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的“禁毒史”:民国时的无奈与建国初的决心
相关推荐
-
古代禁毒,中国最早的本土“毒品”是什么?
虎门销烟浮雕 今年的6月26日是第三十一个国际禁毒日,此次禁毒日的主题是: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巧合的是,国际禁毒日前一天,是虎门销烟结束的日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 ...
-
中国毒品发展编年史
你是否知道毒品最早出现在我国的魏晋时代? 你是否知道吸鸦片之风最早出现在明朝? 你是否知道晚清时期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是一群英国籍的犹太家族? 你是否知道民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国? 你是否知道 ...
-
缅甸再一次因为毒品火了!而这一次,大家都拍手叫好!
这几天,缅甸又一次引发国际关注.这一次,不是战乱,不是毒品肆虐,而是缅甸禁毒有功,对比2015年,2017年全国范围内的罂粟种植量下降了25%,罂粟种植量为41000公顷,是阿富汗种植面积的八分之一( ...
-
禁毒:危害热河几百年的鸦片之害是怎样被消除的
愈演愈烈的热河鸦片之害是怎样被消除的 陈燃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称"鸦片流毒,为中国三千年史未有之祸".鸦片是热河三害(鸦片.土匪.鼠疫)之首.东北军阀汤玉麟和日本侵 ...
-
【禁毒童谣】考眼力:学生组作品无记名展示,将从中选出10件获奖提名作品
<童子童谣>在前期收到的第二届"禁毒童谣"来稿中,邀请省内外名家.骨干作者.资深读者进行筛选,确保了第一轮展示作品的质量. <童子童谣>按照主办方的要求,对 ...
-
手把手教您识毒品,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决向毒品说“不” !
毒品危害人的身体,摧毁人的意志, 使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害人朝夕之间家破人亡, 现在小编带您一起来了解禁毒小知识! 一 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 ...
-
【禁毒知识】 极简毒品发展史
来源:中国禁毒报 众所周知,毒品是万恶之源,是罪恶.死亡的代名词.但鲜为人知的是,毒品的历史渊源流长,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诞生.同时发展,最终随着科技大爆发而泛滥. 最初的"毒品"早 ...
-
国际禁毒日专栏:药品变毒品,只有一步之遥!
6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禁毒日,近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和张文宏主任三位大咖联袂亲自录制的禁毒公益宣传片<别让"我以为"变成"我后悔">引爆网 ...
-
淮滨地区民国时的卷烟厂和建国初期的烟店
抗日战争期间,乌龙集一带即有"淮滨镇"一称.民国时的淮滨地界,兵荒马乱,在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下,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致使地方工业长期落后.不仅农村民不聊生,而且城镇也萧杀凄凉, ...
-
时乐蒙作曲建国初老歌:三套黄牛一套马(刘祥普填字幕)
时乐蒙作曲建国初老歌:三套黄牛一套马(刘祥普填字幕)
-
民国时“南阳”有多乱?仅邓州附近土匪陈四麦一伙达1000余人,烧杀抢掠攻村占镇
清朝末年至抗战时期,南阳的土匪猖獗,社会秩序混乱,由于地方政府军事力量薄弱,所以多次被匪患攻破城墙,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的事情,时有发生! 民国12年(1923年)一群一百多人组成的土匪组织,攻破南王寨 ...
-
民国时蒙自首富~周子荫
周子荫(1877-1952)字伯斋,排行六,人称六老板:世居蒙自文澜镇,为当地名门望族.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副榜贡生,科举副榜贡生乃是在录取名额之外,又列备取的贡生(秀才),具有进入国子监学 ...
-
借尸还魂事件,这两人互换躯壳复生,还上了民国时的国书
1914年(民国三年),中国山东聊城县发生庄稼汉崔天选被"借尸还魂"事件,当时许多政府高层官员.北大校长蔡元培等知名人士都亲闻其事,或亲赌其人.后续发现更惊震社会,崔天选与另一个外 ...
-
民国时四大武术家,这几人地位不是吹出来的,全是靠拳头打出来的
民国时期能人辈出,尤其是在武术造诣方面,那个时候真的是高手满天下,而且都不是吹出来的,是靠自己拳头打出来. "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孙禄堂 孙禄堂在形意拳和八卦掌方面颇有造诣,而且 ...
-
民国时美貌“盖山西”的她:被50个鬼子糟蹋,死里逃生被人看不起
引 美好的容貌是一张通行证.不过这张通行证,可以使人上天堂,也可以使人下地狱.--汪国真 女人都有虚荣心,美丽漂亮的女孩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散发着迷人的光芒,盛世美颜带来的光芒可以极大满 ...
-
强奸男子致其死亡而无罪获释,漫谈民国时姐妹花奇案与人性化判决
引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一桩民国时期的奇案--两女强奸一男致其死亡,最终竟获无罪处理! 民国时期,虽然西学已入,民智渐开,但是中国历经2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才刚刚结束,"夫为 ...
-
快来瞧瞧民国时的孩子是如何学地理的
这是世界书局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小学课本<新式初等地理读本>. 课本为线状石印本,虽只是薄薄两册,却涵盖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国情,为了让儿童读懂增加了趣味性.在书前的编辑大意里,编写者指明为小学 ...