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停产门——昔日年销大佬被拖下神坛
犹如大宋朝的望都之战,现代汽车终究迎来了全面溃败。

作为全球七大汽车制造集团的现代汽车,前些年虽然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以及高颜值产品风光一时,但是,反观近些年现代的市场表现,显而易见,步履维艰——全球销量锐减、本部罢工接二连三,直到今天在华四大工厂全面停产,彻底“崩盘”。
听到这一个消息,一定有人这样想:
这类人可能是现代汽车的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带有民族情绪的“爱国人士”。
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人:

这类人可能是靠着现代汽车吃饭的人,也可能是现代汽车的工作人员,还可能是中枪的经销商们。
然而叨妹心里是这样的:

表示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睡觉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这起停产事件,多多少少还是引起了叨妹的注意力。这不,9月5号现代又有人透露现代再次陷入了停产事件的泥潭里了。那么现代到底犯了什么错呢?且听叨妹慢慢道来。

曾经的现代可是牛逼轰轰的,在入华7年里,销量就已经达到百万辆的白金级别,但现代没有居安思危,愈发膨胀的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选择生产双离合变速箱。

这里提一下双离合变速箱,它具有换挡快、省油且舒适的特点,调教的好那么就是对汽车性能的极大提升,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现代公司以为自己有了足够的实力,可以调教好这款变速箱,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变速箱过热等等的问题,导致现代也遭遇了召回。

如果说走了一条错误的路还可以补救的话,那么现代“独立主义”的思想就是作死的节奏。自从进入了中国市场,就不断的扩充产能,工艺却原地踏步,即使是颜值控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加上配置没有跟上主流步伐,叨妹只想说:再漂亮有个鸡儿用,又不能当饭吃!

配置这些外在东西现代没有,好,我暂且接受了。但是连最基本的内在(品牌力)现代也是空空如也。What?!何为品牌力,就是提到“T+DSG”就想到大众汽车,提到油电混合动力就想到丰田汽车,现代汽车的标签是什么呢?


而导致第一次停产的导火索和钓鱼岛事件神似,人们常说,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萨德”事件,让中韩两国关系恶化,而碰巧的是,现代汽车销量最大的地区正好是中国(这就很尴尬了)。因此各类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现代遭受打击,“萨德”功不可没,但是这样认为你就错了,它最多只是压倒现代的最后一根稻草。当现代沉浸在自身百万销量光环的世界里时,一堆自主品牌的车日渐追上了现代。相反,现代表现得“临危不乱”,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敌动了我依然不动”。正是因为这种“好心态”,最终导致现代的销量悬崖式的下滑,最后入不敷出,支付不起供应商的费用,导致了第一次停产。

傲娇的现代认为自家的企业屹立不倒,因此换上了新总经理,想让现代重振旗鼓。结果还能如愿以偿吗?

在总经理的带领下,强行坚持了一个星期,在9月5号表示,一家供应商拒绝为进气系统提供零部件,因此现代再一次的陷入了停产(总经理:臣妾做不到!)。
最后,叨妹还是提出自己对现代的想法。麻烦缠身的现代在解决供应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好好想出策略去应对,更应该去考虑如何投放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购车喜好的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些才是摆在北京现代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