病人。车已在饭店门口候着,等我吃过饭去也行。吃过饭还不十一点了?怎么去看病人呢?再者,这么多同学陪着,不喝酒是不可能的,酒后也不能看病人,这是我的原则。我想明天早晨一早去巨野,看完病人就返回济南。患者家属不同意,就在外边等着。虽然我已是饥肠辘辘,患者执意等待,那就不如早去,看完病人在吃饭吧!只好驱车上路,大约三四十分钟,来到巨野县医院,看了患者。老年男性,半卧在床,稍微端坐吃饭,即能憋喘不已、大汗淋漓,面色浮红,舌苔黄厚,脉沉弱而数,元气大亏,肺热臃肺。补中益气汤与麻杏石甘汤化裁。半月后电话告诉我,患者恢复良好。看病很快,吃饭太慢。本想返回郓城吃饭,还能与同学喝几杯,由于家属执意留下吃饭,找了几个人陪酒。也好,不是很熟,酒就可以不喝那么多,省得回到郓城喝多了!这时已经饿过劲了,虽然饭菜很好,我也吃不动了,那个“鸿运当头”(猪头肉)做的特别好,肥而不腻,但不敢多吃。酒,自然都让我挡了,也就喝了二两。回到郓城,已是接近午夜。他们还在喝着酒,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